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蓝白合似破灭 郭台铭如何选择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8月14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11日宣布会选“总统”到底,在野若不整合,2024几乎是保送民进党赖清德。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目前是在野阵营三方当中,唯一保持弹性,未宣布是否参选的人,郭台铭下一步将非常关键,如果郭愿意退一步支持柯或中国国民党侯友宜,2024这场仗还有得打。

  针对2024的选情,目前各家民调大多呈现赖清德第一、柯文哲第二、侯友宜第三,若加进郭台铭的民调,前三未变动,郭第四。这样的格局已经成形一段时间,有固化的迹象,除非外在环境发生重大事件令选情发生质变,否则2024选举结果有相当高的机率会照现在的民调数据演出。

  日前陪同郭台铭出席造势的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任内党副秘书长张雅屏就在脸书公开预测,假如在野党不整合,郭台铭也未参选,依照目前的民调数据,赖清德2024可获得约600万票成功当选,柯文哲在弃保效应加持下,则有约500万票的实力,至于民调老三的侯友宜稍稍受到弃保影响,得票不到300万票。至于“立法委员”方面,绿蓝白三党都不过半。

  张雅屏辅选经验丰富,其对于选情的预测,有着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根据张雅屏的预测,光凭弃保效应不足以让民调第二名的柯文哲当选,因为国民党在台湾经营已久,死忠票还是存在,弃保不可能完全弃乾净,柯文哲目前民调第二,有喊话选到底的本钱,但是距离2024胜选终究还是差了临门一脚,难以凭藉“弃保”翻盘。   整体看下来,台湾舆论所有关于2024的讨论都指向一件事情,在野若不整合,那必然是保送赖清德胜选,但是从现在的局势看来,还看不太到在野整合的迹象,尤其在蓝白之间,首先柯文哲已经放话会选“总统”选到底,而侯友宜不仅早早讲过“打死不退”,国民党2016年“换柱”被骂翻,当时的主席也是现在的党主席朱立伦,更不可能再重演阵前换将的乱局,侯友宜与柯文哲都把态度厘清了,“蓝白合”这件事某种程度上已经破灭。

  虽然郭台铭目前仍积极在基层走动,而且外界多认为依照郭台铭有“霸气总裁”的性格,更有深不见底的资源,更不可能担任柯文哲或侯友宜任何一方的副手。但是事实上,郭台铭目前仍未宣布要独立参选,更没有把话讲死说绝对不当副手,所以郭台铭是目前在野势力当中,唯一还保有“弹性”的一人,同样的,如果郭台铭愿意为了大局支持柯文哲或侯友宜,郭台铭也有实力让柯、侯两人的支持度向上提升。

  不过若要能对赖清德构成威胁,支持民调第二的柯文哲,显然郭台铭是更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郭台铭现在可能成了2024这场战局的关键角色,郭台铭若独立参选2024,或是完全收手对2024保持沈默,那结果就是赖清德胜出,但倘若郭台铭愿意“成全大局”转向挺柯,甚至是挺侯,那2024这场仗就还有得打,一切就看郭台铭最后如何选择。   虽然郭台铭接下来将遍地开花举行多场造势,可是挺郭的彰化县议长谢典林日前已代表“议长帮”表态不打必输的仗,他们支持在野整合,不支持郭台铭独立参选保送民进党,那郭台铭还会逆势自行选“总统”选到底吗?若是如此,不仅赖清德可以提早开香槟,朱立伦可能也要为自己布局选后的退路,而侯友宜阵营大概也可以提早防范新北市长的罢免战。

  到时后柯文哲应该是在野阵营中还能挂着笑容的人,因为“立法院”三党都难以过半,蓝绿都还要看柯文哲的脸色,甚至若国民党惨败瓦解,民众党还能接收蓝军带枪投靠,进一步扩充政治版图,无论如何柯文哲都不是输家。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8月14日电(记者 杨腾凯)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11日宣布会选“总统”到底,在野若不整合,2024几乎是保送民进党赖清德。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目前是在野阵营三方当中,唯一保持弹性,未宣布是否参选的人,郭台铭下一步将非常关键,如果郭愿意退一步支持柯或中国国民党侯友宜,2024这场仗还有得打。

  针对2024的选情,目前各家民调大多呈现赖清德第一、柯文哲第二、侯友宜第三,若加进郭台铭的民调,前三未变动,郭第四。这样的格局已经成形一段时间,有固化的迹象,除非外在环境发生重大事件令选情发生质变,否则2024选举结果有相当高的机率会照现在的民调数据演出。

  日前陪同郭台铭出席造势的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任内党副秘书长张雅屏就在脸书公开预测,假如在野党不整合,郭台铭也未参选,依照目前的民调数据,赖清德2024可获得约600万票成功当选,柯文哲在弃保效应加持下,则有约500万票的实力,至于民调老三的侯友宜稍稍受到弃保影响,得票不到300万票。至于“立法委员”方面,绿蓝白三党都不过半。

  张雅屏辅选经验丰富,其对于选情的预测,有着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根据张雅屏的预测,光凭弃保效应不足以让民调第二名的柯文哲当选,因为国民党在台湾经营已久,死忠票还是存在,弃保不可能完全弃乾净,柯文哲目前民调第二,有喊话选到底的本钱,但是距离2024胜选终究还是差了临门一脚,难以凭藉“弃保”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