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北京冷落华盛顿?亟待美方诚意与诚信

耶伦的对华经济政策演讲被认为是拜登政府释放缓和信号,但北京更在乎“听其言,观其行” 美联图

  中评社香港4月24日电(评论员冬日)在布林肯、耶伦和雷蒙多很想去中国访问的时候,拜登政府近期放低了对华政策的强硬声调,甚至发出了一些缓和信号。但是,中方对美方诉求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应,给人以北京正在“冷落”华盛顿的感觉。这实在是因为美方过去两年的对华政策反复无常、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已经严重损害了中美之间本已十分脆弱的互信,北京已经不相信华盛顿有改善美中关系的诚意。中国正按照自己的步骤开展外交,不会被美国打的如意算盘带节奏。中美之间长期对峙但努力避免对抗,相信将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近期挂在拜登政府高官嘴边的“口头禅”是:我们希望与中方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他们甚至说出了近年几乎不说的“我们并不想遏制中国,不想阻碍和压制中国发展”。布林肯、耶伦等人屡屡表达想去中国访问的愿望,防长奥斯汀则希望重开因为佩洛西访台而被关闭的两军沟通渠道。

  美国财长耶伦日前发表了至少是美中贸易战爆发五年来基调最温和的对华经济政策演讲。她指出,美中两大经济体应进行建设性接触;美方寻求对华健康互利的经济关系。她说:“我们并不寻求使我们的经济与中国脱钩,两国经济的完全分离对两国都是灾难性的”;“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足够大,容得下我们两国。中国和美国能够也需要找到一种共存和分享全球繁荣的方式”。

  听这些话会有今夕何夕的感觉,仿佛回到奥巴马时代前期的美中关系。然而,看看现实: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明确将中国定为头号对手和最大威胁;美国官方将中国定为唯一长期而言有能力系统性、全方位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竞争对手;今后十年将是美中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十年,是事关生死存亡之争。

  说到底,美方的战略就是很想在这十年内,抓住最后机会,千方百计延缓中国发展,甚至要把中国打趴下。瞭解这点,北京还会相信耶伦说的拜登政府经济政策“不是要压制或遏制”中国的说辞吗?北京更可能相信美方的“口是心非”--真实的想法同样是耶伦说的--美方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采取行动不会犹豫,哪怕牺牲经济利益也不会妥协。

  再看看美方的“言行不一”:美方一边说要给美中关系加装“护栏”、设置“底限”,一边在采取实际行动掏空“一个中国”,搞“一中一台”,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一边说不支持“台独”,要避免台海战争,一边通过“麦蔡会”和立法行动,支持“台独”,甚至采取前所未有的军事安全行动,试图延长两岸永久分裂的状态。美方一边说无意遏制中国,无意与中国脱钩,一边加紧在经济和科技上采取封杀和断链行动,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实体逾千家,限制中美科技、投资、人文交往的措施层出不穷。

  就在布林肯在以“气球事件”为由单方面“推迟”访华,现在又急于“重回”北京之际,布林肯在东京参加的西方七国外长会议的联合声明又对中国内部事务和台湾问题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竭力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就在想去北京访问的耶伦说美国对华采取经济科技限制行动的动机“不是为了获得竞争经济优势,也不是为了扼杀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现代化”时,媒体报导拜登将在本月底前签署行政令,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投资。

  所有这些都让许多中国人相信,美方现在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很多中国人怀疑,美方说好话只是为了放“烟幕弹”,灌“迷魂汤”,其如意算盘是为了在国际上塑造美方主动改善对华关系而中国消极以待的印象,抢占“道德高地”;或者是在不要抛弃美元、承担更大国际减债责任等方面有求于中国而施行的“缓兵之计”。很多中国人相信,现在只要有拖累和放倒中国的机会,美方一定不会放过,一定会把事情做绝。

  中国外交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我们观察到,实际上中方现在可能连“听其言”的兴趣都在失去,更不会期待美国真会以实际行动改善对华关系,包容中国发展。

  中国正在按自己的节奏开展外交,中国自己可干该干的事情太多了。这从最近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排队访华”,中国在全球展开新一波的“魅力攻势”与劝和行动,对美方“伸出橄榄枝”反应冷淡等可以看得出来--对美外交固然重要,但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多边外交和与其他大国的外交,塑造中国是全球和平与繁荣缔造者的形象,更务实、更可行、更有利于全世界。中方外交和经济战略的“去美化”倾向更加明显。

  美方说“美中完全脱钩不利于两国利益”是对的。更准确地说,与中国对抗就是促使中国另起炉灶,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脱钩。美国是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现行国际秩序和体系如果瓦解,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美国。要避免这种结局发生,美国亟待拿出诚意与诚信来,以行动显示“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两国”,重建与中国的“互利共存”关系。

耶伦的对华经济政策演讲被认为是拜登政府释放缓和信号,但北京更在乎“听其言,观其行” 美联图

  中评社香港4月24日电(评论员冬日)在布林肯、耶伦和雷蒙多很想去中国访问的时候,拜登政府近期放低了对华政策的强硬声调,甚至发出了一些缓和信号。但是,中方对美方诉求并没有给予正面回应,给人以北京正在“冷落”华盛顿的感觉。这实在是因为美方过去两年的对华政策反复无常、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已经严重损害了中美之间本已十分脆弱的互信,北京已经不相信华盛顿有改善美中关系的诚意。中国正按照自己的步骤开展外交,不会被美国打的如意算盘带节奏。中美之间长期对峙但努力避免对抗,相信将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近期挂在拜登政府高官嘴边的“口头禅”是:我们希望与中方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他们甚至说出了近年几乎不说的“我们并不想遏制中国,不想阻碍和压制中国发展”。布林肯、耶伦等人屡屡表达想去中国访问的愿望,防长奥斯汀则希望重开因为佩洛西访台而被关闭的两军沟通渠道。

  美国财长耶伦日前发表了至少是美中贸易战爆发五年来基调最温和的对华经济政策演讲。她指出,美中两大经济体应进行建设性接触;美方寻求对华健康互利的经济关系。她说:“我们并不寻求使我们的经济与中国脱钩,两国经济的完全分离对两国都是灾难性的”;“我们相信这个世界足够大,容得下我们两国。中国和美国能够也需要找到一种共存和分享全球繁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