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学者析赖上任一周年台海新形势
中评社神农架5月25日电(记者 海涵)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海新观察第十次会议”5月24日在湖北神农架举行。会上,多名学者就赖清德上台后台海局势新变化分享看法,他们普遍表示,赖清德在台执政一年来,谋“独”挑衅变本加厉,两岸风险与危机越来越大。但大陆仍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在塑造国家统一态势方面更加积极、更加有力。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彭维学认为当前台海局势有四大变化,分别是:赖清德政治重建部署基本完成,控局拓势、固权连任效果初步显现;“赖式台独”体系重建基本完成,挑激两岸、欺骗民众、助美遏华的负面效果进一步显现;特朗普台海博弈路径重建基本完成,控台榨台效果显现;中国大陆“惩独控台慑美”战略路径重建基本完成,稳控台海、锁独拒美、促融促统的实力与成效进一步显现。
彭维学特别指出,2022年以来尤其是赖上台后中国大陆“惩独控台慑美”的主动作为与全新格局,决定了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台海博弈“我进逼美退守台顽抗”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从战略形势看,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积极因素显着增强。从战略行动看,大陆充分发挥综合实力优势,重塑对台工作机制体系,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塑造国家统一战略态势、战略环境的举措更加主动积极、系统周密、灵活有效,进一步强化了“台独”发展困局、岛内民意“疑美”“疑中”纠结难局、美国介入台海战略两难险局、国际社会支持一中格局。从战略趋势看,未来30年,中国强国建设深入推进、高质完成,中美战略博弈中有利于中国的态势持续增强,将是国家统一战略环境深刻质变和统一进程换档加速的关键期。
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仇长根表示,赖清德上台届满一年,台海局势主要有三大变化:一是赖“新两国论”极具挑衅性,两岸风险与危机越来越大。二是赖极力煽动民众“反中、仇中、抗中”,两岸关系持续恶化。三是赖变本加厉抱美大腿,“依武抗陆”“倚美谋独”。总体上看,大陆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并控制台海局势,赖“台独”恶梦,枉费心机,徒劳无果。但需要高度警惕的是,赖疯狂推行“新两国论”路线,视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而且咄咄逼人,肆无忌惮,距离我《反分裂国家法》底线,越来越近。虽然赖520讲话没有过多涉及两岸内容,但并非改变其“台独”立场。
“对于赖清德‘520讲话’不能单独看。”仇长根表示,系统梳理去年“520”“双十”以及今年元旦、“313”“520”这些节点上赖清德的讲话,可以断定,赖清德的顽固“台独”立场和骨子里的“台独”基因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赖清德“520讲话”虽没有强调“两岸互不隶属”,没有重复“境外敌对势力”,没提“台湾主权论述”等“新两国论”,避开踩大陆红线“硬碰硬”,但赖清德刻意安排与设计在讲话前接受日本记者采访,从其中的讲话可以看出赖对抗大陆的“台独”立场仍十分强硬。他指出,赖清德之所以在此次“520讲话”中低调回避两岸议题是因为受到美国压力、大陆压力和岛内在野阵营的压力。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认为,台湾问题传统结构正在崩解。他表示,所谓传统结构崩解,其实际表现就是台湾问题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之后,正在出现新现象、新趋势和新形势。这里,台湾问题力量结构板块崩解最显着的一个方面就是,大陆的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上升,正在从根本上改变70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力量平衡。这意味着大陆在军事经济政治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物质力量,具备了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其次,美国全球战略收缩下对台政策的也在发生微妙但却是转折性变化,美国正在从“义不容辞”无条件充当台湾政治安全靠山,到有条件为台湾提供安全保障。这一力量板块的变动意味着台湾当局 70多年来一直依赖的精神靠山和安全靠山开始被抽走了。此外,台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战略收缩及对岛内的严密管控,也是台海大势发生重大转折变化的重要体现。民进党当局近来这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其实质就是由于他们感到了统一大势带来的终极压力,企图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这也是两岸统一大势不可阻挡在台湾岛内形成的压力反弹后的重要表征。
李振广指出,台湾问题传统力量结构的崩解,意味着阻挠两岸统一的内外阻力正在失去支撑,由中国大陆主导的中国完全统一开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当70多年来支撑台湾问题存在的关键力量支柱开始崩塌时,冲击两岸关系、引发台海格局的重大变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面对这一大势,岛内分裂势力很不甘心,“谋独拒统”花样不断翻新。但总体局势是,两岸关系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有利于最终统 一的根本性变化。两岸最终统一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统一大势已是蔚为大观,浩浩荡荡。这是毋庸置疑的。
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表示,相较于前任蔡英文“渐进式台独”操弄,赖清德上任一年以来“激进式台独”意味更加明显和激进,如炒作大陆所谓的“境外敌对势力”,将两岸关系与“两国”关系等同起来,不断渲染“大陆威胁论”和“统战”“渗透”“灰色胁迫”,鼓噪“抗中”情绪,煽动“仇中”氛围,大肆推动“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掏空台湾产业,蓄意加剧两岸的对立与对抗。在其执政的一年中,两岸关系不断走向恶化,“台独”与反“独”,拒统与促统之间的博弈,构成了一年来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同时特朗普执政已近半年,相对于他1.0时代的“以台制华”,特朗普2.0时代更注重“挟台遏华”,处处突出“美国优先”,频频利用“关税战”等大棒措施将台湾“筹码化”来极限施压中国大陆,向台湾要挟索取更高“保护费”。在此背景下,“台独”行径与极化政治构筑两岸关系多重壁垒,两岸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对立形势,中美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严峻局面,台海和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挑战压力。
彭韬分析,赖清德深陷两岸麻烦制造者角色,加剧两岸对立;民进党当局“谋独”操弄变本加厉,透支发展根基;美国“挟台遏华”战略升级,破坏台海稳定。与此同时,大陆坚守原则底线不动摇,稳步推进统一进程:外交层面,凝聚国际共识,压缩“台独”生存空间;军事层面,强化武器威慑,彰显捍卫主权决心;政策层面,深化融合发展,厚植统一民意基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严安林表示,赖清德上台一年来,台湾政治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赖当局执政完全陷入岛内政治的“死局”、民进党党内的“乱局”、两岸关系的“僵局”与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系的“迷局”等四大困境。其核心症结在于自当选开始,赖就谋划推动“大罢免”,通过推行“抗中”路线,希冀达成改变“二合一”选举结果 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席次少数的局面。
严安林认为,台湾政局混乱与朝野政党高度对立的主要原因,在于赖清德当局执政完全是以谋求其个人与民进党政治私利为最高追求,执政目标在扩展选票、巩固权力,而非“以天下苍生为念”。但“大罢免”等让台湾政治社会高度撕裂的严重后果,却是由台湾民众来“买单”。
中评社神农架5月25日电(记者 海涵)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海新观察第十次会议”5月24日在湖北神农架举行。会上,多名学者就赖清德上台后台海局势新变化分享看法,他们普遍表示,赖清德在台执政一年来,谋“独”挑衅变本加厉,两岸风险与危机越来越大。但大陆仍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在塑造国家统一态势方面更加积极、更加有力。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彭维学认为当前台海局势有四大变化,分别是:赖清德政治重建部署基本完成,控局拓势、固权连任效果初步显现;“赖式台独”体系重建基本完成,挑激两岸、欺骗民众、助美遏华的负面效果进一步显现;特朗普台海博弈路径重建基本完成,控台榨台效果显现;中国大陆“惩独控台慑美”战略路径重建基本完成,稳控台海、锁独拒美、促融促统的实力与成效进一步显现。
彭维学特别指出,2022年以来尤其是赖上台后中国大陆“惩独控台慑美”的主动作为与全新格局,决定了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台海博弈“我进逼美退守台顽抗”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从战略形势看,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积极因素显着增强。从战略行动看,大陆充分发挥综合实力优势,重塑对台工作机制体系,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动,塑造国家统一战略态势、战略环境的举措更加主动积极、系统周密、灵活有效,进一步强化了“台独”发展困局、岛内民意“疑美”“疑中”纠结难局、美国介入台海战略两难险局、国际社会支持一中格局。从战略趋势看,未来30年,中国强国建设深入推进、高质完成,中美战略博弈中有利于中国的态势持续增强,将是国家统一战略环境深刻质变和统一进程换档加速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