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坤: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 台海风险高
中评社台北4月19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国防大学”教授马振坤18日出席座谈会时表示,大陆去年8月否定“海峡中线”,机舰经常性越过“中线”,让擦枪走火的风险越来越高。因“中线”默契被破坏,双方处于无法预测彼此行为的状态,当在军事上大家枪口指着对方的时候,又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行动,就很容易出现擦枪走火的冲突。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8日举行“解析蔡英文与马英九出访的后续影响”座谈会,主持人为政治大学国关中心主任寇健文,马振坤出席与谈。
马振坤表示,“海峡中线”是两岸之间军事活动范围的默契线,并没有国际法的意涵在,但事实存在于两岸的武力之间相当长的时间。也因为这样,从法律来谈“海峡中线”是没有基础的,可是这条军事活动的默契线非常重要,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海峡两岸海空军力在台海活动时,我们在东,对方在西,因为有这条默契线,双方就有不越界的默契。
马振坤指出,就算对方有机舰从西侧向着东侧过来,我们的机舰也会从东侧向着西侧过去,最后到“海峡中线”,彼此的默契是不要越过这条线。这条默契线的存在,可以避免因为误解而导致冲突,所以这是“海峡中线”对于确保台海和平稳定很重要的原因,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擦枪走火的冲突。
马振坤表示,大陆在去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否定“海峡中线”后,他们的机舰就经常性越过“中线”进入海峡东侧海域,并不是说我们的海空军就退到24海浬以内,我们的机舰平日战巡还是要到24海浬至“海峡中线”之间,也就我们原来的区域活动,但遭遇陆方大规模机舰进入并压迫我们们的海空域,基本上我们的机舰是以24浬作为固守范围。
马振坤表示,因为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在对方还处在台湾海峡公海、国际空域时,我们没有任何权力从事任何武力挑衅作为,如果我们一旦有武力挑衅作为,变成是我们违反了相关国际法规范。如果对方大批越过“海峡中线”,我们“国军”当然是以24海浬作为底线,如果进入24海浬,我们会再有应变做法。
马振坤指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有制定限制性海空域,在24海浬到12海浬是我们的限制性海域,12海浬以内当然是禁制海域,“国防部”据此,对于闯入限制海域的任何“外国”武装机舰,我们有一定的应处措施,如果闯入禁制海域,也一定有应处措施,至于应处措施是什么,“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马振坤表示,并不是说“国军”对大陆机舰一直压迫过来,我们就一直退,其实不是如此,我们还是坚持应该要活动、巡弋的航域,只是现在更经常性遭遇大陆机舰越过“中线”,压迫到我们的24海浬,当这种状况出现,当然“国军”的机舰就要固守住,不让对方再越界。
马振坤指出,所以就台海的军事情况而言,擦枪走火的风险是越来越高,可能出现非意图性的冲突,就是因为大陆片面用武力改变现状,破坏掉过去两岸几十年来,双方军方所建立的默契,一旦破坏掉后,双方就处于对彼此行为无法预测的状态下,在军事上大家枪口指着对方的时候,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行动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擦枪走火的冲突。
马振坤表示,至于这次大陆军演是不是对方一直进,我们一直退?“国军”其实是高度戒备的,雷达什么的“该开的都开了”,该拿出来、放出来的,都拿了都放了,包括我们岸置的防空飞弹、反舰飞弹等,机动飞弹车在大陆演习期间都有在动,尤其是在沿海的公路上也许都有被看见,这是我们采取的预备反制措施,摆出来也有作用,因为大陆具备随时由演转战的能力,当我们把该有的反制措施都摆出来后,就能降低对方由演转战的可能性,“该秀出来的拳头都要秀出来”。
中评社台北4月19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国防大学”教授马振坤18日出席座谈会时表示,大陆去年8月否定“海峡中线”,机舰经常性越过“中线”,让擦枪走火的风险越来越高。因“中线”默契被破坏,双方处于无法预测彼此行为的状态,当在军事上大家枪口指着对方的时候,又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行动,就很容易出现擦枪走火的冲突。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8日举行“解析蔡英文与马英九出访的后续影响”座谈会,主持人为政治大学国关中心主任寇健文,马振坤出席与谈。
马振坤表示,“海峡中线”是两岸之间军事活动范围的默契线,并没有国际法的意涵在,但事实存在于两岸的武力之间相当长的时间。也因为这样,从法律来谈“海峡中线”是没有基础的,可是这条军事活动的默契线非常重要,因为过去几十年来海峡两岸海空军力在台海活动时,我们在东,对方在西,因为有这条默契线,双方就有不越界的默契。
马振坤指出,就算对方有机舰从西侧向着东侧过来,我们的机舰也会从东侧向着西侧过去,最后到“海峡中线”,彼此的默契是不要越过这条线。这条默契线的存在,可以避免因为误解而导致冲突,所以这是“海峡中线”对于确保台海和平稳定很重要的原因,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擦枪走火的冲突。
马振坤表示,大陆在去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否定“海峡中线”后,他们的机舰就经常性越过“中线”进入海峡东侧海域,并不是说我们的海空军就退到24海浬以内,我们的机舰平日战巡还是要到24海浬至“海峡中线”之间,也就我们原来的区域活动,但遭遇陆方大规模机舰进入并压迫我们们的海空域,基本上我们的机舰是以24浬作为固守范围。
马振坤表示,因为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在对方还处在台湾海峡公海、国际空域时,我们没有任何权力从事任何武力挑衅作为,如果我们一旦有武力挑衅作为,变成是我们违反了相关国际法规范。如果对方大批越过“海峡中线”,我们“国军”当然是以24海浬作为底线,如果进入24海浬,我们会再有应变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