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中美关系恶化冲击公众相互观感
中评社华盛顿4月25日电(记者余东晖)当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创历史低位时,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观感也同样消极。这显示中美关系的恶化,人文交往的减少,已经导致双方民众相互观感快速下滑,严重冲击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盖洛普最近公布的民调显示,对中国有正面观感的美国人比例已经降到15%的开展这项调查44年以来的最低点,有八成受访者称不喜欢中国。在贸易战和美国大力推动的对华“脱钩断链”中,美国商界对中国市场的未来信心也有所削弱。
去年4月,当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民调发现美国有八成受访者对华持不良看法时,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这背后的原因正是美方的一些政客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地对中国进行无耻的攻击,还有美方一些媒体跟风造谣,一些智库跟风抹黑中国,这些反华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一己的政治私利,肆意挑动中美对抗和分裂,散布大量的政治病毒,这严重毒化了两国的民意氛围。
在美国人对华观感屡创新低时,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观感如何呢?环球网2020年8月进行的“中美关系调查问卷”,8万多人参与网上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网友认为,美方以涉港议题为由头制裁中国官员是粗暴干涉内政,约96%的网友对美印象趋于负面。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今天引用本月发表于德国《当代中国事务杂志》上的一项调查研究的发现:当前中国人对美看法一样消极——7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喜欢美国,但中国人对欧洲的看法相对积极。
这项由莱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卑诗大学的学者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造成中国人对美欧观感差距的原因包括,美国是世界上领先的超级大国,也是中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媒体和公众长期以来对美中关系超过对于中欧关系的关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对《市场观察》表示,在引发中国公众对华盛顿不满的诸多问题中,美国对台政策高居榜首。其他问题包括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遏制,美国的涉疆涉港制裁,以及“美国在外交政策中过度依赖武力”。社交媒体让公众更深瞭解美方的政策,从而影响着民众的情绪。
这项研究还得出了另一个令美国人担忧的发现:中国年轻人对美国的看法往往比他们年长的同胞更为负面。
《市场观察》采访了十几位20多岁和30多岁的中国年轻人,询问他们对美国的感受。在与政府相关的领域和商业领域工作和学习的受访者,对于美国的负面看法甚于在人文艺术领域工作和学习的年轻人。前者受美国制裁冲击的压力大得多。
一位李姓公共外交专业学生说,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失去无可争议的全球大国地位的危机。“时代变了”。
中评社华盛顿4月25日电(记者余东晖)当美国人对中国的观感创历史低位时,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观感也同样消极。这显示中美关系的恶化,人文交往的减少,已经导致双方民众相互观感快速下滑,严重冲击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盖洛普最近公布的民调显示,对中国有正面观感的美国人比例已经降到15%的开展这项调查44年以来的最低点,有八成受访者称不喜欢中国。在贸易战和美国大力推动的对华“脱钩断链”中,美国商界对中国市场的未来信心也有所削弱。
去年4月,当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民调发现美国有八成受访者对华持不良看法时,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这背后的原因正是美方的一些政客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地对中国进行无耻的攻击,还有美方一些媒体跟风造谣,一些智库跟风抹黑中国,这些反华势力,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一己的政治私利,肆意挑动中美对抗和分裂,散布大量的政治病毒,这严重毒化了两国的民意氛围。
在美国人对华观感屡创新低时,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观感如何呢?环球网2020年8月进行的“中美关系调查问卷”,8万多人参与网上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网友认为,美方以涉港议题为由头制裁中国官员是粗暴干涉内政,约96%的网友对美印象趋于负面。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今天引用本月发表于德国《当代中国事务杂志》上的一项调查研究的发现:当前中国人对美看法一样消极——7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喜欢美国,但中国人对欧洲的看法相对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