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一带一路”是多边主义的强大支柱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在人大重阳“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系列讲座上表示,尽管世界阵营分割、地缘经济碎片化潮流甚嚣尘上,“一带一路”倡议面临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诸多实际经济困难,但因其符合全球化历史潮流,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多边主义,并为多边主义提供了强大支撑,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何伟文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取得了五项重大成就。
第一,国际合作。10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中,截至2019年已有265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
第二,项目合作。中老铁路、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亚吉铁路开通运营,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开工建设,雅万高铁部分路段已经开工建设,汉班托塔港二期竣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恢复运营,中巴经济走廊项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ﻩ
第三,经贸合作。2013年-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从四分之一提升到三分之一。最突出的是与东盟和俄罗斯贸易额增长极为迅速。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一带一路”将全球货运时间缩短1.2-2.5%,使全球贸易成本下降1.4%。
第四,金融服务。中国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已有11家中资银行设立71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此外,启动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
第五,“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让全球减贫“提速”。世行一项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可以额外帮助多达34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其中2940万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何伟文强调,站在十周年的这个节点上,有必要再次厘清“一带一路”是什么、为什么。
首先,“一带一路”不是简单怀旧,也不是中国为了转移过剩产能,而是寻求二十一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包容、共赢,寻求包容性全球化和所有人的发展的伟大尝试,也是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合作战略。
其次,建设“一带一路”,是为了实现三个战略目标。第一,为了我国有一个相对有潜力的外部增长环境。世界经济中期内无法摆脱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的增长需要一个相对有潜力的地缘环境。第二,为我国打通世界贸易一体化亚欧通道。欧亚两洲合计占世界经济总量六成,“一带一路”将推动亚洲市场一体化与欧盟一体化贯通,构建世界最大的一体化市场。第三,为我国建立以紧密经济和人文联系为基础的友好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部分,成功的、不断发展的南南合作,是我国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要的外部安全环境。
何伟文总结了 “一带一路”为多边主义做出的全球贡献。第一,“一带一路”完美地体现了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多边主义。第二,“一带一路”推进的各类贸易便利化和自贸协定安排,体现了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规则和精神。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了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第四,“一带一路”倡议及十年来的实践,如消除贫困、实现粮食安全等,充分证明它的宗旨和成绩,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由此,“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面临重大冲击。一方面,阵营的分割和站队,尤其亚洲国家,对海上丝绸之路存在干扰。另一方面,俄罗斯遭遇制裁,亚欧通道受阻,给陆上丝绸之路带来阻碍。此外,供应链的扰乱,G7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倡议(B3W),众多沿线和延伸线上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困境,均带来不小的挑战。
对此,何伟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坚定维护多边主义,面向全球合作,坚决反对阵营分割;进一步将“一带一路”合作多边化、市场化;加大增强风险评估前提,提升融资风险管控水平。何伟文表示,“一带一路”走向新十年,必将在第一个十年巨大成绩的基础上,迎来更高水平的新十年!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在人大重阳“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系列讲座上表示,尽管世界阵营分割、地缘经济碎片化潮流甚嚣尘上,“一带一路”倡议面临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诸多实际经济困难,但因其符合全球化历史潮流,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多边主义,并为多边主义提供了强大支撑,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何伟文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取得了五项重大成就。
第一,国际合作。10年来,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中,截至2019年已有265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
第二,项目合作。中老铁路、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亚吉铁路开通运营,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开工建设,雅万高铁部分路段已经开工建设,汉班托塔港二期竣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恢复运营,中巴经济走廊项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ﻩ
第三,经贸合作。2013年-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从四分之一提升到三分之一。最突出的是与东盟和俄罗斯贸易额增长极为迅速。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一带一路”将全球货运时间缩短1.2-2.5%,使全球贸易成本下降1.4%。
第四,金融服务。中国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已有11家中资银行设立71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此外,启动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
第五,“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让全球减贫“提速”。世行一项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可以额外帮助多达34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其中2940万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