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朴炳光谈东亚阵营局势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战略研究院朴炳光博士接受中评社记者的专访(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首尔10月23日电(记者 郭至君 崔银珍)尹锡悦政府自上台以来,不断靠近美日,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似乎日益“脆弱”。不过,随着从今年7月开始中韩两国外交官员举行会谈以及9月杭州亚运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韩国总理韩德洙的会面,让两国之间的氛围似乎有了新变化。中评社记者9月下旬在首尔专访了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INSS)研究委员朴炳光博士,就当前半岛安全、中韩关系、韩日关系、韩美日三边军事合作等热点问题请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朴炳光认为,韩国和中国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两国地理位置很近,文化也很相似,所以韩国跟中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良好关系,现在中韩关系之间的潜力也很大,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利用。

  朴炳光,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现任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硏究院责任硏究委员,《国家安保与战略》总编辑,韩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兼任外交部评价委员,韩国合同参谋本部政策咨询委员,韩国空军政策咨询委员,以及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常任委员。曾任首尔大学外交系博士后硏究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外国人硏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硏究中心访问学者,峨山政策硏究院招聘硏究委员,韩国世界地域学会33代会长等。研究领域包括韩中关系、朝中关系、东亚安全,及中国问题硏究。以下是访谈全文:

  朝鲜核潜艇是其谈判力量朝俄互动还需持续关注

  中评社记者:前一段时间朝鲜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想问一下对此事您怎么评论?

  朴炳光:朝鲜开发了核武器之后他们进一步的目标,是如何把核武器使用到自己的目标地点。所以对朝鲜来说,开发核武器之后需要移动手段。一般来说,移动手段有三种——导弹、战略性的飞机跟战机、潜水艇。朝鲜已经开发了导弹,他们在空中战斗机方面的技术非常有限,相较而言他们运用和开发潜水艇的技术比空中战斗机技术更发达,所以他们想要开发的第二个手段就是潜水艇。朝鲜已经有几十艘的潜水艇,这次他们公开的潜水艇不是新造的,是改造了已经拥有的潜水艇,改造的目的是新安装SLBM(潜射弹道导弹)。而且据我们分析,朝鲜新改造的潜水艇的导弹发射管里面,好像SLBM的数量是10个,6个是小的,4个是大的。4个管道里面是比较大的中期型的导弹,小的6个里面是比较短程的导弹。但因为朝鲜这个潜水艇是改造而来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实际作战中,潜水艇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潜水艇最重要的功能是默默安静地发挥作用,但朝鲜此次改造潜水艇,失去了潜水艇本身默默在海水里发挥作用的功能,容易被对方发现和探测到,所以这个潜水艇失去了很重要的部分,代价就是新安装了导弹发射管。此外,就朝鲜潜水艇的模型来判断分析,这个潜水艇能否在海水里发射或者发挥其本身作用这一点,在讨论中也存在分歧,因为目前的潜水艇和一开始设计的模型比较好像有变化。所以韩国军方分析,虽然朝鲜公开了新的战术核武器,但他们的潜水艇可能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至于朝鲜公开核潜水艇的原因,他们主要是想对韩国、日本甚至美国表现“你们不能忽视我”、“我们的力量特别是核方面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自己在和韩美谈判时的力量。

朴炳光谈韩中关系(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记者:从韩国方面来看,朝鲜核潜艇不是核动力,所以韩方是不是会认为其威慑力并没有那么大?

  朴炳光:不能这样说,威慑力量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过跟一般的潜水艇来比较的话,因为朝鲜的潜水艇本身就是对很久以前制造的潜水艇的再改造,所以他们公开的潜水艇本身功能肯定有限。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最近朝鲜和俄罗斯之间的互动?

  朴炳光:本来很长时间里,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比跟俄罗斯的关系更密切。2018年3月份以来,金正恩访华了4次,习近平访问朝鲜一次,而朝鲜和俄罗斯之间4年前首脑会谈只有一次。这一次朝鲜的动态好像更接近俄罗斯,其主要背景还是乌克兰战争。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对中国要求支持和资源,但中国出于多种因素考虑,没有发挥积极性。现在,乌克兰战争长期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所以对俄罗斯来说很需要战争的军品,特别需要爆弹。朝鲜和俄罗斯使用同样规格的爆弹,而且因为世界上发生战争可能性最大的地区就是朝鲜半岛,所以朝鲜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他们准备了很多爆弹以及很多战争方面的军品。所以对俄罗斯来说,朝鲜是最有用的支援军品的国家。俄罗斯对朝鲜已经好几次要求过支援,不过之前因为疫情等多种原因没有实际进展,直到现在才开始有动作。

  朝鲜可以发挥一种实用性外交,比如说经济方面靠中国,安全方面靠俄罗斯。金正恩的想法是,给俄罗斯提供军品,然后从俄罗斯方面引进军事方面的高科技,特别是最近朝鲜发射的卫星已经失败了两三次,所以对他们来说需要卫星发射管理的技术,他们很希望拥有核潜水艇,还有其他一些高科技的导弹技术等。不过,这次金正恩去俄罗斯的结果,我个人判断是普京还没有给金正恩确切的回答。因为他们进行了首脑会谈之后,没有发表共同声明,也没有签署什么协议,而且乌克兰战争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如果俄罗斯给金正恩提供军事方面的高科技的话,朝鲜收到高科技再制造和应用高科技军事武器需要很长时间,制造完成前乌克兰战争就结束的可能性也有。而且对俄罗斯来说,虽然现在非常需要朝鲜的资源,但乌克兰战争结束之后跟韩国的关系更重要,因为韩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交流比朝鲜多很多。所以他们俩虽然见面了,也就互相需要的东西交换意见了,但没有达成协议共识。所以,我觉得朝鲜的实用外交还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国际环境的继续变化,所以其实没有什么具体的成就。不过朝鲜的战略方向脱离中国,更接近俄罗斯,所以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关注朝鲜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

  对中国来说,对韩半岛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对朝鲜的影响力,如果朝鲜跟俄罗斯关系紧密的话,中方有担心。第二,金正恩强调“新冷战”这个词语,但中国不太喜欢新冷战这个词语,因为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关系。所以虽然金正恩强调新冷战,但中国不接受这个概念。第三,中方不愿意朝鲜强调或主导的中朝俄三边关系对韩美日三边关系的结构。因为如果这种结构固定化的话,中方觉得以美国为主的韩美日三边关系,对中国的前置封锁会越来越强化,所以中方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朴炳光解答中评社记者的疑问(中评社 崔银珍摄)

  “亚太小北约”不会出现阵营对抗与冷战时有巨大差异

  中评社记者:您怎么看待尹锡悦总统的价值观外交?中国有一种声音认为尹锡悦总统的价值观外交是靠向美国一边的“阵营外交”,想请教一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朴炳光:尹锡悦总统上台之后,开始强调价值观外交,它主要强调的价值观内容是自由、和平、繁荣,这是不管哪个国家都不会反对的一种普世价值观。韩半岛解放之后被大国分裂了,所以我们只能把国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上,也受到外国民主理念的影响,到21世纪开始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并未对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大的贡献或者在其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所以尹锡悦政府的目标是让韩国成为世界的中枢国家。而成为世界的中枢国家需要几种条件,一是发起比以前更多的捐款,二是做出比以前更大的贡献。为了实现更大的贡献,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创造或强调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里的“和平繁荣”就是没有一个国家会反对的普世价值观。但中国会觉得韩国强调的一系列价值观好像是向美国一边倒,为什么?其实美国主张的普世价值观就是人权、自由、和平、繁荣,还有市场经济等,所以中国可能以为韩国只能一边倒的跟着美国的方向,并且中方觉得尹锡悦政府上台之后非常强调和推动韩美同盟的强化,所以在美中对立的局势下,尹锡悦政府强调强化韩美同盟,让中国觉得不高兴,所以中国觉得韩国尹锡悦政府强调的价值观外交是“一边倒向”美国。

  我个人的看法是,对韩国来说,是在对过去国际局势变化的判断下,更强调价值观外交。因为后冷战时期,冷战已经结束,像韩国这样的中间国家外交活动范围扩大了。但现在美国和中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后冷战时代已经结束了,最近好像进入了新冷战时期。那么新冷战时期,中间的国家受到一种压力,就是有的时候需要选择某一方国家。而从普世价值观方面的判断来看,韩国还是跟美国比较相似,所以韩国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有这样的背景影响。

中评社记者采访朴炳光博士(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记者:8月18日,韩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在美国的戴维营举行了首次正式的首脑峰会,将来是否有可能会从现在的两盟并立的走向美日韩三边同盟呢?

  朴炳光:我个人觉得韩方不希望或者说没有计划成立三边同盟关系。我们说三边安全合作,不是同盟关系。韩美的确是同盟关系,但韩日不是同盟关系。而且韩国曾被日本殖民地的历史,韩国一般老百姓对日本还有着非常深刻的一种恨。所以不管谁当总统,怎么推动韩日之间的同盟关系,绝对没有办法得到一般老百姓的支持。所以韩美日三边的安全合作,韩国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朝鲜的核威胁。三边合作里韩美日三国的主要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韩国是为了应对朝鲜的核威胁,美国主要目的是牵制中国,日本也类似。三个国家的具体目标不一样,但都是安全上的问题或者出于安全方面的威胁,所以三边可以推动安全合作。

  中评社记者:那么您怎么看现在尹锡悦政府的对日政策?

  朴炳光:尹锡悦政府上台之后,外交方面的成就一个是韩美同盟强化,另一个是韩日关系的改善。尹锡悦政府觉得,第一,为了应对朝鲜的威胁,需要韩日之间的安全合作。第二,为了强化韩美同盟关系,也需要韩日关系的改善,因为拜登政府希望韩日关系改善,然后推动韩美日三边合作。第三,尹锡悦政府的想法是,在之前进步派执政的5年间,韩日关系被严重破坏了,而这5年让我们知道了,韩日关系不好的话,对双方都没有好处。那么尹锡悦政府的想法跟过去有些不同了,尹锡悦政府有自信,所以总统说:我们总是要求日本道歉没有用。其实,我也赞成他的看法。韩国和日本是非常近的周边关系,而且韩国作为殖民地的非常不幸的经历已经过去了。我们两国都应该看着未来走,每次都谈过去的事,那么我们总是找不到改善关系的机会。

  所以不管如何,其中一个国家要有勇气来切断这样的矛盾。比如说韩中关系也是一样的,我觉得最近韩中关系不太好,我个人判断最大的转折点是16、17年时的萨德危机,如果没有萨德危机的话,韩中关系也不会被这样破坏。最近韩中之间的专家或者其他会议上,双方的一部分人还是提到萨德问题,我不赞同。我觉得过去的事需要让它过去,最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当然,在对过去的分析和基础上,我们可以谈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的条件。

专访后合影(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记者:中国也有一种声音担心,韩国、美国、日本关系拉近之后,有可能会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所谓的“亚太小北约”,想请教一下您对这个概念或者是可能性怎么看?

  朴炳光: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北约是在条约的基础上成立的集体同盟关系。我刚才已经说了,韩国和日本不会签署同盟条约,所以北约跟韩美日三边的安全合作不一样。还有,北约是冷战时期造成的产物,但现在不是冷战时期,而且三边国家的目标也不完全一致。

  中评社记者:中国不想看到美日韩VS中朝俄“三边对三边”的阵营化对抗,但现在是不是正在形成这样的阵营化对抗?

  朴炳光:我个人的判断是美中关系已经进入了霸权竞争的局面还有新冷战时代。那么,新冷战时代的特点是什么?第一,相互之间把对方看作敌人;第二,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以意识形态来对抗,而现在美国是强调价值、市场经济、人权、自由民主并把中国视为一种权威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也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第三,阵营化。冷战时期的美国以北约为中心,俄罗斯也有华约,就是共产主义政令和自由主义政令之间的对立,现在美国印太战略以及其他一些政策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主导的阵营化;而中国也有“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组织,所以现在其实跟冷战时期差不多。第四个特点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没有经济上的依靠,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很多,经济方面相互依存,不过这个现象也开始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供应链的变化,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似乎正在发生割裂,所以现在已经进入了新冷战时期。

  不过,冷战时期和现在的新冷战时期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全球经济融合,对韩国来说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中国。所以虽然阵营化,不过韩国不能单纯的一边倒向美国,这是冷战时期和新冷战时期的一种巨大差异。

  中评社记者:其实中国不希望看到这种阵营化的对抗,但是现在不可避免的是,这已经开始了而且还会加深,那么您是否担忧目前地区的军事冲突或者核武器竞赛的可能性会急剧扩大?

  朴炳光:我个人的看法不是悲观的。因为虽然美国和中国对立越来越激烈,不过双方都是太大的强国,他们双方之间不会发生全面性的武装冲突,不过也不能否定发生局部性的武装冲突的可能,最危险的地方是台海、韩半岛等,不过我觉得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倒不大,双方都知道一旦发生了军事冲突,对双方的损害太大,牺牲也太大,所以他们尽量想避免武装冲突。不过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台海方面将来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不能否定,所以美国也希望保持现状,在公开的场合不强调、不支持台湾独立。

  对于在东亚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我为什么不太悲观?第一,最近的国际形势和东亚地区紧张局势的最大的重要背景是乌克兰战争。乌克兰战争是在西方发生的,影响到东亚地区,不过关键是在西方,所以我觉得乌克兰战争发生和东亚地区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还是有限的。第二,东亚地区已经经历过很大的战争,所以不会轻易决定打仗。还有关键是中国,因为北约扩张,俄罗斯感到威胁,所以爆发乌克兰战争,那么东亚地区感到威胁感的国家是中国,所以关键是中国的决定。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INSS)就在首尔市中心(中评社 崔银珍摄)

  朝核问题难突破 韩国自己拥核呼声渐高

  中评社记者:现在看来就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法,那么您觉得在目前状况下,还能够找到什么契机或者是说什么突破口吗?

  朴炳光: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很难。因为朝鲜的目标是继续提高军事力量,利用军事力量的突破跟美国直接谈判。他们首先不信任韩国政府,而且尹锡悦政府是保守政府,跟激进派也不一样,尹锡悦也曾经强调以力量为基础的和平,即如果没有自己保卫的力量,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但朝鲜觉得尹锡悦说的“力量”是为了攻击朝鲜,互相之间不够信任,所以我觉得短期内突破谈判的机会不容易,不过不能完全否定。比如说朴槿惠时期,发生了地雷事件,然后为瞭解决地雷事件发酵,双方高层进行了对话,关系非常复杂,尹锡悦政府还有三年时间,所以我觉得有可能找到转折点。

  例如,南北之间发生一种非常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要解决武装冲突的后果,双方都需要高层方面的接触,或者奥运会、亚运会等文化体育方面接受韩国的邀请等。其实,条件各种各样,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决定才是最关键的。而现在,他们把韩国定位成敌人,表面上是同一个民族,但另一方面又说韩国政府的高官都是敌人。

  中评社记者:尹锡悦总统也说过可以援助朝鲜,但似乎朝鲜并不接受?

  朴炳光:对。尹锡悦政府的对北政策,我们把它叫做“大胆的构想”。它是阶段性的,不是要求马上就放弃核武器,而是首先要表示一下放弃核武器的意图。然后第二个阶段是朝鲜一步一步采取新的具体弃核措施。第三,真的达到弃核的程度后,按照环境的变化还有作用,韩国也是愿意每个阶段提供经济方面的合作援助等等。

  中评社记者:韩国自己有可能开发核武器吗?

  朴炳光:最近随着朝鲜核武器的发展,在韩国国内开发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我觉得下一届总统选举的时候,开发核武器的话题有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讨论主题,从言论调查来看,支持韩国自己开发核武器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自己开发核武器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所以尹锡悦政府选择的是核安全扩张。韩美首脑会谈的时候,我们达成了核谈判小组,事后我们政府跟美国达成了不推动韩国自己拥有核武器,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国给我们提供核保护伞,所以我觉得尹锡悦政府时期我们不会宣布自己开发核武器。不过朝鲜的核武器开发程度越来越高,韩国人民觉得来自朝鲜的核威胁越来越高,下一届总统选举,开发核武器也会是候选人之间的重要的讨论话题之一。   中韩关系改善需要双方努力潜力很大

  中评社记者:当前,中韩关系面临很大的挑战,您觉得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朴炳光:其实韩中关系恶化的主要背景还是几年前的萨德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去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值此之际,我们的机构言论媒体进行了言论调查,结果非常失望,80%的韩国人对中国有反感,特别年轻人对中国的反感很强。为什么呢?因为在韩国进入发达国家阶段以后出生的人,他们跟我们这个年代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他们非常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国家有信心,对未来非常有信心。第二,他们非常开朗坦率,他们想说的话都会直接表达。第三,对他们来说,公正、平等等价值非常重要,自由、和平、繁荣、公正等等。在他们眼里,中国不是普遍性价值观的国家。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的态度慢慢地成为韩中关系好坏的主要反映,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

  我觉得韩中关系需要双方互相努力,现阶段的韩国人认为,中国是比较傲慢的国家,因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很长时间里都非常强大,所以尹锡悦政府上台之后,对中国要求相互尊重的、新的韩中关系。为什么要强调“相互尊重”,是因为韩方觉得很长时间里中方没有尊重过韩国。当然,中方也有自己说话、自己理解的方式。

  其实我跟中国朋友接触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发现,在韩中关系发展的道路上,韩国的这种矛盾不是集中在韩中关系的发展方面,而是会不知不觉提到朝鲜,中方也是一样的,中国在跟韩国讨论的时候,提到的更多是美国因素,双方的这个态度也是需要变化的。

  中评社记者:所以,您觉得处理中韩关系还是要基于两个国家本身出发,不要掺杂其他更多复杂的因素?

  朴炳光:我是韩国人,所以从韩国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中国需要态度的变化,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强国,韩国跟中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很大,不过,中国似乎对比中国规模小、国力小的国家,有时候态度比较强烈。韩国和中国互相之间的文化,感情表达方面有差异,中方有时候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在国际关系上,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是互相平等、互利互惠的。我觉得,中国高官需要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如果对自己有信心,不一定需要大声指责对方。

  韩国和中国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两国地理位置很近,文化也很相似,所以韩国跟中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良好关系。韩国跟美国开始建立关系也就解放之后的不到一百年,那为什么现在韩美关系好而韩中关系不好呢?当然有安全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原因。不过我们回头看历史的话,可以看出韩中关系的潜力很大,中方要考虑韩中之间的潜力如何利用。

(本专访为2023年中评智库韩国行系列深度专访之一,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战略研究院朴炳光博士接受中评社记者的专访(中评社 崔银珍摄)

  中评社首尔10月23日电(记者 郭至君 崔银珍)尹锡悦政府自上台以来,不断靠近美日,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似乎日益“脆弱”。不过,随着从今年7月开始中韩两国外交官员举行会谈以及9月杭州亚运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韩国总理韩德洙的会面,让两国之间的氛围似乎有了新变化。中评社记者9月下旬在首尔专访了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INSS)研究委员朴炳光博士,就当前半岛安全、中韩关系、韩日关系、韩美日三边军事合作等热点问题请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朴炳光认为,韩国和中国之间互相交流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两国地理位置很近,文化也很相似,所以韩国跟中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良好关系,现在中韩关系之间的潜力也很大,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利用。

  朴炳光,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现任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硏究院责任硏究委员,《国家安保与战略》总编辑,韩国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兼任外交部评价委员,韩国合同参谋本部政策咨询委员,韩国空军政策咨询委员,以及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常任委员。曾任首尔大学外交系博士后硏究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外国人硏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硏究中心访问学者,峨山政策硏究院招聘硏究委员,韩国世界地域学会33代会长等。研究领域包括韩中关系、朝中关系、东亚安全,及中国问题硏究。以下是访谈全文:

  朝鲜核潜艇是其谈判力量朝俄互动还需持续关注

  中评社记者:前一段时间朝鲜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想问一下对此事您怎么评论?

  朴炳光:朝鲜开发了核武器之后他们进一步的目标,是如何把核武器使用到自己的目标地点。所以对朝鲜来说,开发核武器之后需要移动手段。一般来说,移动手段有三种——导弹、战略性的飞机跟战机、潜水艇。朝鲜已经开发了导弹,他们在空中战斗机方面的技术非常有限,相较而言他们运用和开发潜水艇的技术比空中战斗机技术更发达,所以他们想要开发的第二个手段就是潜水艇。朝鲜已经有几十艘的潜水艇,这次他们公开的潜水艇不是新造的,是改造了已经拥有的潜水艇,改造的目的是新安装SLBM(潜射弹道导弹)。而且据我们分析,朝鲜新改造的潜水艇的导弹发射管里面,好像SLBM的数量是10个,6个是小的,4个是大的。4个管道里面是比较大的中期型的导弹,小的6个里面是比较短程的导弹。但因为朝鲜这个潜水艇是改造而来的,所以我们认为在实际作战中,潜水艇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潜水艇最重要的功能是默默安静地发挥作用,但朝鲜此次改造潜水艇,失去了潜水艇本身默默在海水里发挥作用的功能,容易被对方发现和探测到,所以这个潜水艇失去了很重要的部分,代价就是新安装了导弹发射管。此外,就朝鲜潜水艇的模型来判断分析,这个潜水艇能否在海水里发射或者发挥其本身作用这一点,在讨论中也存在分歧,因为目前的潜水艇和一开始设计的模型比较好像有变化。所以韩国军方分析,虽然朝鲜公开了新的战术核武器,但他们的潜水艇可能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至于朝鲜公开核潜水艇的原因,他们主要是想对韩国、日本甚至美国表现“你们不能忽视我”、“我们的力量特别是核方面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自己在和韩美谈判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