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统派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
中评社╱题:台湾统派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 作者:戚嘉林(台湾),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博士
世事变幻莫测,两岸关系现在面临崭新的最新/最强民意的新形势。在统一前的此一新民意/新形势下,台湾统派的历史任务为何?这是许多人所关切的问题。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就长期而言,两岸人民不但原本一家亲,我们原本同属一国,但因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Truman)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而遭分断至今。但随着中国大陆的日益强大,统一是大势所趋,我们深信两岸终将统一。
一、九合一选举的三大政治意义
就短期而言,尤其是2019这一年,新形势的变化是巨大的。因为2018年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台湾九合一的选举,蓝绿政治版图一夕大翻转,国民党赢得15县市、民进党只剩6席,幅度之大之深,远超过一般的想像,民进党的地方执政板块崩盘。笔者认为这次九合一选举在当下台湾有三大重要政治意义。
1、台独“民主牌“失灵
绿营视为民主圣地的宜兰、嘉义、高雄等地选情全部逆转,故此次选举尤令绿营错愕的是其引以为傲、所谓台湾价值核心的“民主牌”与批判国府执政时的“白色恐怖”两大利器的失灵。后者已经是白头宫女旧事,就如同民进党此次又祭出其对台湾民主贡献种种旧事,选民亦多所无感,且遭“选民已经不欠民进党”一语破解,连选后代理主席林右昌都说“台湾人民已经不欠民进党,从今以后,我们自己不要再提民进党过去对台湾民主的贡献了!”至于现实民进党的贪污腐败则是远甚国民党,其政务官事涉偷拍、自比东厂、强力拔除台湾大学校长、厚颜无耻,其一例一休、两岸政策、大砍军公教退俸,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等施政,更是荒腔走板,后者且导致农产滞销、观光产业崩盘、经济萧条,结果促成农渔民与退休军公教的联合大反扑。
2、绿营无人出来辩护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民心思变
这次选举,犹如蔡英文政府两岸政策的变相公投。韩国瑜提出“货出得去、人进得来、大家发大财”的口号,席卷高雄,绿营事后检讨,依简单的逻辑推理,所谓“货出得去、人进得来”,当然是指两岸经济交流及陆客来台观光,事涉其后“九二共识”接受与否的两岸路线之争,但选战时绿营无人敢逆韩锋,点出真相,高雄选民也心照不宣,并让此论述外溢,全岛耳熟能详,选后开票结果,无异实质否定蔡英文政府的两岸政策。接着12月19-20日艾普罗所做民调,赞成在九二共识基础下发展两岸关系者更是高达61.1%(不赞成5.9%、未表态13.0%),民心思变。
3、本土执政幻想基础的破灭,回归真实政治使统一进程更具理性。
吾人反向思考,台独能在短短二十年执政,并且第二次还是掌控行政与司法的完全执政。就常识而言,作为执政统治的政权机器,无论是东方西方,每个时代每个政权或多或少都有政争、贪污、腐败、荫及二代等负面现象。如果台湾未经过民进党的本土二次执政,对台湾所谓本土正港的台湾人(李登辉先生名言、意指台湾本省闽南人)而言,因未历经本省人出头天的执政经验,故批判国府外省执政诸多缺失,何其苛刻凄厉!并自视是清廉、正直、正义等高道德的化身,甚而据以作为分离主义台独的政治幻想基础;但经此二次执政,幻想破灭,回到人间政治现实,但更残酷的现实是,本土民进党搞斗争,即使是其党内斗争,对不同派系也是赶尽杀绝,至于立法对国民党抄党产,对军公教退俸砍约35%,剥夺人民财产,这是不可想像的邪恶执政!
二、2019年最新最强民意
因为这次国民党的大胜,使得一个期盼恢复与大陆良好关系/经济交流的最新/最强民意浮现,展望未来:
1、2019年两岸关系乐观
选后为防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后与蔡英文争选大位,民进党立即变脸推动绿白合作,蔡英文政府被迫不阻断/不抹黑中国大陆官员来台参加台北-上海双城论坛。此外,对国民党胜选的高雄、台中、新北等新科市长立马表示各自将加强其与对岸的交流,蔡英文政府面对此一新地方诸侯的强势想法,在最强/最新的民意基础下,其严加阻拦两岸交流自以为是的政治基础大幅弱化。未来,大陆肯定会复制“傅崐萁交流模式”,大力推动两岸交流,甚至形成以地方包围台北的量变到质变之势,这对统一大业是非常正面的。
2、乐观中的负面新生事物
此次选举出现前所未见的新现象,那就是蓝营造势场合中,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海飘扬。社会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此,蓝营不乏深受感动者,台湾《联合报》资深知名记者黄年就撰文多所肯定,并称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就是两岸的定海神针,稳定这面旗帜,就稳住了两岸关系,亦有论者甚至认为“中华民国才是防堵‘台独’的良方”,惟亦有论者认为如果“中华民国”如此的确立存在,其结果与民进党藉“中华民国”搞台独又有何不同? 因为,就逻辑推理而言,统一除非是统一在“中华民国”之下,否则“中华民国”就如同明朝、清朝一样走完历史的阶段性任务而不存在了(李登辉先生早在2003年8月23日就扬言“中华民国不存在”)。因此,我们应认真看待这次选举蓝营造势场合“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海飘扬的现象。
此外,这两年来,就是因为台湾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中国大陆乃中断两岸官方往来。但此次胜选之国民党籍高雄市市长韩国喻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台中市长卢秀燕则称“九二共识”是“不统不独不武”。依韩国瑜和卢秀燕的论述,就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而言,岂不一夕回到马英九“一中各表”的时代?故如何化解此一逆转现象,也是值得两岸有志之士关注。
3、独派势力仍在
蓝营不可被胜利冲昏了头。无可讳言,这次选举是地方选举,民进党现在仍然是完全执政的执政党,依台湾现行体制,两岸关系/政策直至2020年新选总统上任前,仍是蔡英文主导。此外,绿营虽然败选,民进党仍有6席,仍有那么多支持者,高雄选举是近数十年来民进党在重大选举中首次没使用奥步(指使用处于选举法边缘的下三滥手段)的选举,故民进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出现败选后人气反增的现象,两度在脸书直播,为感谢相挺,12月8日在驳二特区举办咖啡会,邀请支持者粉丝喝咖啡,原来只准备一千杯,但报名者高达9,967人,故现场加码一万杯咖啡,被索取一空,支持者热情洋溢,故统派不可掉以轻心。
4、美国介入的负面因素
台湾统派不可忽视美国因素。中美关系恶化,副总统彭斯不久前发表反华演讲,台海形势诡谲,且美国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居然假加拿大之手逮捕商业竞争对手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这样不可思议的丑陋邪恶手段都使得出来,那未来美国为了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崛起,会做出什么事呢?
众所周知,蔡英文不但是具有强烈台独理念的革命型台独分子,而且具有坚强的毅力。经此大败,如果蔡英文在2020年连任之途困顿,那2019年是否会在两岸问题上制造危机,加速台湾向台独路上倾斜? 因为,民进党是二度执政,熟稔政府运作,何况蔡英文更是行政资历完整,20年前就主笔《两国论》及其推动方式,这也是为何日前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忧心蔡英文仿效李登辉1995年动用行政资源打“美国牌”,藉美国之力推动台独。蔡英文政府高价聘雇多个公关公司密集进行游说工作,并将民进党党工直接纳入台湾的驻美代表处,站在对美工作的第一线。蔡英文还在华府成立“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致力拉拢美国政学菁英,两年多来办了20多次的每月研讨会,还由台北的文化部赞助多项艺文展演。台侨也被全力动员频繁出入国会山庄,例如“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人员撰文就称,在“台湾旅行法”通过前,“超过百位台美人由全美各地赶来美国首府,在一天之内拜访过超过百间参众议员的国会办公室”;换言之,如果民进党动用行政资源绕道华府打“美国牌”,利用中美现阶段的严峻矛盾,煽动台湾民粹主义,制造恶质议题,唆使美国打“台湾牌”,制造中美冲突,甚至使中美为台湾问题摊牌,从而火中取栗。对此,台湾统派应高度警惕并未雨绸缪。
三、台湾统派
面对此一新民意/新形势下,台湾统派应如何做?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吾人先瞭解一下台湾统派。
1、台湾统派:在提及台湾统派时,先对台湾统派现况有个基本瞭解。所谓台湾统派,就广义而言,所有支持统一的团体或个人,都是统派;另一约定俗成的说法,则是指传统上的二三十多个大小团体,例如传统上的夏潮联合会、中国统一联盟、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劳动党、新党、中华基金会、新同盟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华侨联总会、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与近年成立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中华民族团结协会、中华统一促进党、蓝天行动联盟、中国新洪门党、中国台湾致公党、人民最大党、中国民主进步党、中国和平统一党、台湾共产党、两岸统合学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一国两制研究协会、中华产经文教科技交流协会等二三十个大小团体,其中成员也有部份重迭者,总人数占台湾社会是一很小的比例,且因为成立先后不一、原因不一、成员背景不一,各有属性,倘依其统一理念区分,则有红统、蓝统、黄统、左统、急统、缓统等。
就统派整体实力而言,前述传统的台湾统派团体成立先后不一,成员人数不一,有的团体人数还很可观,例如被视为红统的“中国统一联盟”,成立迄今整整30年,就有七个分会、盟员三四千人,惟各个团体人数全部加总,相对于台湾总人口,无可讳言,仍非常有限。但是他们的存在却很重要,因为在统一前的过程中,台湾统派就是样板,具体体现台湾社会仍有这么多人强烈主张统一,其中“中国统一联盟”盟员和左统成员更是视中国大陆为祖国。换言之,台湾统派对台独而言,即使在民进党绿营的台独意识高压态势下,仍有这么多人强烈主张统一,甚至视中国大陆为祖国。
诚然,台湾统派人数虽然有限,但发出的声音却远大于其总人数比例,例如台湾统派先后就有由“中国统一联盟”前后两任主席纪欣和戚嘉林主办的《观察》杂志和《祖国文摘》两本政论刊物上市,在岛内包括诚品、金石堂连锁店二三百家书店陈列贩售,成为岛内统派发声的重要管道,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复因二杂志邀稿审慎,故其主笔群均属社会菁英,俨然形成岛内统派的言论阵地。
2、统派存在意义:统派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就如同日据时代台湾有认同中国为祖国的“祖国派”,且台湾同胞内心深处民族感情上视中国为祖国,所以一旦台湾光复的时机来到,水到渠成的完成两岸统一。然而,台湾统派的重要性,不仅是体现台湾社会有一强烈支持统一的指标性群体,并且要在统一的论述上发声/引领台湾社会,其中红统成员是传承日据时期台湾先贤视中国大陆为祖国的情怀。
统派作为一指标性群体来说,无论是统一前或统一后,都是统一大业中岛内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就现阶段的实务面而言,台湾统派可扮演宣传统一论述的角色和加强理论武装的角色。
对台湾统派而言,长久以来是处于非常艰辛的困境。就长期而言,台湾是面临国府在台湾50年的妖魔化教化及李、扁执政下对大陆的负面宣传。就短期而言,是现实法律/行政上所衍生的困境,就法律层面而言,“中华民国”的法律犹如两面刃,民进党就以“中华民国”的安全为由,以“中华民国”的法律打击台湾统派,例如整肃新党三杰等人,制造统一的寒蝉效应。
1、“统一”成为禁忌:无可讳言,岛内台湾统派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统一”遭到妖魔化后所形成的意识形态阻力。台湾在历经两蒋时代四十年的冷战反共宣传,将大陆妖魔化,“统一”不但是政治不正确,在戒严年代是思想有问题,甚至必须付出入狱坐牢的代价。李登辉执政时,李是打着“国家统一纲领”的旗帜反统一;2008年5月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政策强调“不统、不独、不武”,柔性否定“统一”。陈水扁则是公然以“平等”为由拒统,称“平等就是平等,不应有某人是中央,而另一人是地方;一位是主人,他人是佣人”,全盘否定统一;故不论是柔性否定或是刚性否定“统一”,李、扁甚至异口同声抨击接受“统一”就是出卖台湾,向中共投降。因此,70年来,台湾地区历届领导人是如此的否定“统一”,这使“统一”成了政治禁忌。
2、“中华民国”法令的反威慑:另一个问题,是“中华民国”的存在,即使是岛内蓝营群众,也不乏强烈认同“中华民国”者,他们虽然也支持统一,但受制于“中华民国”治下之思维,难有坚定的统一信念。“中华民国“原本就是中国,孙中山先生不就反覆言必称中国?但诡谲的是其治下民众,每遇台独抨击卖台/投降,就未能理直气壮回应。因为,大家出生成长的经验都是在“中华民国”体制下,至于菁英,不乏其一生荣华与“中华民国”政体连结难以割舍。
3、传统忠义之辩VS西方设定的忠义之辩:台独选举的时候绿旗如海,在野时对“中华民国”弃之如屣,但执政后却藉“中华民国”之壳,技巧地将中国传统忠义的“投降”观念与“统一”相连结,至于台湾优秀飞官在西方受训,依还辑推理,当然是以母国为设定的假想敌,兄弟相残,莫此为甚,影响所及,蓝营不乏自己跨越不出“中华民国”政体的传统忠义心理障碍,遑论公开坚定主张统一的理念。
就以冷战产物的黑猫中队的历史诠释而言,当首架U-2侦察机取得中国大陆发展核武的机密胶卷降落台湾,美国CIA站长克莱恩(Ray S.Cline)回忆称,当他见到所摄照片时是“欣喜若狂”。美国特务克莱恩的“欣喜若狂”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及后1965年1月,当时遭击落的U-2飞官张立义,历经九死一生、夫妻离合,最后是参加2015年10月1日北京九三阅兵,旋赴内蒙谢恩还愿,“汉翔万里,锦绣河山,故国雨露,存殁两浴”,因为两岸本源一国。
因此,在统一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武装理论建设,建构新史观/新国族认同,巩固深蓝之统一信念,召唤浅篮支持统一,其首要之务尤是恢复其视中国为祖国之认同,突破台湾同胞未能视中国为祖国的心理枷锁。
五、台湾统派加强理论建设
展望未来,台湾统派在独派执政所犯错误的基础上,乘胜追击,在其所犯的长期错误上,长期追击。当然,在乘胜打击独派执政所犯的错误时,也要同步强化台湾统派的自信。在“去仇中论”的新民意下,以加强理论建设方式,促成第二波的国族认同转变,及两岸从事政治谈判为目标。在提及台湾统派的历史任务时,笔者认为台湾统派首先要客观认清前述困境、现有实力和存在的意义,而后与时俱进地发挥各自自身优势。
台湾统派因不具公权力,故不宜过度自我膨胀,未来两岸谈判肯定是经由台湾当局与对岸谈判签署协议,但台湾统派也不宜妄自菲薄,因台湾统派的最大优势就是具有旗帜鲜明的统一信仰。台湾统派因信仰而跨越“统一”政治禁忌的心理障碍,故可以其存在,证明台湾有这么多人不但主张统一,并且视中国为祖国。因此,台湾统派可以现身说法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对此,笔者提出“参与国家治理”、“一国两制台湾化”两个口号,其内涵论述略陈如下:
1、参与国家治理:前述独派论述,无可讳言,乍听之下,不乏民众为独派“卖台/投降”等歪理震慑,因为在我们中国人忠教节义的道德下,“卖台/投降”是道德的。对此,我们不但要据理驳斥,还要提出积极细腻的论述。事实上,大清对明郑降清完成统一,用词用字就很经典细腻,文献上称郑成功孙郑克塽是“纳土输诚”。因此,笔者依“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红利”论,提出同步平行以“参与国家治理”论,批驳“卖台/投降”论,前者是经济参与的概念,后者是政治参与的概念。
论述需与时俱进地指出,大淸200年、民国和中共建政70年,我台湾同胞都有参与国家治理,尤其是台湾同胞还参加对日抗战呢!其中尤其是后者,上世纪台湾人蔡啸,就二次出任空军官校校长官拜大校,苏新曾出任外交部日本科科长,今天苏辉还位列国家领导人的台盟主席等,故两岸统一是我们台湾同胞恢复参与国家治理,那是我们台湾同胞的光荣,也是我们台湾同胞的权利。
2、一国两制台湾化:日前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首次提到要“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因此,生为在地人的台湾统派我,看到习总书记的讲话,很受启发,因为我们生长在台湾,生活在台湾,具有临场感的优势,我们更有多一份的使命。
(一)“一国两制”实践的时间性:“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与时间相连结,故其在港实践具有立即性、时效性和强迫性。昔日香港回归,1997年是英国交还香港的固定最后时间结点,以此倒推1980年代中期,中英就不得不谈,还是英国人先提出,随着时间逐渐接近1997,“一国两制”不但是不得不谈,并且还要加速谈判,使其具体可操作。
但是两岸统一却没有固定的最后时间,所以“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施没有倒数的时间压迫,使得台独政治人物李、扁等可以长期的妖魔化“一国两制”,或以拖待变,或将其固化永久化。但是,习主席是首次提,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紧迫时间思维。
所以,我们一定要具体批驳“一国两制妖魔化”,而且要坚信,只要时机成熟,台湾社会一定会接受一国两制的“统一”概念;例如在蒋经国未开放探亲前,台湾社会不就视大陆为匪区?然而一旦政治时机成熟,准许开放探亲,台湾社会认知就一夕翻转。故日后一旦时机成熟,台湾社会肯定会接受“统一”、会接受“一国两制”;对台湾统派而言,是要在时机成熟来临前,做好前置准备工作。
(二)先一国、后两治:台湾统派在向台湾社会推动宣传台湾模式的“一国两制”时,要勇于说清楚讲明白,诚如习近平在香港所言,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正确处理特区与中央的关系。因此,在论述“一国两制”时,第一要务就是驳斥台独蓄意曲解挑拨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主人与佣人关系的论述。反问独派,难道花莲要和台湾当局争平等?难道花莲是台湾当局的佣人?花莲当然是属于台湾当局管辖。相对的,统一后“一国两制”当然有中央与地方之分。所以,我们在论述“一国两制”内涵时,要勇于提出“先一国,后两制”的概念,绝不可让独派有颠倒主从的挑拨离间的机会。
(三)兵棋推演VS纳土输诚/接受“一国两制”:未来在台湾实施的“一国两制”,肯定是台湾化的“一国两制”,这是新生事物,邓小平一切不变的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今天我们要与时俱进,在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充分考虑和结合台湾现实情况,找到“‘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
据此,为减少台湾社会因长期遭扭曲与恶意抹黑而对“一国两制”所形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可结合台湾实情,从台湾本土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案例探讨。例如1683年7月清郑澎湖海战之前,明郑官兵誓死保卫东宁(台湾),谁敢贰心?但澎湖败战,民心思变,愿两岸统一。康熙皇帝在郑克塽“纳土输诚”后,仁义安置明郑官兵,本岛和平统一;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经由兵棋推演,如果两岸胜负已定,且死伤规模远胜澎湖一役之明郑官兵伤亡。为此,台湾统派应以两岸子孙幸福为己任,勇于说出依逻辑推理的未来真相,并探讨统一后情境,例如两岸各级政府如何对口?各种法令应如何衔接?《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存是修是废?对退俸遭砍过重晚年生活困顿者可否酌编预算另行贴补?军队如何安置,是否可参考康熙的仁义思维,制定落日条款解甲/或落日条款改以民兵或警察组织,免我台人子弟服役之苦?解我两岸一家兵戎相见之忧,永澄万里海波,两岸可在政治谈判中引入讨论,共同思考。
在方法上,可透过对“一国两制”的学术探讨,学者相互交流,再透过媒体将交流成果向岛内宣传,形成热议的话题,就可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从而为两岸进入统一政治谈判中有关“一国两制”具体内容,作思想上的前置宣导。
六、台湾统派的自我实践
台湾统派从事的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是传承台湾先贤志向,是为后世子孙谋福利,光明磊落,故台独的抨击,都是政治化的污蔑。与此同时,面对如此最新/最强有利统一的新民意新形势,首先是要巩固现有的统派基本盘,稳打稳扎,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并提高质与量。策略上,在现阶段“去中国化”及两岸交流严峻的形势下,务必要以遏止台独势力去中国化为优先目标。至于具体做法,笔者谨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1)恢复台湾同胞的“祖国意识”,在统一的过程中,恢复台湾同胞的“祖国意识”,是不可回避的政治任务。因为在统一的过程中,就长期而言,一定要有台湾同胞视中国大陆为祖国,才能达到心灵契合的境地。就短期而言,以旗帜鲜明的“祖国意识”对抗/取代“仇中意识/分离意识”。台湾统派因生于斯长于斯,可现身说法印证/传承在台湾社会已消失的台湾先贤祖国意识。
2)重新认识近代中国:近代中国遭两蒋“匪化”整整40年,李登辉、陈水扁续之妖魔化20年,台湾社会对中国大陆70年来刻骨铭心的奋斗,尤其改革开放的过程与成就,或认识有限、或认识片面,台湾统派应向台湾社会有系统地介绍内地进步的成就与过程。
3)两岸历史应加入台湾元素/台湾统派历史:面对台独史观,务必要与时俱进地建构两岸历史,万不可重蹈国民党的覆辙。国民党蒋氏父子曾在台湾执政40年,说他们不重视历史不重视文化,并不尽然,只是他们忽视加入当地的台湾元素。人情同于怀土兮,闽人在台数代历经百年,已将他乡台湾化作故乡,于台湾山川历史有其特殊感情。例如即使对乾隆朝以国家力量绘制彰显大清治下史实的《御制平定台湾□地理指掌全图》、《台湾田园分别垦禁图说》古地图,独派学者亦是视若珍宝,考据诠释再三,且无从否定我大清时两岸同属一国之实。
此外,亦宜同步建构台湾统派历史,一则因为时机成熟、一则是予鼔励。在新时代下,我们应以建构统派历史(包括日据时期的祖国派)的方式,将它提升到两岸的历史定位,衔接历史断层,有助于推动两岸统一大业者。
4)连结台湾统派与香港爱国爱港人士:慎防西方外部势力介入,唆使台独与港独相互连结、相互取暧、相互交流论述、相互交流发展实务经验、台独引港独在台湾媒体宣传,建构远来和尚会念经的独派政治正当性。对此,台湾统派不但要百倍警惕,还应多与香港爱国爱港的有志之士交流与连结。
七、台湾统派的历史任务
回首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在台湾推动实质“台独”政策,催生全球各地的“华侨会馆”先后易帜,认同中国大陆代表中国。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统促会”也适时陆续成立,同步促使各地侨社纷纷加入“统促会”,体现海外华侨,殷切期盼两岸统一的民族愿望。海外侨界这一对“祖籍国”两岸政治认同的转变,深深影响了台湾社会第一波的国族认同转变。
1.促成第二波的国族认同转变/两岸政治谈判;国族认同的转变,事涉宣传,诚然宣传的对象是以台湾全民为主,但实务上,首应将宣传对象区块化,依年龄可分老、中、青。每个年龄层,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历史记忆。关于中青年层,尤其是青年层,则大陆意识淡薄,昔日国共内战情仇记忆空白,则宣传重点是如何建构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立足台湾主体建构祖国中国之情;至于中老年世代,因曾接受国府的高强度中国史地教化,不乏对中国大陆具有好感,台湾统派重点是如何将此好感转化为积极支持统一的力量,促成第二波的国族认同转变。不但为未来统一政策谈判奠基,还要大力催促台湾当局尽早与大陆进行两岸政治谈判,此事应为统派当即之历史任务。
2.催化退休军公教国族认同转向统一:关于中老年层,又可以军公教退休者为重,因渠等人生历经风霜,不容易受台独的欺骗,且退休己无工作升迁的压力,可自由表达理念。今天,蔡英文政府的台独政策,手段又毒又狠,不仅抄国民党党产,居然是对军公教大幅减少退俸高达30-35%上下,剥夺老年人的财产权,激发前所未有的民怨,引起军公教的大反扑,绿营选举崩盘,否定了蔡英文政府的两岸政策。但这股军公教的势力,因其原为国府政体的一部分,是台湾的菁英层,但因曾为军公教,其中不乏“中华民国”情结重者,故其两岸理念与积极支持统一之间,似仍有一段距离,如何能将这股强大的民意,导向转化为积极支持两岸统一的力量,然后再以整个老一代国族意识的转变,扩散影响下一代的中青年族群,形成交错影响,当是具体可行。
[作者简介:戚嘉林,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博士。本文系作者应中评社之邀,于2018年12月20日在香港由该社举办的“第八届港台影响力论坛”演讲稿修改而成。]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2月号,总第254期)
中评社╱题:台湾统派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 作者:戚嘉林(台湾),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博士
世事变幻莫测,两岸关系现在面临崭新的最新/最强民意的新形势。在统一前的此一新民意/新形势下,台湾统派的历史任务为何?这是许多人所关切的问题。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就长期而言,两岸人民不但原本一家亲,我们原本同属一国,但因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Truman)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而遭分断至今。但随着中国大陆的日益强大,统一是大势所趋,我们深信两岸终将统一。
一、九合一选举的三大政治意义
就短期而言,尤其是2019这一年,新形势的变化是巨大的。因为2018年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台湾九合一的选举,蓝绿政治版图一夕大翻转,国民党赢得15县市、民进党只剩6席,幅度之大之深,远超过一般的想像,民进党的地方执政板块崩盘。笔者认为这次九合一选举在当下台湾有三大重要政治意义。
1、台独“民主牌“失灵
绿营视为民主圣地的宜兰、嘉义、高雄等地选情全部逆转,故此次选举尤令绿营错愕的是其引以为傲、所谓台湾价值核心的“民主牌”与批判国府执政时的“白色恐怖”两大利器的失灵。后者已经是白头宫女旧事,就如同民进党此次又祭出其对台湾民主贡献种种旧事,选民亦多所无感,且遭“选民已经不欠民进党”一语破解,连选后代理主席林右昌都说“台湾人民已经不欠民进党,从今以后,我们自己不要再提民进党过去对台湾民主的贡献了!”至于现实民进党的贪污腐败则是远甚国民党,其政务官事涉偷拍、自比东厂、强力拔除台湾大学校长、厚颜无耻,其一例一休、两岸政策、大砍军公教退俸,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等施政,更是荒腔走板,后者且导致农产滞销、观光产业崩盘、经济萧条,结果促成农渔民与退休军公教的联合大反扑。
2、绿营无人出来辩护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民心思变
这次选举,犹如蔡英文政府两岸政策的变相公投。韩国瑜提出“货出得去、人进得来、大家发大财”的口号,席卷高雄,绿营事后检讨,依简单的逻辑推理,所谓“货出得去、人进得来”,当然是指两岸经济交流及陆客来台观光,事涉其后“九二共识”接受与否的两岸路线之争,但选战时绿营无人敢逆韩锋,点出真相,高雄选民也心照不宣,并让此论述外溢,全岛耳熟能详,选后开票结果,无异实质否定蔡英文政府的两岸政策。接着12月19-20日艾普罗所做民调,赞成在九二共识基础下发展两岸关系者更是高达61.1%(不赞成5.9%、未表态13.0%),民心思变。
3、本土执政幻想基础的破灭,回归真实政治使统一进程更具理性。
吾人反向思考,台独能在短短二十年执政,并且第二次还是掌控行政与司法的完全执政。就常识而言,作为执政统治的政权机器,无论是东方西方,每个时代每个政权或多或少都有政争、贪污、腐败、荫及二代等负面现象。如果台湾未经过民进党的本土二次执政,对台湾所谓本土正港的台湾人(李登辉先生名言、意指台湾本省闽南人)而言,因未历经本省人出头天的执政经验,故批判国府外省执政诸多缺失,何其苛刻凄厉!并自视是清廉、正直、正义等高道德的化身,甚而据以作为分离主义台独的政治幻想基础;但经此二次执政,幻想破灭,回到人间政治现实,但更残酷的现实是,本土民进党搞斗争,即使是其党内斗争,对不同派系也是赶尽杀绝,至于立法对国民党抄党产,对军公教退俸砍约35%,剥夺人民财产,这是不可想像的邪恶执政!
二、2019年最新最强民意
因为这次国民党的大胜,使得一个期盼恢复与大陆良好关系/经济交流的最新/最强民意浮现,展望未来:
1、2019年两岸关系乐观
选后为防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后与蔡英文争选大位,民进党立即变脸推动绿白合作,蔡英文政府被迫不阻断/不抹黑中国大陆官员来台参加台北-上海双城论坛。此外,对国民党胜选的高雄、台中、新北等新科市长立马表示各自将加强其与对岸的交流,蔡英文政府面对此一新地方诸侯的强势想法,在最强/最新的民意基础下,其严加阻拦两岸交流自以为是的政治基础大幅弱化。未来,大陆肯定会复制“傅崐萁交流模式”,大力推动两岸交流,甚至形成以地方包围台北的量变到质变之势,这对统一大业是非常正面的。
2、乐观中的负面新生事物
此次选举出现前所未见的新现象,那就是蓝营造势场合中,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海飘扬。社会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此,蓝营不乏深受感动者,台湾《联合报》资深知名记者黄年就撰文多所肯定,并称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就是两岸的定海神针,稳定这面旗帜,就稳住了两岸关系,亦有论者甚至认为“中华民国才是防堵‘台独’的良方”,惟亦有论者认为如果“中华民国”如此的确立存在,其结果与民进党藉“中华民国”搞台独又有何不同? 因为,就逻辑推理而言,统一除非是统一在“中华民国”之下,否则“中华民国”就如同明朝、清朝一样走完历史的阶段性任务而不存在了(李登辉先生早在2003年8月23日就扬言“中华民国不存在”)。因此,我们应认真看待这次选举蓝营造势场合“中华民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海飘扬的现象。
此外,这两年来,就是因为台湾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中国大陆乃中断两岸官方往来。但此次胜选之国民党籍高雄市市长韩国喻承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台中市长卢秀燕则称“九二共识”是“不统不独不武”。依韩国瑜和卢秀燕的论述,就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而言,岂不一夕回到马英九“一中各表”的时代?故如何化解此一逆转现象,也是值得两岸有志之士关注。
3、独派势力仍在
蓝营不可被胜利冲昏了头。无可讳言,这次选举是地方选举,民进党现在仍然是完全执政的执政党,依台湾现行体制,两岸关系/政策直至2020年新选总统上任前,仍是蔡英文主导。此外,绿营虽然败选,民进党仍有6席,仍有那么多支持者,高雄选举是近数十年来民进党在重大选举中首次没使用奥步(指使用处于选举法边缘的下三滥手段)的选举,故民进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出现败选后人气反增的现象,两度在脸书直播,为感谢相挺,12月8日在驳二特区举办咖啡会,邀请支持者粉丝喝咖啡,原来只准备一千杯,但报名者高达9,967人,故现场加码一万杯咖啡,被索取一空,支持者热情洋溢,故统派不可掉以轻心。
4、美国介入的负面因素
台湾统派不可忽视美国因素。中美关系恶化,副总统彭斯不久前发表反华演讲,台海形势诡谲,且美国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居然假加拿大之手逮捕商业竞争对手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这样不可思议的丑陋邪恶手段都使得出来,那未来美国为了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崛起,会做出什么事呢?
众所周知,蔡英文不但是具有强烈台独理念的革命型台独分子,而且具有坚强的毅力。经此大败,如果蔡英文在2020年连任之途困顿,那2019年是否会在两岸问题上制造危机,加速台湾向台独路上倾斜? 因为,民进党是二度执政,熟稔政府运作,何况蔡英文更是行政资历完整,20年前就主笔《两国论》及其推动方式,这也是为何日前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忧心蔡英文仿效李登辉1995年动用行政资源打“美国牌”,藉美国之力推动台独。蔡英文政府高价聘雇多个公关公司密集进行游说工作,并将民进党党工直接纳入台湾的驻美代表处,站在对美工作的第一线。蔡英文还在华府成立“全球台湾研究中心”,致力拉拢美国政学菁英,两年多来办了20多次的每月研讨会,还由台北的文化部赞助多项艺文展演。台侨也被全力动员频繁出入国会山庄,例如“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人员撰文就称,在“台湾旅行法”通过前,“超过百位台美人由全美各地赶来美国首府,在一天之内拜访过超过百间参众议员的国会办公室”;换言之,如果民进党动用行政资源绕道华府打“美国牌”,利用中美现阶段的严峻矛盾,煽动台湾民粹主义,制造恶质议题,唆使美国打“台湾牌”,制造中美冲突,甚至使中美为台湾问题摊牌,从而火中取栗。对此,台湾统派应高度警惕并未雨绸缪。
三、台湾统派
面对此一新民意/新形势下,台湾统派应如何做?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吾人先瞭解一下台湾统派。
1、台湾统派:在提及台湾统派时,先对台湾统派现况有个基本瞭解。所谓台湾统派,就广义而言,所有支持统一的团体或个人,都是统派;另一约定俗成的说法,则是指传统上的二三十多个大小团体,例如传统上的夏潮联合会、中国统一联盟、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劳动党、新党、中华基金会、新同盟会、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华侨联总会、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与近年成立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中华民族团结协会、中华统一促进党、蓝天行动联盟、中国新洪门党、中国台湾致公党、人民最大党、中国民主进步党、中国和平统一党、台湾共产党、两岸统合学会、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一国两制研究协会、中华产经文教科技交流协会等二三十个大小团体,其中成员也有部份重迭者,总人数占台湾社会是一很小的比例,且因为成立先后不一、原因不一、成员背景不一,各有属性,倘依其统一理念区分,则有红统、蓝统、黄统、左统、急统、缓统等。
就统派整体实力而言,前述传统的台湾统派团体成立先后不一,成员人数不一,有的团体人数还很可观,例如被视为红统的“中国统一联盟”,成立迄今整整30年,就有七个分会、盟员三四千人,惟各个团体人数全部加总,相对于台湾总人口,无可讳言,仍非常有限。但是他们的存在却很重要,因为在统一前的过程中,台湾统派就是样板,具体体现台湾社会仍有这么多人强烈主张统一,其中“中国统一联盟”盟员和左统成员更是视中国大陆为祖国。换言之,台湾统派对台独而言,即使在民进党绿营的台独意识高压态势下,仍有这么多人强烈主张统一,甚至视中国大陆为祖国。
诚然,台湾统派人数虽然有限,但发出的声音却远大于其总人数比例,例如台湾统派先后就有由“中国统一联盟”前后两任主席纪欣和戚嘉林主办的《观察》杂志和《祖国文摘》两本政论刊物上市,在岛内包括诚品、金石堂连锁店二三百家书店陈列贩售,成为岛内统派发声的重要管道,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复因二杂志邀稿审慎,故其主笔群均属社会菁英,俨然形成岛内统派的言论阵地。
2、统派存在意义:统派的存在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就如同日据时代台湾有认同中国为祖国的“祖国派”,且台湾同胞内心深处民族感情上视中国为祖国,所以一旦台湾光复的时机来到,水到渠成的完成两岸统一。然而,台湾统派的重要性,不仅是体现台湾社会有一强烈支持统一的指标性群体,并且要在统一的论述上发声/引领台湾社会,其中红统成员是传承日据时期台湾先贤视中国大陆为祖国的情怀。
统派作为一指标性群体来说,无论是统一前或统一后,都是统一大业中岛内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就现阶段的实务面而言,台湾统派可扮演宣传统一论述的角色和加强理论武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