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海南生态软件园 看数字生态微城市未来

海南生态软件园孵化基地(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澄迈4月14日电(记者陆文煜)“2023年两岸媒体人海南行”参访团13日来到海南生态软件园,瞭解数字经济与智慧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新典范。

  海南生态软件园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由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合作共建,于2009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是“海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首批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被工信部等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科技部等部委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海南生态软件园目前是海南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之一,也是早期收获海南自贸港政策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

  作为海南“一岛一区两园”省级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南“十二五”期间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重要平台。园区规划控制面积3000亩,根据“三生态”、“四平台”、“特色产业布局”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数字文化创意、IT培训等产业,打造颇具特色的生态微城市。 

  近年来,结合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定位和需求,软件园致力于打造数字贸易策源地、数字金融创新地、中高端人才聚集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为主导,构建“一区三业”产业格局,创建了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文创、数字健康和数字金融等产业,着力培育和发展千亿级数字产业。引进和建设了腾讯生态村、百度生态村、数字健康生态村、数字金融生态村、PK生态村、海南国际电竞港等百亿级项目。

海南自贸港生态软件园介绍软件园对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情况(中评社 陆文煜摄)

  据悉,截至2022年12月底,园区企业数累计达到13503家,聚集了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中科计算海南区块链创新研究院、百度区块链实验室等100余家区块链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汇聚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和行业高端人才。同时,软件园秉承“微城市”理念,注重发挥海南生态、政策、政务三大优势,致力建设集工作、生活、商务休闲、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互联网“微城市”和15分钟生活圈,打造区别于大城市的生态空间。

  负责人介绍,当前,园区正在探索研究国产自主可控软硬件系统PK体系与区块链的技术融合,构建“链上海南”的技术架构体系,实施“链上海南”行动计划,打造全新的数据治理机制和开放生态,在数字健康、数字文创、数字服务、数字教育等领域探索开放创新,激发产业新动能,助力构建海南自贸港数字“新基建”,推动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2023年两岸媒体人海南行活动6日于海南海口启程。在10天的行程里,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的12家媒体和多位自媒体人士将环海南岛一圈进行参观采访,体验和宣传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两岸融合交流等情况。

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是由海南省工信厅于2018年9月30日正式批覆设立(中评社 陆文煜摄)

2007年6月6日,中电集团和海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连续六年在海南召开(中评社 陆文煜摄)

iSchool海南微城未来学校是一所实行12年一贯制的民办非营利国际化学校,坐落于海南生态软件园二期海南生态智慧新城,占地256亩。该校由海南生态软件园与北京十一学校合作建设,是海南首个省教育厅授牌的“海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学校”(中评社 陆文煜摄)

海南自贸港生态软件园八大主题公园展示(中评社 陆文煜摄)

数据展示海南自贸港生态软件园2022年入园企业、收入增长以及税收情况(中评社 陆文煜摄)

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孵化楼设有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在原有“一站式”服务平台基础上,首批整合了47项人才业务项目入驻办理,各项业务比原承诺最短办理时限平均提速约62%,为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政务服务(中评社 陆文煜摄)

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孵化楼设有知识产权法院司法保护联系点(中评社 陆文煜摄)

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风光一览(中评社 陆文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