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与东莞佛山合作空间大
中评社4月24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大湾区考察团昨日到东莞和佛山考察,参观当地的物流设施、创科项目和企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结束考察后回到下榻酒店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东莞重视创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与香港推动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一致,佛山则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生产线,能与香港的科研互补,两市均与香港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以下是李家超发言全文:
行政长官:大家好,多谢大家来这里采访。我交代一下自从昨日会见大家后的行程。昨晚在东莞,我很多谢东莞市领导,包括东莞巿委书记和市长都与我们进行了交流餐叙。在餐叙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听到东莞市委书记提及港商对东莞的发展和建造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力量。他提及在东莞的香港企业有超过八千间,而且占了外资企业差不多六成。他亦指多年来港商在东莞所作出的贡献,他是很支持和多谢,还形容为“莞港一家亲”。我很多谢东莞市领导对于港商和港企这么支持和重视。
另外,书记亦提及东莞很重视创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这个正正亦是香港、现时特区政府所推动的,我们要香港成为一个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亦都很重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和东莞在这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合作的空间亦很大。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及东莞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意思即是说这是一个大家可以有更多合作空间,考虑建立合作共通点的城市。所以今早我们参观了东莞物流园,这是香港机管局和东莞市政府一起成立的一个海空货物联运的物流中心。它的好处是什么?第一,当然是可以把一些货物在东莞用船直接运到我们的机场,装上飞机。大家都知道,船在海运方面是不会有“塞车”这回事,特别可以在运送时间方面拿捏得更精准。
第二,就是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给我们的空运。即是除了陆路,还开拓了海路,这增加了一倍的可能性。
第三,就是在成本和时间方面都会因为工序简化、有效率而可以更加进步。原因是什么?因为在运作模式来说,会在东莞物流园先进行海关和其他安检所需要的手续和检查,然后可以直接运到香港机场装上飞机,再运到目的地。在手续简化和规模效应之下,整体成本我们预计可以降低一半,而且时间方面亦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在完全发展后,东莞物流园可以处理的货物总量将会是现时整个香港机场处理总量的一半,所以它的发展空间是很大。我亦相信香港作为一个运输枢纽,特别是空运运输枢纽,我们的空运发展会越来越好。所以刚才我说最终发展到最后阶段,物流园可以有二百多万吨的货运,我相信届时香港所处理的货运亦都会超过现时四百多万吨的货运量。
之后,我们参观了“华为小镇”,我们看到它在培训人才和科研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亦都听取华为公司整体发展的策略。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有很强烈的公司文化。这个公司文化就是永远有自信、坚强,不怕打压,而且有很坚定的奋斗精神,会自力和自信。这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很值得敬佩的一种公司文化,对于我来说亦很有启发性。
在下午的时候,我多谢港商、港企,他们的联会安排了一场午餐,让我们与香港在东莞的一些企业代表一起交流聚餐。我很鼓舞的是感受到香港的企业和商家在东莞的发展都很好。除了成绩很好之外,他们都建立了很好的网络,对整体推动香港的企业家,以及商界的一些努力工作者,更加拓展在东莞的发展,我是充满信心。
之后,我来到佛山汇合由政务司司长带领的佛山访问组,而留在东莞的访问组由立法会主席继续带领。我知道他们会访问第一个港资牙科技术中心,及考察一个生态项目和一个活化项目。
来到佛山,我非常多谢佛山市的领导,佛山市委书记很重视我们的访问,亦亲身陪同我并介绍了不同项目。
我们首先参观“城市大脑”系统。这个“大脑”系统是一个城市管理的综合系统,将很多不同部门的数据综合起来,透过一个平台利用所有数据作城市管理,包括譬如人群管理,或救援行动管理等。这个系统与香港的系统其实相类似,当然,香港的系统可能很早便已经研发了,我们参观了佛山现时的系统,我觉得很多系统都有一些新运用的可能性,这方面我们会研究,并更新香港的系统。
接着,我们参观了库卡智慧工业机械人制造中心,其规模相当大,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机械人制造业已经达到只需半小时便可以制造一个机械人,而这些机械人是大型的机械人。只需半小时便已经可以制造一个机械人,我相信在效率和精准方面都拿捏得很好。有关精准方面,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得悉他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利用机械人进行脑部手术,已有超过一千个脑部手术的成功案例在不同医院完成。
我来到佛山的初步感受是,佛山有一个很完善的产业链,亦有一个很完善的生产线和生产链。这正正与香港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间,因为香港的优势是,在科学园我们有基础研发,我们有五间百强大学,基础科研成果绝大部分都被评为卓越。我们能够把这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生产,我们做了上游的工作后,中游和下游都可以与大湾区不同城市,包括佛山,一起合作。
香港除了在基础科研方面有优势,在吸纳国际人才方面亦有优势,这亦是大湾区建设中,我相信是一个精髓——每个城市都有优势,而优势互补就等于某一个城市跑得快,某一个城市跑得远,两个城市优势互补下,就是既跑得快又跑得远,这就是我们共同合作的共赢目标。
我很多谢佛山市领导,我与大家见面后便会立即进行一个交流餐叙,我会利用这个交流餐叙的机会多与佛山市的不同领导和官员交流。
中评社4月24日电(记者 段晓鲁)香港特区政府及立法会大湾区考察团昨日到东莞和佛山考察,参观当地的物流设施、创科项目和企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结束考察后回到下榻酒店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东莞重视创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与香港推动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一致,佛山则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生产线,能与香港的科研互补,两市均与香港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以下是李家超发言全文:
行政长官:大家好,多谢大家来这里采访。我交代一下自从昨日会见大家后的行程。昨晚在东莞,我很多谢东莞市领导,包括东莞巿委书记和市长都与我们进行了交流餐叙。在餐叙时,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听到东莞市委书记提及港商对东莞的发展和建造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力量。他提及在东莞的香港企业有超过八千间,而且占了外资企业差不多六成。他亦指多年来港商在东莞所作出的贡献,他是很支持和多谢,还形容为“莞港一家亲”。我很多谢东莞市领导对于港商和港企这么支持和重视。
另外,书记亦提及东莞很重视创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这个正正亦是香港、现时特区政府所推动的,我们要香港成为一个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亦都很重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和东莞在这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合作的空间亦很大。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及东莞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意思即是说这是一个大家可以有更多合作空间,考虑建立合作共通点的城市。所以今早我们参观了东莞物流园,这是香港机管局和东莞市政府一起成立的一个海空货物联运的物流中心。它的好处是什么?第一,当然是可以把一些货物在东莞用船直接运到我们的机场,装上飞机。大家都知道,船在海运方面是不会有“塞车”这回事,特别可以在运送时间方面拿捏得更精准。
第二,就是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给我们的空运。即是除了陆路,还开拓了海路,这增加了一倍的可能性。
第三,就是在成本和时间方面都会因为工序简化、有效率而可以更加进步。原因是什么?因为在运作模式来说,会在东莞物流园先进行海关和其他安检所需要的手续和检查,然后可以直接运到香港机场装上飞机,再运到目的地。在手续简化和规模效应之下,整体成本我们预计可以降低一半,而且时间方面亦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在完全发展后,东莞物流园可以处理的货物总量将会是现时整个香港机场处理总量的一半,所以它的发展空间是很大。我亦相信香港作为一个运输枢纽,特别是空运运输枢纽,我们的空运发展会越来越好。所以刚才我说最终发展到最后阶段,物流园可以有二百多万吨的货运,我相信届时香港所处理的货运亦都会超过现时四百多万吨的货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