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央行推行宽松十年累计购入国债逾千万亿日元
央行正继续实施大规模宽松政策,以实现物价和工资稳定上涨的良性循环。尽管在今春劳资谈判(春斗)中纷纷出现涨薪答覆等,经济也显现变化迹象,但因宽松政策规模罕见庞大,使货币政策恢复到原本的面貌并非易事。若调整政策,利率的变动将带动房贷利率上升,对消费者也会产生影响。
据央行统计数据,今年9月的国债购买额约为7万亿日元,自2013年4月以来累计达到约1010万亿日元。
国债是国家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成为了长期利率的指标。在国债交易中,价格上涨则收益率下降。因此,央行购买国债以支撑价格,使收益率无法上升。
尽管国债的购买额累计超过1000万亿日元,但国债到期会被偿还,因此截至今年6月底,央行实际所持国债约为580万亿日元。这相当于市场上流通的国债总额的53%。
而在即将推行大规模宽松政策前的2013年3月底,央行所持国债约为93万亿日元,占比为11%。因此,一些投资者担忧“国债市场的交易量减少,利率形成的功能减弱”。
央行今年7月决定将长期利率上限从0.5%升至1%。央行植田和男在决定后的记者会上解释称目的是减轻副作用,“将更多地把长期利率的形成交给市场”。
不过,由于上限并未废除,若长期利率升至超过1%,央行也有可能不得不大量购买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