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台胞论坛论非遗文化 建精神家园

论坛现场(中评社 蔡卓君摄)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助理记者 蔡卓君)10月12日下午,第六届台胞社团论坛文化分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非遗所思 畅享未来”,两岸嘉宾讲述自身从事非遗文化传承经历,分享非遗传承经验,对两岸非遗文化交流展开探讨,促进两岸民间对话,探讨非遗传承新路径,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文旅行课题组组长范周主持会议,全国台联副会长邹振球致辞发言,与会嘉宾就非遗传承、非遗文化及两岸非物质文化融合发展等多个主题展开探讨,现场还进行了“非遗所思”首届华夏奖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邀请赛获奖作品展示,通过非遗对话研讨,留存文化记忆,展现非遗文化技艺的当代价值。

  台湾顶级工艺协会副会长、台湾陶艺学会秘书长陈金旺以“形塑与自然生态,谈在地文化创作”为主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工艺美术的创造离不开自然生态,自己创造的以犀牛为原型的茶具工艺品就是在借鉴融合了台湾妈祖文化、台湾大肚山野火以及大陆红土等素材后创作而成的。大陆在陶塑艺术的技术一流,台湾在艺术观念上较为先进,两岸之间可以共同探讨,促进美术工艺融合发展。

  国家一级皮具设计师、亚太体育总会服饰专委会非遗推广部部长林俊亿以“非遗文创结合科技NFC赋能设计升级”为主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20世纪八90年代,西方美学和时尚潮流我国影响较大,而时至今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攀升,两岸更应当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自己不断发掘中华传承手艺,融合了湘西土家族文化、苏绣及其香云纱编织技艺,对其进行改造并融入现代时尚感做成时尚产品,在巴黎米兰时装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承必须有下一代,而我们就是传承的接棒人。”林俊亿强调,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更应该携手传承中华非遗技艺,而在这之中更重要的是青年人,应当进一步把握facebook等社交媒体,通过青年人的镜头记录技艺,进一步扩大中华非遗文明影响力。

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文旅行课题组组长范周(中评社 蔡卓君摄)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清宫造办处第六代传人柏群以“以匠心创造未来 让燕京八绝非遗文脉促进两岸文化融合”为主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燕京八绝传承历史悠久,随着时代发展,一代代燕京传承人携手走进城市,开创了历史文物与时代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近年来,燕京八绝非遗文脉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渐发展为一种国家文化象征,多位国家级的大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巡展走进了京津冀、港澳台以及世界很多的国家,最后他表示,燕京发掘精彩无限,两岸携手,匠心永诚。

  中央美术学院台湾籍教授、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郭羿承以“非遗文化IP未来发展机遇”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挖掘文化内容,打造文化IP,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附加值,将其融入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非常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直接的落地路径就是IP的授权规划,但是非遗的知识产权界定并不容易,文化IP只有透过与消费品、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农业等等深度融合后,文化商品的影响力才会真正形成,只有将其打造成一种生活形态才是文化IP追求的终极思考,而两岸应当共同在此方面交流经验,互相借鉴。

  台湾顶级工艺协会创会务理事、台中市雕塑学会前理事长、木雕妆佛大师柯锦中以“传承、学习、再造(创新)”为主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佛像的塑造需要以传统稀土技艺为基础,而妆佛的制作技艺是闽南文化里特殊的工艺,目前已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精美的妆佛从材质到制作步骤等多方面都需要精准把控,也希望未来两岸可以在此制造技艺方面多多交流,共享文化土壤,传承非遗技艺,共建两岸人民精神家园。

全国台联副会长邹振球(中评社 蔡卓君摄)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童彦婷以“非遗·所司·打造两岸非物质文化融合发展平台”为主题做主旨发言。她表示,自己目前以全国台联的基地为中心,协同学校、企业等资源,着眼搭建两岸交流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及促进公益传承创新。打造交流推广平台,培育研究平台、跨文化的融创平台和数字平台,通过进一步调整高校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都做了一些创新改革,最终目标是希望能够培养非遗传承的特色人才。近年来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促进了木板年画、雕花剪纸等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发展,未来希望做好两岸非遗传承人和热爱非遗的青年及专家学者的服务工作,努力成为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和绵延福祉情感纽带。

  据悉,台胞社团论坛由全国台联主办,是专门为全球台胞社团搭建的民间交流合作平台。自2010年在上海首次举办至今,参会的全球台胞社团领袖和代表人士超千余人次。论坛在两岸和广大台湾同胞中产生广泛影响,已成为全球台胞社团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台湾顶级工艺协会副会长、台湾陶艺学会秘书长陈金旺(中评社 蔡卓君摄)

国家一级皮具设计师、亚太体育总会服饰专委会非遗推广部部长林俊亿(中评社 蔡卓君摄)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清宫造办处第六代传人柏群(中评社 蔡卓君摄)

中央美术学院台湾籍教授、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郭羿承(中评社 蔡卓君摄)

台湾顶级工艺协会创会常务理事、台中市雕塑学会前理事长、木雕妆佛大师柯锦中(中评社 蔡卓君摄)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童彦婷(中评社 蔡卓君摄)

论坛现场文创作品展示(中评社 蔡卓君摄)

论坛现场(中评社 蔡卓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