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中韩需管控危机共克时艰

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是顺畅稳定的、更是互惠互利的,但目前中韩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评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键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韩关系》,作者认为: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更是在美国的地缘战略压力之下,韩国政府急促的地区外交调整与对华认知偏差引发诸多矛盾,中韩关系正面临着一系列相当严峻的重大挑战,包括两国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信任危机、双边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供应链脱钩趋势,更有两国民众互信降低等人文社会领域负面认知的增速扩大。文章内容如下:

  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是顺畅稳定的、更是互惠互利的,未来亦充满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动力与潜力。但韩国战略高层对华认知严重偏差是造成近年来中韩关系急剧下降的重大因素之一。

   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当下中韩关系遇到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但两国应不忘建交初心,通过坦诚对话与积极交流解决矛盾争端。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中韩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快速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或在国际多边活动中会晤,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交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两国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1〕。   毋庸置疑,中韩两国建交是当代东亚地域关系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构成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础。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第四条载明:“两国建交将有助于朝鲜半岛形势的缓和与稳定,也将有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2〕。事实证明,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两国关系发展顺畅、互惠互利且不断升级,从1998年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到2003年的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8年的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关系在10年内实现了“三级跳”飞跃稳健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2014年7月中韩双方领导人宣布两国将努力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3〕。毋庸置疑,在历经栉风沐雨,走过为两国和地区带来和平与繁荣的30年,一个更加成熟与稳定、更加自主与互惠的中韩关系,是中韩两国人民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然而,“三十而立”的中韩关系面临疾风骤雨,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急遽增大。今年6月8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在会见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韩国和中韩关系,一心一意想要发展好中韩关系,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当前中韩关系遇到不小的困难,坦率讲,这其中责任不在中方。中国一贯尊重韩国的核心关切,韩国也应尊重中国的核心关切。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关乎到中韩关系的基础。希望韩方能够恪守承诺,切实尊重中方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核心关切。”建交当初就在韩国工作的邢海明大使殷切期待:“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演变,中韩关系还面临着外部因素的挑战。希望韩方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能够摆脱外部因素的干扰。”〔4〕

  括而言之,在诸多内外因素的综合推动下,更主要是在美国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诱导下,近年来韩国涉台政策出现严重偏差亦是明显的。2021年4月17日,美日领导人在华盛顿会晤,并在联合声明中提及台湾——这是自1969年尼克松与佐藤荣作会谈以来,日美首脑会谈联合声明中首次写入有关台湾的内容〔5〕。日美的台海战略调整对地区以及韩国影响颇大,依样葫芦、萧规曹随,是年5月19日至22日,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访问美国,亦在韩美联合声明中首次公开提及台海和平稳定〔6〕。2022年12月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等人窜访中国台湾地区〔7〕。2023年2月韩国外交部长朴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台海的和平稳定对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韩方反对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若台海有事,韩方需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因为这对韩方有直接影响。”〔8〕4月19日,尹锡悦总统在访美之前公开宣称“台湾问题是国际问题”〔9〕;4月27日公布的韩美联合声明亦再次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10〕。再加之今年上半年韩国军用飞机多次在中国台湾地区“经停”降落〔11〕等,如此直接介入中国内政的一系列“非常态”动作,必然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2023年4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命就韩国领导人涉台错误言论向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提出严正交涉。孙卫东强调: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是岛内“台独”分子在境外势力支持和纵容下搞分裂活动。韩国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原则只字不提,却将台湾问题同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朝鲜和韩国都是已加入联合国的主权国家。朝鲜半岛问题与台湾问题性质和经纬完全不同,根本不具可比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敦促韩方切实遵守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精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12〕。针对美韩联合声明涉台内容,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我们敦促美韩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不要在错误和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3〕。

  面对惊涛骇浪与外敌挑衅,我们必须保持充满韧性与定力的战略忍耐,向包括韩国在内的相关国家耐心反复地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台湾政策。积极应用传统媒介与现代网络传播媒体,并时时刻刻告诫世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绝不允许任何势力插手干涉。当下,企图在国际社会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台独”分裂势力和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外部干涉势力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罪魁祸首,全球共诛之。

   二、坦诚面对、信守承诺

  此时此刻,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中韩两国政府迄今在台湾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第三条载明:“韩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尊重中方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之立场”〔14〕。2014年7月3日《中韩联合声明》第八条载明:“中方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方对此表示充分理解与尊重,将继续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5〕。

  简言之,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是顺畅稳定的、更是互惠互利的,未来亦充满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动力与潜力。但韩国战略高层对华认知严重偏差是造成近年来中韩关系急剧下降的重大因素之一。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更是在美国的地缘战略压力之下,韩国政府急促的地区外交调整与对华认知偏差引发诸多矛盾,中韩关系正面临着一系列相当严峻的重大挑战,包括两国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信任危机、双边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供应链脱钩趋势,更有两国民众互信降低等人文社会领域负面认知的增速扩大等。   毋庸置疑,韩国始终是美国重要的东北亚地区盟友,亦是美国当下对华“遏制”战略行列中的重要地区伙伴。美国按照其“美利坚一国优先”的印太战略,正在加大在韩国全面部署针对中朝俄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亦以多种手段措施诱导韩国参与美国主导的“chip4芯片联盟”以推动供应链重建,并强令韩国半导体企业不得向中国转让尖端核心技术,同时还加大美韩军事合作力度如在韩部署美战略核潜艇、频繁举行美韩大规模军事演习等。美国此举在于促使韩国深度靠拢美国主导的“五四三二”为主体的印太安全架构,即美英加澳新“五眼联盟”(FVEY)、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与美日韩三国军事联盟,再及美韩两国军事同盟。面对美国的极度战略施压,韩国战略高层在陷入外交选择困境之际,似乎盲目进入缺乏精准航海图引导的“远洋航行”之途,如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地区稳定与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急遽向美国靠拢,给中韩两国政治互信与经贸合作骤然带来重大冲击与隐患。

   三、管控危机、共克时艰

  中韩关系将继续面临多种挑战,但危机中亦充满机遇,两国间仍有改善关系的社会基础。面对重大战略抉择之际,希望韩国战略高层展现政治智慧、理智决断、信守承诺、加强沟通,以两国根本利益与民生经济为重,妥善处理双边分歧,与中方共同推动中韩关系尽快重回稳定与和平的发展轨道。

  中韩是互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邻国,中韩建交30余年来的经验表明,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已构成中韩关系的主基调,虽然尽管受到各种干扰,但两国关系稳定与和平的发展进程并未受到根本性影响。2022年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都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是年8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韩国总统尹锡悦互致贺函,庆祝两国建交30周年。这充分体现出两国政府与民间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以及中韩关系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这一事实。

  2022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时指出:“双方要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中韩经济高度互补,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两国共同发展繁荣。要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深化高技术制造、大数据、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反对将经济合作政治化、泛安全化〔16〕。可见中国大力促进中韩两国关系继续发展的政策是始终一贯、坚定不移的。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在地区与国际事务方面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于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始终奉行积极的态度,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呼吁各方保持理性克制,按照“双轨并进”思路和“分阶段、同步走”原则,共同推进半岛无核化的政治解决进程。

  在半岛无核化问题方面,中韩两国的核心立场和战略方向是一致的。2014年7月3日在首尔发表的《中韩联合声明》第六条载明:“双方再次确认反对半岛核武器开发的坚定立场”〔17〕。2016年9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会见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时指出:“中方始终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半岛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对话协商加以解决。”〔18〕2023年4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朝核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指出:中方呼吁相关各方都保持冷静克制,正视问题症结,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共同作出努力〔1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首次在外交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推动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别到地区、从双边到多边,在各领域、各方向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未来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将坚持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韩关系也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框架下发展壮大与深化提升。中韩建交30余年来,以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为标志的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以2015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为标志的双边经贸合作日趋紧密,以建交三十年为标志的两国民间交流等人文领域互动亦日趋密切。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始终注重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韩国作为中国长期以来重要的海上邻国,其外交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中韩两国必须遵循建交初心,积极面对矛盾并坦率有效地解决之,促进两国关系得以持续稳定的和平发展。    四、形格势禁、防微杜渐

  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激化、多种因素迭加交织及地区局势敏感复杂的激荡情势下,中韩关系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但是,中韩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依然存在,两国在政治外交安全、经贸合作与科技人文交流、地区和国际事务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必须防微杜渐,杜绝两国间矛盾扩大化,战略互惠与健康稳定的中韩关系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韩国第一大交易伙伴,韩国也是中国最主要的交易伙伴之一,双边相互投资已达1000亿美元。中韩贸易往来始终是中韩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与压舱石。2022年7月2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根据中韩自贸协定有关规定,两国已启动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高水平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磋商〔20〕。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与落实,势必进一步提升两国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开放与合作水平,推动中韩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亦促进双边在深化高技术制造、大数据、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维护供应链合作安全,符合中韩双方现实与长远利益。此外,中韩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共同挑战方面亦存在着诸多合作空间。

  简言之,中韩两国都致力于维护WTO框架下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2020年11月15日,中韩共同参与并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对巩固东亚制造业网络与产业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快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中韩两国地缘相近,韩国要实现“全球枢纽国家”的战略目标,必然要依托中国市场与高科技合作。同样,韩国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化中韩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韩两国应深化地区与全球事务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如上所述,战略互惠与健康稳定的中韩关系是两国人文交流的必要前提,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互惠互利与和平发展始终是中韩关系的发展主线,既符合历史和时代大势,更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当前俄乌冲突延宕以及大国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不断抬头的复杂背景下,两国民间人文交流的特殊作用愈加凸显。“文明互鉴、和而不同”是中国始终秉持的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展现的是合作共赢、文明互鉴、平等互信、守望相助、团结协作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中韩两国应在共同价值理念和东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文化内涵。“勤思善学、砺能笃行”亦是两国智库学界交流的基本原则,更是促进与深化两国民间人文交流互鉴、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中韩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    五、面向未来、君子相处

  稳定发展的中韩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尽管两国关系目前面临一系列困难,亦有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但两国维护共同利益的战略基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首先,未来中韩在政治外交领域应进一步加强两国首脑外交的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两国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合作。期望韩国在对美西方事务中务必秉持“不碰触中国核心利益”的政策底线,在中美战略竞争中保持韩国的战略均衡与国家利益。其次,中韩在经贸和科技领域应进一步加强实质性合作,应积极推动中韩自贸协定进一步提质升级,并同时大力推动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进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全球金融稳定等多边领域加强合作。第三,应高度注重两国民间在人文社会领域的相互理解和友善感情,以史为鉴、以民促官,不断提升中韩人文交流水平与合作层次,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尤其是要下力气推动两国青年一代的沟通与对话,为两国全面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2022年8月24日,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出席庆祝中国-韩国建交30周年招待会致辞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韩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应该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王毅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韩国外长朴振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来寄语中韩关系,“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还可以加上孔子的另一句话,“君子信以成之”。两国虽有不同,但彼此欣赏,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更为稳固、坚韧、长久的信任与合作,这正是中韩相处的君子之道〔21〕。

  2022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时指出: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世界繁荣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也有广泛利益交集〔22〕。

  回顾两国共同的历史,千百年来,两国人民互学互鉴,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面对近代以来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与凌辱,英勇不屈的中韩人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最终战胜日寇敌酋,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1992年两国战略高层顺应历史大势,展现高度政治智慧,打破冷战坚冰厚壁、跨越意识形态藩篱,推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韩两国建交初心就是邻国之间相互平等、坦诚交流、互惠互利,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亦有助于地区和平稳定。

  综上所述,“中韩应当珍视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本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推动中韩关系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样才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利益,维护地区和平、团结与发展”〔23〕。     注释:

  〔1〕“中国同韩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 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sbgx_6765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1207_676536/200011/t20001107_9293333.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1207_676536/201407/t20140704_7980388.shtml。

  〔4〕“邢海明大使向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谈中韩关系等问题”,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http://kr.china-embassy.gov.cn/sghd/202306/t20230609_11093524.htm。

  〔5〕“美日首脑联合声明1969年以来首提台湾,我驻美使馆回应”,观察家网,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04_17_587824.shtml。

  〔6〕“国台办回应韩美联合声明: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人民网,http://tw.people.com.cn/n1/2021/0526/c14657-32113920.html。

  〔7〕“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我驻韩国大使馆回应”,腾讯新闻网,https://new.qq.com/rain/a/20230105A02P8400。

  〔8〕“韩外长称台海稳定对韩方有直接影响,中方:中国内政不容他人置喙”,腾讯新闻网,https://new.qq.com/rain/a/20230227A058F600。

  〔9〕“韩国总统尹锡悦称‘台湾问题是全球问题’,外交部回应”,腾讯新闻网,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0A05HYR00。

  〔10〕“国台办回应韩美联合声明:台湾问题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人民网,http://tw.people.com.cn/n1/2021/0526/c14657-32113920.html。

  〔11〕“美国没敢做的事,韩国去做了,今年以来韩国军机已经4次降落台湾岛”,腾讯新闻网,https://new.qq.com/rain/a/20230603A08EX900?no-redirect=1。

  〔12〕“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就韩国领导人涉台湾问题错误言论向韩国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http://kr.china-embassy.gov.cn/xwxx/202304/t20230426_11066500.htm。

  〔13〕“2023年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s://www.mfa.gov.cn/web/fyrbt_673021/202304/t20230427_11067709.shtml。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1207_676536/200011/t20001107_9293333.shtml。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1207_676536/201407/t20140704_7980388.shtml。

  〔16〕“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http://kr.china-embassy.gov.cn/yhjl/202211/t20221116_10976105.htm。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 http://switzerlandemb.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524/1207_676536/201407/t20140704_7980388.shtml。

  〔18〕“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中国国际在线频道,https://news.cri.cn/baidunews-eco/20160905/91dc5036-7b58-f0f0-a603-529fa139b968.html。

  〔19〕“安理会举行朝核问题公开会中国代表两次发言阐明立场”,中新网,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3/04-18/9991880.shtml。

  〔20〕“商务部: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网,http://korea.people.com.cn/n1/2022/0722/c407366-32482776.html。

  〔21〕“王毅谈中韩相处的君子之道”,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825/c1002-32510717.html。

  〔22〕“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http://kr.china-embassy.gov.cn/yhjl/202211/t20221116_10976105.htm。

  〔23〕“邢海明大使向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谈中韩关系等问题”,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http://kr.china-embassy.gov.cn/sghd/202306/t20230609_11093524.htm。

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是顺畅稳定的、更是互惠互利的,但目前中韩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评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键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韩关系》,作者认为: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更是在美国的地缘战略压力之下,韩国政府急促的地区外交调整与对华认知偏差引发诸多矛盾,中韩关系正面临着一系列相当严峻的重大挑战,包括两国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信任危机、双边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供应链脱钩趋势,更有两国民众互信降低等人文社会领域负面认知的增速扩大。文章内容如下:

  建交三十余年来的中韩关系发展是顺畅稳定的、更是互惠互利的,未来亦充满进一步提升与发展的动力与潜力。但韩国战略高层对华认知严重偏差是造成近年来中韩关系急剧下降的重大因素之一。

   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当下中韩关系遇到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但两国应不忘建交初心,通过坦诚对话与积极交流解决矛盾争端。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中韩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快速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或在国际多边活动中会晤,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交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两国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