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经济呈现强劲反弹势头

  中评社香港4月5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4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5.5%,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而2月份也同样提升了5.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如此大幅度回升是极为罕见的,这明显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势头。

  3月份,伴随各地稳需求、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物流业景气指数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业务量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增长,投资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继续保持回升。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物流企业业务量均有增加。

  在3月31日发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高达51.9%,超过了预期的51.5%,这已是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而去年全年仅有4个月刚好进入扩张区间。虽然这一指数比2月略有回落,但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却继续强劲提升了1.6个百分点,达到58.2%的罕见高位,比去年12月的这一指数大幅提升了16.6个百分点之多。以至将综合PMI产出指数也推高了0.6个百分点,该指数也比3个月前强劲反弹14.4个百分点。

  在上述一系列数据的支撑下,世界银行3月31日发布2023年4月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得益于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超过此前预期。该预测指出,由于中国重新开放和经济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在2023年加速,增长率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就中国而言,世行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反弹至今年的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5%。不到半年时间,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就调高了0.6个百分点,不排除年内还会继续调高这一预测。而国际货币基金则在今年1月就预测今年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5.2%,这两个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测都高于中国政府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的预期目标。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26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强势复苏,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重新开放、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私人消费预计将迅速反弹。这对中国非常重要,对全球也同样意义重大。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意味着其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三分之一,这将为世界经济带来可喜的拉动作用。   由此看来,本月下半月将发表的今年第一季度数据,将会进一步增强中国内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预计这一数据将会明显高于5%,而去年第四季度仅为2.9%。

  进入今年以来,尤其是防疫政策从此前的乙类甲管改为乙类乙管后,各地的各项管控措施全面放宽,中国经济瞬间出现了全面复苏的可喜势头,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令人鼓舞的相关数据。消费强劲反弹,旅游业则普遍产生了“翻身感。”不仅是国内游持续火爆,出境游也使得广大游客压抑了3年之久的旅游意愿得以充分释放。中国政府已先后两次列出了多达60个国家供广大游客选择,接下来显然还会有第三批、第四批……

  除了广东以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南等多地此前相继恢复开行了往返香港的高铁,而首班沪港高铁居然是16节车厢的重联运行方式,1100多名上海市民前往港澳旅游,由此可见人们的旅游意愿是何等强烈。同样,许多香港市民也纷纷前往深圳品尝美食,游览景点。

  春季是赏景踏青的大好时节。长三角铁路2023年春游运输启动以来,区域内都市景点、名城古镇、近郊乡村游受到众多旅客青睐。沪宁、沪杭、杭黄等多条高铁旅游线路持续火爆。截至3月19日,春游运输十天共发送旅客2073.3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多发送旅客222.4万人次,增幅12%。预计今年五一将会出现旅游业的井喷行情。如今旅游业再也不是疫情期间那种无人问津的局面,而是到处都出现了导游严重缺人的“愉快的烦恼”,各旅行社都在竭尽全力急聘导游。

  虽然今年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国际经济环境仍非常严峻,从而对中国的出口和吸引外资产生了巨大压力,许多中小企业也尚未完全走出困境。但总体来看,今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明显大于不利因素,取得5%以上的增长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中评社香港4月5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4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5.5%,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而2月份也同样提升了5.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如此大幅度回升是极为罕见的,这明显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势头。

  3月份,伴随各地稳需求、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物流业景气指数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业务量和新订单指数持续增长,投资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继续保持回升。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微型物流企业业务量均有增加。

  在3月31日发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高达51.9%,超过了预期的51.5%,这已是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而去年全年仅有4个月刚好进入扩张区间。虽然这一指数比2月略有回落,但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却继续强劲提升了1.6个百分点,达到58.2%的罕见高位,比去年12月的这一指数大幅提升了16.6个百分点之多。以至将综合PMI产出指数也推高了0.6个百分点,该指数也比3个月前强劲反弹14.4个百分点。

  在上述一系列数据的支撑下,世界银行3月31日发布2023年4月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得益于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超过此前预期。该预测指出,由于中国重新开放和经济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在2023年加速,增长率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就中国而言,世行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反弹至今年的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5%。不到半年时间,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就调高了0.6个百分点,不排除年内还会继续调高这一预测。而国际货币基金则在今年1月就预测今年中国的增长率将达到5.2%,这两个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测都高于中国政府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5%的预期目标。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26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强势复苏,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重新开放、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私人消费预计将迅速反弹。这对中国非常重要,对全球也同样意义重大。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意味着其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三分之一,这将为世界经济带来可喜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