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达琪:美国主动寻找敌人是为了维持霸权

廖达琪。(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4月23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研讨会中,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廖达琪认为,孟子曰“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此种说法和诸多美国学者提出的美国需要一个敌人的理论神离而貌合,看似相像,实际精神上有差别。

  台湾财团法人民主文教基金会、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和社团法人对外关系协会,于台湾大学社科院3楼梁国树国际会议厅,共同举办“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研讨会。透过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分析与评论,探讨美国的外对政策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主讲者为前“考试院长”、民主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关中,以其新书“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检讨”为基础,针对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为主题进行演说。

  第一场研讨会题目为“美国国际角色的自我定位与台海危机”,由前陆委会副主委、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赵建民担任主持人,第一个子题为“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师法孟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邀请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廖达琪当引言人。

“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张嘉文摄)

  廖达琪认为,孟子的敌国外患,是个提醒忧患意识的存在。当时的政治是血缘为重的封建制度,没有党政之分,以个人为单元,励志性的心性修养和锻炼,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是勉励价值理性的思想。至于美国是冷战后的单体霸权,政权上是三权分立,少数与多数互相牵制的繁复系统,美国之所以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敌人,是为了维持美国的霸权和掩护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的利益,是建立在价格理性上的思想。

  廖达琪认为,价格理性和价值理性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神离而貌合,看似相像,实际精神上大不相同。尽管自然界也有所谓的鲶鱼效应,生物有天敌会促进成长茁壮,但是她认为,国需有难并不是国家的通则,生物间的通则也并不能套用在国家上。廖达琪认为,中小国家应该要有避险的概念,不应在军事上寻找敌人,寻找经济上的对手较为可行,而且就算是大国,也不想在军事上发生冲突,近期美国调降反中强势的态度,她也认为,是美国不想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原因导致。

廖达琪进行引言。(中评社 俞敦平摄)

廖达琪。(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4月23日电(记者 俞敦平)在“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研讨会中,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廖达琪认为,孟子曰“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此种说法和诸多美国学者提出的美国需要一个敌人的理论神离而貌合,看似相像,实际精神上有差别。

  台湾财团法人民主文教基金会、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和社团法人对外关系协会,于台湾大学社科院3楼梁国树国际会议厅,共同举办“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研讨会。透过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分析与评论,探讨美国的外对政策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主讲者为前“考试院长”、民主文教基金会创办人关中,以其新书“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检讨”为基础,针对美国霸权的衰退和堕落为主题进行演说。

  第一场研讨会题目为“美国国际角色的自我定位与台海危机”,由前陆委会副主委、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赵建民担任主持人,第一个子题为“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师法孟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邀请中山大学政治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廖达琪当引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