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谈兄弟之邦 林宜正:希望两岸可谈

林宜正。(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4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赖清德日前出席“逆风苍鹰辜宽敏纪念会”时,引用辜宽敏“兄弟之邦”比喻两岸关系。民进党前副秘书长、“制宪基金会”执行长林宜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辜提出“兄弟之邦”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共荣互利。赖也强调辜所说的“兄弟之邦”,这和“和平保台”是相契合,本质上重点都在强调和平。

  “台独”大老辜宽敏2月底以97岁高龄过世,他生前成立“制宪基金会”推动“制宪”,林宜正是“制宪基金会”执行长,对于辜的说法多所了解。林宜正对中评社分析,“兄弟之邦”的未来两岸发展愿景,是辜宽敏提出,赖清德引述辜“兄弟之邦”呼应他自己提出的“和平保台”,两者之间本质上是契合,赖也肯定辜宽敏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用心。

  他也说,两人在和平上面是互相契合,“兄弟之邦”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共荣互利,这是当时辜宽敏提出的含意。

  辜宽敏当时提到兄弟之邦是什么架构?林宜正说,辜宽敏提到的“邦”是什么定义,很多人询问过,辜没有正面、明确回覆过,只是说以后就知道。但据他理解,所谓的“邦”有某种含意有主体,只是说“兄弟之邦”的台湾跟中国是以何种关系互动,以他对辜的了解“兄弟之邦”倡议就是说很清楚,要有主体性,要有完整的“主权”,这对赖、对辜都是这样的说法。台湾是具有完整“主权”,具有主体性定位两岸的互动,这是很清楚,

  兄弟之邦若是各有主体是“两国论”?“两个国家”?林宜正认为,当然从具有“主权”的主体性前提来看,可以视为一个“国家”,只是说“倡议”要能够有空间讨论,不是单方面倡议,要引起双方针对这个倡议进行讨论,必须要有空间腾出来,讲死了就不用动了,具有完整“主权”的主体性,政治就是不能把话说死,这样单方面的倡议、发展性就被局限。

  赖清德提出“兄弟之邦”其实是抛出可能性,保留空间让两岸可以谈?林宜正表示,赖清德当然希望抛出这个议题,让双方可以谈,如果只是单方面政治主张,对于两岸关系的正面促进功能性不大,彼此要认为有可能性的存在空间。辜宽敏提出“兄弟之邦”已经10几年,赖提“和平保台”,不提“抗中”都是善意释出。

  赖清德提“兄弟之邦”往中间靠拢,淡化务实“台独”工作者?林宜正认为,赖的说法凸显的就是他的务实,提出“和平保台”对政治情势了解的务实态度,提出和平保台就是赖清德对于实际状况的务实调整,“后续就看和平保台上面赖的具体主张”,要看赖怎么后续提出具体主张,我们也无法帮忙阐释。

  赖清德也提到延续蔡英文路线,这和“兄弟之邦”的异同?他表示,目的都是为了保台,确保台湾可以和平往前走的和平发展。赖清德必须要务实面对台湾跟中国的关系,这是在地缘政治无法回避的课题,两岸关系影响台湾发展是很巨大,台湾领导人都有责任在这部份确保台湾和平发展的政治愿景与主张。

  至于辜宽敏的儿子辜朝明提及美国与英国人民之间,台湾人民与中国人民应建立更密切关系,这个比喻是台湾是中国后代吗?林宜正强调,辜宽敏是用“兄弟”来形容,辜就两岸就文化上、历史上、双方的连结上去着眼,才提出“兄弟之邦”这是很清楚。

林宜正。(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4月25日电(记者 黄筱筠)赖清德日前出席“逆风苍鹰辜宽敏纪念会”时,引用辜宽敏“兄弟之邦”比喻两岸关系。民进党前副秘书长、“制宪基金会”执行长林宜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辜提出“兄弟之邦”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共荣互利。赖也强调辜所说的“兄弟之邦”,这和“和平保台”是相契合,本质上重点都在强调和平。

  “台独”大老辜宽敏2月底以97岁高龄过世,他生前成立“制宪基金会”推动“制宪”,林宜正是“制宪基金会”执行长,对于辜的说法多所了解。林宜正对中评社分析,“兄弟之邦”的未来两岸发展愿景,是辜宽敏提出,赖清德引述辜“兄弟之邦”呼应他自己提出的“和平保台”,两者之间本质上是契合,赖也肯定辜宽敏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用心。

  他也说,两人在和平上面是互相契合,“兄弟之邦”是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共荣互利,这是当时辜宽敏提出的含意。

  辜宽敏当时提到兄弟之邦是什么架构?林宜正说,辜宽敏提到的“邦”是什么定义,很多人询问过,辜没有正面、明确回覆过,只是说以后就知道。但据他理解,所谓的“邦”有某种含意有主体,只是说“兄弟之邦”的台湾跟中国是以何种关系互动,以他对辜的了解“兄弟之邦”倡议就是说很清楚,要有主体性,要有完整的“主权”,这对赖、对辜都是这样的说法。台湾是具有完整“主权”,具有主体性定位两岸的互动,这是很清楚,

  兄弟之邦若是各有主体是“两国论”?“两个国家”?林宜正认为,当然从具有“主权”的主体性前提来看,可以视为一个“国家”,只是说“倡议”要能够有空间讨论,不是单方面倡议,要引起双方针对这个倡议进行讨论,必须要有空间腾出来,讲死了就不用动了,具有完整“主权”的主体性,政治就是不能把话说死,这样单方面的倡议、发展性就被局限。

  赖清德提出“兄弟之邦”其实是抛出可能性,保留空间让两岸可以谈?林宜正表示,赖清德当然希望抛出这个议题,让双方可以谈,如果只是单方面政治主张,对于两岸关系的正面促进功能性不大,彼此要认为有可能性的存在空间。辜宽敏提出“兄弟之邦”已经10几年,赖提“和平保台”,不提“抗中”都是善意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