新时代的台湾统一运动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应邀参加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第八届港台影响力论坛作主题演讲。

  中评社╱题:新时代的台湾统一运动 作者:吴荣元(台湾),台湾劳动党主席

  在台湾,现在是办“尾牙”的时候。“尾牙”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联谊,总结一年的工作,展望来年的欢乐场合。今天中评社希望我谈谈台湾统派的情况,但我想香港朋友共同关心的台湾问题也不限于统派,而是整体的台湾社会,以及两岸关系的前景,甚至从更大的国际社会背景来看台湾问题。

  统一运动是实现历史正义的正确道路

  今天的报告我将跟各位分享我的心得。刚才郭社长说我们统派贡献良多,其实我自认为我们的力量非常微薄,我们只是在特殊历史阶段、在台湾特殊的环境下,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更有权利推动祖国的统一,这是台湾人民未来发展的很重要历史契机。今天祖国大陆发展成欣欣向荣的最大市场,台湾有幸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不把机遇把握好,到哪里去找未来发展的出路?所以我们统一运动就是为台湾子孙做功德,不仅是政治正确的态度,也是实现历史正义的正确道路。

  从历史上看,香港和台湾有共同的命运。香港曾经是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台湾是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虽然我们有民族的屈辱历史,但在受屈辱的过程中我们民族也曾以英勇的抵抗行动为世人留下许多可咏的事迹和可颂的贡献。其中之一即是林则徐的销烟禁烟壮举,至今尚为每年6月23日国际禁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所追崇,这就是中国人在抵抗屈辱的岁月里为国际社会作出的贡献。

  1894年甲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之后,满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个事实清楚说明,香港和台湾都在祖国积弱情况下沦为外国殖民地,而香港已经在1997年回归祖国,台湾到现在还处于国家尚未统一的状况下。

  戊戌年刚刚过去,说起来戊戌年和台湾历史命运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让仁人志士认为洋务运动还不足以改变旧中国,必须要变法维新。这段历史大家不要忘了,就是因为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等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才决心要变法维新。变法维新最后没有成功,戊戌六君子用自己生命为改变中国命运作出了牺牲奉献;也因为戊戌变法失败,才有孙中山倡议成立兴中会等组织,鼓吹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一路走来及至辛亥革命终结了长达二千余年的中华帝制。

  接着是一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因为是胜利国而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尊重,爱国“五四运动”随之兴起,从方方面面重新思考中国前途。

  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五四”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命运和前途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中国人的历史抉择。这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点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自救图强的前程指引了道路。在民族复兴的路途上,中国共产党是后续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领导者,是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执政党。回顾这段漫长艰辛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的苦难、不屈与奋进。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在香港,在今天这个欢欢喜喜的场合,我为香港庆幸。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在辉煌中也必须看到历程中的磨难与煎熬——台湾还处于社会动荡,面临严重困境的局面。

  为什么台湾会出现台独分离运动

  台湾曾经在二战后走了西方发展的道路,过去被认为早大陆发展30年。但是自从有了分离主义的政治运动之后,台湾的社会发展就面临停滞倒退的大问题,也就是从李登辉执政中后期到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经济没有随着祖国大陆的发展顺势取得发展,台湾没有把握住最好的发展机遇,反而陷入停滞状态。

  大陆和台湾过去曾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长期对峙,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对台政策作了战略性调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却在这个阶段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离路线的干扰与破坏,使得台湾错失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这是让我们觉得最痛心的地方。

  为什么台湾会出现分离运动、“台独”运动?追根究源,因为当年国民党反对共产党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中国大陆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国家的发展走向了新中国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发展道路,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到今天,而台湾因为走西方发展道路,在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比较顺利地有了经济发展,这个成就造成了台湾人普遍觉得台湾的制度与发展远比大陆要好得多的优越感,再加上台湾人长期受国民党教育而形成的根深蒂固反共蔑陆思维与情绪,以至到后来这种优越感已明显变得越来越莫名其妙,也积重难改。

  其次,需要指出且易被忽略的一个造成后来“台独”思潮泛滥的原因是,台湾在抗战胜利光复后,迁台的国民党政府始终没有着力清算日殖时期的“历史是非”和没有着意消除那个时期的“文化纠缠”,国府为了反共冷战而在这个问题上有意无意的忽视,为后来的激进“台独”运动皇民化亲日化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历史资源。

  再其次,“台独”运动的背景并不像“台独”分子宣传的肇因于“二二八事件”,那是对历史事件的刻意曲解和对事件背景的存心遮蔽,“二二八”事件主要是当时内地反国民党风潮在台湾岛上的反映,少数亲日遗民和台籍皇民利用这个风潮趁机煽动肇事所惹起。

  “台独”运动的背景之一其实可以溯源到台湾六、七十年代诸如殷海光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公开提出来的“反攻无望论”,以及蒋经国执政后期也赞同的“革新保台论”,这两种思潮和政策背景实为“台独”运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直到今天屡遭嘲讽的泛蓝“独台”或“华独”(或曰“中华民国”死忠派)的思绪源头可说也是植根于此:既然“反攻无望”就干脆“拒统”,永远依靠美国“维持现状”下去——这就是台湾社会长久以来的集体心理状态。

  至于后来在民间泛起的“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等这类论调,都不过是“台独”和“独台”运动及思潮的延伸副产品而已。

  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仍是美国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毛中席的话说: 中国经过长期奋斗,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只是序幕。我们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当前,应可以体会习总书记讲的下面这句话: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已经达到30%,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重大历史飞跃。

  习总书记把这些话讲出来,我以为并不是在自我炫耀,而是要让我们整个国家、人民瞭解,中国走过来的那条路不是那么轻易的,是几代中国人艰辛奋斗才取得的成果。

  四十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来的方针是“和平统一”,跟现正对台政策基本方针是一脉相承的。今天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仍是美国,美国觊觎台湾,干预中国内政,由来已久,他们在1949年“台湾问题”出现以前的时候早就介入了!

  我们回顾这样的历史,要有一种民族发展战略观,要解决台湾问题,一定要有国家综合实力可以应对美国的挑衅和干扰。我们今天也许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川普上台之后我们才看出中美关系变为竞争关系,甚至是“对手”关系,从接触到遏制再到压制。中华民族过去曾受过帝国主义的欺凌,经过这么长时间现在更应该清楚,美国怎么会让中国发展成为“比肩”的对手?还有西方和日本怎么会甘心华夏复兴?

  那位著名的外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朋友萨米·阿明曾郑重提醒我们: “即使中国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美国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说到这里,作为中国人一分子的台湾人,我们很痛心,也很惭愧,因为台湾迄今仍甘心依附在美国支配之下与祖国作对,美其名曰维护“民主自由”,却又无理地抗拒“一国两制”,难于自圆其说。

  “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离的藉口”,由于有美国在后面作梗,台湾问题一时半载还难于解决,作为台湾统派,我们今后应自觉地在岛内对公众加强反美宣传与教育,尽管这些年来台湾人已或多或少认清美国的真面目,但我们仍不得不承认台湾各统派团体在反美工作这一方面还相当欠缺主动性,甚至还没把心力精力放在这个深关反独促统前景的大问题上,特别是在美国此刻正冒进频打“台湾牌”时候。

  不把台湾人从美国文化和制度的心理与观念紧箍咒中解放出来,台湾问题的解决就多一道内在障碍,“反美”不失为釜底抽薪之策。

  各位朋友,中华民族今天的处境,还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因为领导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容不下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理想、信念的政治力量来主导足以和西方势力对抗的中国。

  今天如果不是共产党执政,美国就可以很方便地支配中国,就像支配日本和欧洲一样,就可以很顺利地主导分享中国这块肥肉(建议不妨设想如果当年内战取得胜利的是国民党,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今天正是因为我们民族走了独立自主的道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就不能容忍这种发展了。

  台湾社会对祖国大陆的偏见,终于在大陆的发展中改变了

  我们中国一再强调,中国崛起不会称霸,不会影响和平,而是强调共同发展,共同合作,共同繁荣,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大同理想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大国文化。今天看到中国的发展,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有一份民族自豪感,有一种民族的、历史的、超越自己民族独善其身而要为全世界谋福利的理想和信念。

  各位朋友,作为爱国左翼统派,我们在台湾看祖国大陆的发展,不是没有过挫折感,曾经我们在台湾看到祖国遇到困难,我们非常关切,也非常担心。改革开放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在国际社会也面临很多挑战,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思维方法是开放性的、解放式的,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改革创新。我们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不要忘记走过的路有多少困难,是大家用了多少努力才取得现在的成果。

  我们对各方面批评中国的朋友说,中国在实践中有理论政策,不是盲目搞改革开放,而是为社会主义做了许多理论创新,譬如社会主义发展概念具体结合中国实际、创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占有五分之一人口,中华民族发展起来是造福全世界,是为人类和平、繁荣贡献非常大的国家。今天我们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因人口基数太大,个人平均所得还不够高,仍属发展中国家,还得加把劲向上提高,不能自满。

  在座的朋友们,我们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的苦难中走到现在,真的不容易,那么这样一种国家发展的成果,台湾社会现在怎么看待?向各位报告,最近台湾刚结束的九合一选举,在高雄兴起的一股“韩秃头风潮”大面积地逆转了台湾选情,让民进党在选举中全面溃败,这股“韩流”就是民心、民意对民进党执政的不满造成的。

  民进党执政后,大家的生活没变好,甚至更恶化。台湾社会经过了2008到2016年八年的两岸大交流后,台湾民众看到了两岸交流带来的和平红利,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不知道珍惜,直到“台独”完全执政之后,由于两岸没有了政治协商机制,交流倒退,影响台湾经济全面恶化,在鲜明对比之下,民众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不满以及经济困顿结合起来,形成了这次九合一选举中对民进党的教训。

  所以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冲垮民进党的就是两岸关系没搞好,以及民众不容许政治对抗再来危害台湾社会。

  韩国瑜这位英雄人物提出的“人进得来,货出得去,高雄发大财”口号,就是让大陆游客进来,台湾南部农产品卖到大陆去,虽然不明讲两岸关系,但不言自明。台湾社会终于体认到大陆因素的重要性。

  我们在台湾深刻体会到台湾社会对祖国大陆的长期偏见,终于在大陆的发展中改变了,不改变,台湾就没有出路。这次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就是和平统一政策路线的胜利,在“台独”全面执政之后,因为台湾无法分享大陆发展成就的红利,所以有了这样一个阶段性政策成果。

  四十年前,中国大陆GDP只占台湾4%,现在大陆超越台湾GDP的30倍还有余。和平统一必须要有和平发展的过程,而和平发展是通过两岸大交流及民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的。在中国大陆综合国力发展中,相信假以时日,台湾社会愿意回到民族共同体,回到民族大家庭的一天终会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认为这不是官话,这是实实在在的同胞情怀,是非常强烈的同胞大爱,召唤着台湾同胞要认识到统一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然而,我们作为台湾的统派,在此仍不得不说一下我们对台湾社会的瞭解与忧虑,虽然近两年台湾同胞已经感受到与大陆不可分割的切身利害关系,对大陆的正面认识与亲近好感也已普遍提高,但这种趋势和倾向仍嫌不够固定,恐怕仍需要一个巩固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想提醒大家可能忽略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在马英九执政的那八年,两岸热络交流,台湾喜享大陆发展红利的同时,也是台湾社会对大陆最讥讽、最诋毁、最看不起、最不友善的时期,更是“台独”势力趁机大发展的时期。

  相反的情况出现在蔡英文上台以来的这两年,正式交流停滞,红利分享显着倒退,台湾经济长期不振,反而台湾社会愿意本着良知承认大陆许多方面比台湾进步,比台湾优越了,对大陆的接受度和亲近感也明显增加了。

  现在,九合一选举过后,在一片松了一口气和轻松欢乐的氛围下,在预期经济就会好转,日子就要好过的乐观前景下,似乎转瞬间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态度就要又变回另一种样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台湾社会自来有一种“短视的理智”,根据眼前的利弊得失决定自己的好恶取舍,而且希望这种态势能反复“永远维持现状”不变,而不会根据社会共同应有的理性基准作出可预期、可长久、可稳定的利益抉择,有一种集体性对未来持观望、赌博、侥幸的随大流心态。我们担心这是对统一大业潜在且持久的顽固障碍。对付这种倾向你可能被迫不得不认真考虑采取断然措拖,否则恐怕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和平统一大业的两大支柱

  今天,我们仍然相信和平统一大业有两大支柱,都是操之在我:第一就是大陆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有更大的提高,等国家有更好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挡得了美国的干预,压得住“台独”的冒险,甚至于可以让美国不得不主动吐出台湾这块含在嘴裹的肥肉。“台独”敢踩红线的话,“六个任何”是认真的话,不是说说而已,是具有威吓性的实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 “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在中国自己的发展。”

  第二个支柱,就是争取台湾民心的认同与支持,这也得靠发展起来的的祖国的吸引力与影响力,让台湾社会知道回到祖国就具有民族的自尊感,也是台湾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台湾人民切身利害紧密连接。只有发展起来了,讲这些话才有底气,如果不发展,要照顾台湾同胞,台湾同胞怎么能相信?

  祖国大陆的发展在争取台湾民心上非常重要。此外,还要有“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感情联结,还要有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联结,这些都是祖国大陆经济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跟得上的。

  祖国大陆所提出来的四个自信,今天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已经70年,改革开放也有了40年,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还有更重大的事业必须努力去做,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吸取养分,跟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元、本土的中华民族养料。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屹立几千年、面对苦难而能够生存下来的非常重要的养料,不可忽略,不可放弃。

  今天中国共产党把文化自信列为国家大政的重点,就是说明今天中国的领导核心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知道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也要跟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引导的中国社会发展对于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必要养料。中国社会要让国际社会认同,就需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跟国际社会打交道,外界就会认为中国共产党真好,把中国、把世界带往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中!

  [作者简介:吴荣元,台湾劳动党主席。这是作者2018年12月20日应邀参加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港台影响力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2月号,总第254期)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应邀参加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第八届港台影响力论坛作主题演讲。

  中评社╱题:新时代的台湾统一运动 作者:吴荣元(台湾),台湾劳动党主席

  在台湾,现在是办“尾牙”的时候。“尾牙”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联谊,总结一年的工作,展望来年的欢乐场合。今天中评社希望我谈谈台湾统派的情况,但我想香港朋友共同关心的台湾问题也不限于统派,而是整体的台湾社会,以及两岸关系的前景,甚至从更大的国际社会背景来看台湾问题。

  统一运动是实现历史正义的正确道路

  今天的报告我将跟各位分享我的心得。刚才郭社长说我们统派贡献良多,其实我自认为我们的力量非常微薄,我们只是在特殊历史阶段、在台湾特殊的环境下,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有责任、有义务,更有权利推动祖国的统一,这是台湾人民未来发展的很重要历史契机。今天祖国大陆发展成欣欣向荣的最大市场,台湾有幸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不把机遇把握好,到哪里去找未来发展的出路?所以我们统一运动就是为台湾子孙做功德,不仅是政治正确的态度,也是实现历史正义的正确道路。

  从历史上看,香港和台湾有共同的命运。香港曾经是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台湾是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虽然我们有民族的屈辱历史,但在受屈辱的过程中我们民族也曾以英勇的抵抗行动为世人留下许多可咏的事迹和可颂的贡献。其中之一即是林则徐的销烟禁烟壮举,至今尚为每年6月23日国际禁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所追崇,这就是中国人在抵抗屈辱的岁月里为国际社会作出的贡献。

  1894年甲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之后,满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个事实清楚说明,香港和台湾都在祖国积弱情况下沦为外国殖民地,而香港已经在1997年回归祖国,台湾到现在还处于国家尚未统一的状况下。

  戊戌年刚刚过去,说起来戊戌年和台湾历史命运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让仁人志士认为洋务运动还不足以改变旧中国,必须要变法维新。这段历史大家不要忘了,就是因为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等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才决心要变法维新。变法维新最后没有成功,戊戌六君子用自己生命为改变中国命运作出了牺牲奉献;也因为戊戌变法失败,才有孙中山倡议成立兴中会等组织,鼓吹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一路走来及至辛亥革命终结了长达二千余年的中华帝制。

  接着是一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因为是胜利国而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尊重,爱国“五四运动”随之兴起,从方方面面重新思考中国前途。

  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五四”重新思考中国历史、命运和前途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中国人的历史抉择。这次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点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自救图强的前程指引了道路。在民族复兴的路途上,中国共产党是后续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领导者,是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执政党。回顾这段漫长艰辛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的苦难、不屈与奋进。

  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在香港,在今天这个欢欢喜喜的场合,我为香港庆幸。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在辉煌中也必须看到历程中的磨难与煎熬——台湾还处于社会动荡,面临严重困境的局面。

  为什么台湾会出现台独分离运动

  台湾曾经在二战后走了西方发展的道路,过去被认为早大陆发展30年。但是自从有了分离主义的政治运动之后,台湾的社会发展就面临停滞倒退的大问题,也就是从李登辉执政中后期到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经济没有随着祖国大陆的发展顺势取得发展,台湾没有把握住最好的发展机遇,反而陷入停滞状态。

  大陆和台湾过去曾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长期对峙,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对台政策作了战略性调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却在这个阶段两岸关系受到“台独”分离路线的干扰与破坏,使得台湾错失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这是让我们觉得最痛心的地方。

  为什么台湾会出现分离运动、“台独”运动?追根究源,因为当年国民党反对共产党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中国大陆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让我们国家的发展走向了新中国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为主体的发展道路,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到今天,而台湾因为走西方发展道路,在二战后至七十年代末期,比较顺利地有了经济发展,这个成就造成了台湾人普遍觉得台湾的制度与发展远比大陆要好得多的优越感,再加上台湾人长期受国民党教育而形成的根深蒂固反共蔑陆思维与情绪,以至到后来这种优越感已明显变得越来越莫名其妙,也积重难改。

  其次,需要指出且易被忽略的一个造成后来“台独”思潮泛滥的原因是,台湾在抗战胜利光复后,迁台的国民党政府始终没有着力清算日殖时期的“历史是非”和没有着意消除那个时期的“文化纠缠”,国府为了反共冷战而在这个问题上有意无意的忽视,为后来的激进“台独”运动皇民化亲日化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历史资源。

  再其次,“台独”运动的背景并不像“台独”分子宣传的肇因于“二二八事件”,那是对历史事件的刻意曲解和对事件背景的存心遮蔽,“二二八”事件主要是当时内地反国民党风潮在台湾岛上的反映,少数亲日遗民和台籍皇民利用这个风潮趁机煽动肇事所惹起。

  “台独”运动的背景之一其实可以溯源到台湾六、七十年代诸如殷海光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公开提出来的“反攻无望论”,以及蒋经国执政后期也赞同的“革新保台论”,这两种思潮和政策背景实为“台独”运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直到今天屡遭嘲讽的泛蓝“独台”或“华独”(或曰“中华民国”死忠派)的思绪源头可说也是植根于此:既然“反攻无望”就干脆“拒统”,永远依靠美国“维持现状”下去——这就是台湾社会长久以来的集体心理状态。

  至于后来在民间泛起的“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等这类论调,都不过是“台独”和“独台”运动及思潮的延伸副产品而已。

  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仍是美国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毛中席的话说: 中国经过长期奋斗,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只是序幕。我们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当前,应可以体会习总书记讲的下面这句话: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已经达到30%,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重大历史飞跃。

  习总书记把这些话讲出来,我以为并不是在自我炫耀,而是要让我们整个国家、人民瞭解,中国走过来的那条路不是那么轻易的,是几代中国人艰辛奋斗才取得的成果。

  四十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来的方针是“和平统一”,跟现正对台政策基本方针是一脉相承的。今天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最大的障碍仍是美国,美国觊觎台湾,干预中国内政,由来已久,他们在1949年“台湾问题”出现以前的时候早就介入了!

  我们回顾这样的历史,要有一种民族发展战略观,要解决台湾问题,一定要有国家综合实力可以应对美国的挑衅和干扰。我们今天也许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川普上台之后我们才看出中美关系变为竞争关系,甚至是“对手”关系,从接触到遏制再到压制。中华民族过去曾受过帝国主义的欺凌,经过这么长时间现在更应该清楚,美国怎么会让中国发展成为“比肩”的对手?还有西方和日本怎么会甘心华夏复兴?

  那位著名的外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朋友萨米·阿明曾郑重提醒我们: “即使中国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美国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说到这里,作为中国人一分子的台湾人,我们很痛心,也很惭愧,因为台湾迄今仍甘心依附在美国支配之下与祖国作对,美其名曰维护“民主自由”,却又无理地抗拒“一国两制”,难于自圆其说。

  “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离的藉口”,由于有美国在后面作梗,台湾问题一时半载还难于解决,作为台湾统派,我们今后应自觉地在岛内对公众加强反美宣传与教育,尽管这些年来台湾人已或多或少认清美国的真面目,但我们仍不得不承认台湾各统派团体在反美工作这一方面还相当欠缺主动性,甚至还没把心力精力放在这个深关反独促统前景的大问题上,特别是在美国此刻正冒进频打“台湾牌”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