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商务部答问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海涵)4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有关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介绍,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发展、对外开放、提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将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保税维修等新的加工贸易业态发展、继续发挥好加工贸易大省的主力军作用,同时,针对加工贸易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将适时研究出台具体政策。
有记者提问说,我们知道,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提升加工贸易水平。请问,当前加工贸易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加工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王受文表示,加工贸易在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实现了长期的、快速的发展。1981年在我们开放之初,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只有25亿美元,到去年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我们把这么多年的增长计算一下,年均增长16.5%,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最高的时候达到了53%,可以说,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发展、对外开放、提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受文说,现在,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一些“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开始转移到其他地区,还有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一般贸易发展更加迅速,后劲更足一些,导致现在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降到20%左右。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作用减小了,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产业升级、国内外两个市场融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方面,仍然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稳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加工贸易水平。为此,我们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在此方面,我们做好加工贸易承接地培育,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对接机制。原来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为它两头在外,沿海地区有运输费用优势。现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了,所以我们想转移到内地去,距离虽然远一点,但是劳动力成本有优势。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在全国加工贸易的占比提高了。2022年,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9.4%,而2017年只有22%左右。所以,我们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郑州在航空港区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手机产业基地,这一行业年产值超过3200亿元;重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去年笔电产量达到了7400万台;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建成了比较有规模的智能制造和集成电路方面的加工贸易产业,也解决了大量就业。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为此,我们将认定第二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下个月将在广东东莞举办第十三届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组织中西部、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产业对接,推动加工贸易转移和转型升级。
第三,为了支持加工贸易,要继续发挥好加工贸易大省的主力军作用。现在中国开展加工贸易,基本上都在特定的园区里面进行,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区优势比较集中。我国去年前十大加工贸易省市所占的加工贸易比重达80%。我们会继续发挥好加工贸易大省的作用,鼓励支持地方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重点加工贸易企业的服务,特别是在用能、用工、信贷支持这些方面,为他们提供保障。
第四,针对加工贸易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将适时研究出台具体政策。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开展了很多实地调研走访,已经梳理出来加工贸易发展当前面临的一些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准备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一起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成熟以后及时对外发布实施,支持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海涵)4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有关情况。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会上介绍,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发展、对外开放、提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将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保税维修等新的加工贸易业态发展、继续发挥好加工贸易大省的主力军作用,同时,针对加工贸易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将适时研究出台具体政策。
有记者提问说,我们知道,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提升加工贸易水平。请问,当前加工贸易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加工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王受文表示,加工贸易在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实现了长期的、快速的发展。1981年在我们开放之初,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只有25亿美元,到去年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我们把这么多年的增长计算一下,年均增长16.5%,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最高的时候达到了53%,可以说,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发展、对外开放、提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受文说,现在,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一些“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开始转移到其他地区,还有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一般贸易发展更加迅速,后劲更足一些,导致现在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中的比重降到20%左右。即便如此,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作用减小了,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产业升级、国内外两个市场融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方面,仍然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稳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提升加工贸易水平。为此,我们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在此方面,我们做好加工贸易承接地培育,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对接机制。原来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为它两头在外,沿海地区有运输费用优势。现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了,所以我们想转移到内地去,距离虽然远一点,但是劳动力成本有优势。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在全国加工贸易的占比提高了。2022年,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9.4%,而2017年只有22%左右。所以,我们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郑州在航空港区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手机产业基地,这一行业年产值超过3200亿元;重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去年笔电产量达到了7400万台;四川、成都、安徽、合肥建成了比较有规模的智能制造和集成电路方面的加工贸易产业,也解决了大量就业。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为此,我们将认定第二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下个月将在广东东莞举办第十三届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组织中西部、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产业对接,推动加工贸易转移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