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论坛媒体分论坛:坚守媒体担当

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媒体分论坛19日下午举行,中日双方共12名嘉宾参与(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陆文煜)10月19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中日12名专家代表在媒体分论坛上围绕中日媒体共同面对的媒体信任度下滑、公众对透明度的担忧以及对条约精神的报道进行讨论,并探讨未来合作方向。

  与会中方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曹鹏程,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王众一,澎湃新闻国际部主编于潇清,零点有数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

  日方嘉宾有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日方川岛真,中央公论社《中央公论》总编辑五十岚文,朝日新闻社社长助理、编辑局原局长阪尻信义,共同通信社国际局编委、多语部主任辰巳知二,每日新闻社论说委员长福岛良典,日本经济新闻社专务执行董事、论说委员长藤井彰夫。

  与会嘉宾认为,报道很多和国际情况的问题,正为我们互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结合日常发言者提出的福岛排水问题,不止一位中方发言人建议大家达成一个协议,组织中国媒体人士到福岛实际考察,双方一起共同监督进行深入报道,这比日方人士单方面解释为更令人信服。

  今年媒体的民调反映出,中方民众对本国媒体信任度有所下降、日方民众也对本国媒体信任度出现分化的情况。与会嘉宾认为,非理性化的自媒体起到了比较大的负面作用,而在设问的时候,将这些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一起讨论,自然导致调查结果下降。但中国媒体信任度为60%,日本媒体信任度为16%,这也是值得双方深思的。 
  与会嘉宾形成的共识是传统主流媒体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在鱼龙混杂的媒体环境下,应该更好的发挥优质媒体的担当,不应以标题博眼球,不应片面追求流量,而应坚守底线,做好对真相的追求和报道。


  在下半场的讨论中,中方发言者指出,民调所反映出的中日双方公众仍认为中日关系非常重要,是推动中日关系前进的信心所在,同时还分析了中日、中美日三角形的边消长给中日关系带来的影响。在年轻一代中对条约的了解比较淡漠,因此期待中日媒体对包括条约在内的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做必要的温故与引导。同时中方发言者也指出,文化传播过程中,正面遗产和负面遗产对国家形象的对国家形象和民众信任关系产生的不同影响不容小觑。


 还有嘉宾提到中日两国的民意温差和交往赤字值得关注,这中间两国媒体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值得深思。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两国互访人数都在10%左右,但中国民众访日的96%发生在这10年,而日本民众访华中超过50%发生在10年之前,这种差异对民调结构产生的影响是有内在关联的。日方发言人证实,日方实施的多个调查表明,18~29岁的日本年轻人对中国好感度比较高,中方发言者指出,年轻人新的数字互动和交往的成就,需要有机会更好的被体现出来和得到重视,这对今后调整民调社论很有启发。


  中方发言者认为,目前两国媒体对灾难中守望相助等中日友好故事挖掘不够,对条约精神的宣传报道不够。应当将两国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及重视两国关系的那些人作为受众目标和读者。针对双方受众,应当积极填补信息差和由此造成的认知鸿沟。日方发言人还结合法德和解的历史经验,对机制化落实条约精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媒体分论坛双方多数人士认为,应该借45周年之际,将全面继承条约精神的表述写成共识,至少作为媒体分论坛的共识介绍给大家。福田康夫前首相形象地将条约比作铁桥,大家认为经过45年,双方要在思想认识层面为铁桥除锈、紧螺丝,让今天的中日年轻人薪火相传。重提条约精神绝不是刻舟求剑,而是条约本身历久弥新,精神绝不过时,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这座铁桥,把条约的精神原则落实到政策中,落实到行动上。

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媒体分论坛19日下午举行,中日双方共12名嘉宾参与(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陆文煜)10月19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本外务省支持,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中日12名专家代表在媒体分论坛上围绕中日媒体共同面对的媒体信任度下滑、公众对透明度的担忧以及对条约精神的报道进行讨论,并探讨未来合作方向。

  与会中方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曹鹏程,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王众一,澎湃新闻国际部主编于潇清,零点有数科技集团董事长袁岳。

  日方嘉宾有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日方川岛真,中央公论社《中央公论》总编辑五十岚文,朝日新闻社社长助理、编辑局原局长阪尻信义,共同通信社国际局编委、多语部主任辰巳知二,每日新闻社论说委员长福岛良典,日本经济新闻社专务执行董事、论说委员长藤井彰夫。

  与会嘉宾认为,报道很多和国际情况的问题,正为我们互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结合日常发言者提出的福岛排水问题,不止一位中方发言人建议大家达成一个协议,组织中国媒体人士到福岛实际考察,双方一起共同监督进行深入报道,这比日方人士单方面解释为更令人信服。

  今年媒体的民调反映出,中方民众对本国媒体信任度有所下降、日方民众也对本国媒体信任度出现分化的情况。与会嘉宾认为,非理性化的自媒体起到了比较大的负面作用,而在设问的时候,将这些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一起讨论,自然导致调查结果下降。但中国媒体信任度为60%,日本媒体信任度为16%,这也是值得双方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