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香港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开放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陆文煜)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杨莉珊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将“爱国者治港”原则增写入政协章程,确保了港区政协委员拥护宪法基本法、效忠国家和特区,从深层次构建了港区政协委员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有利于落实宪法确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未来,香港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多个领域对接中央政策,推动大湾区的数字创新,参与第三方市场投资和国际外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开放,
3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增写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杨莉珊对此表示,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政协章程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作出新规范,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距离2018年修订政协章程已经时过5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此时再次修订政协章程,既符合历史规律,也契合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
“我着重关注到此次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第一章工作总则第十三、十五、十六条中,增写了关于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等内容,令人倍感振奋。”杨莉珊表示,过去三年,香港既经历了疫情冲击,也面临过一系列政治风波,但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在“爱国者治港”的维护下,香港已经重振旗鼓再出发。此次将“爱国者治港”原则增写入政协章程,不仅确保了所有港区政协委员拥护宪法基本法、效忠国家和特区,更从深层次构建了港区政协委员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有利于落实宪法确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杨莉珊表示,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开放,是实现国家经济“双循环”的两大重点,而香港在金融、科创等领域的优势对于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与全球交往的优势对于促进国家扩大开放,均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一方面,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用好相关产业优势,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者”,在金融、科创、航运、贸易、航空、法律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积极对接中央政策,真正用好“一国两制”优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与内地企业组成联合体,发挥以上领域的优势并形成互补,共同参与第三方市场投资和国际外循环。
“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是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杨莉珊认为,香港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智慧大湾区建设。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数字经济,已经完全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杨莉珊指,在生产环节,数字经济还有着广阔空间可以挖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大都会,不仅拥有联通世界的通讯基建基础,以及人工智能、5G及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数字科技的研发优势,还有着商业设施发达、法制完善和市场自由开放的优势,是我国探索产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合适的地区。香港与内地可以在大湾区的平台上,借助整个湾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推动数字化创新,为国家现代化产业的培育和升级助力。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陆文煜)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杨莉珊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将“爱国者治港”原则增写入政协章程,确保了港区政协委员拥护宪法基本法、效忠国家和特区,从深层次构建了港区政协委员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有利于落实宪法确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未来,香港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多个领域对接中央政策,推动大湾区的数字创新,参与第三方市场投资和国际外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开放,
3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在总则中增写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杨莉珊对此表示,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政协章程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作出新规范,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距离2018年修订政协章程已经时过5年,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此时再次修订政协章程,既符合历史规律,也契合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
“我着重关注到此次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第一章工作总则第十三、十五、十六条中,增写了关于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等内容,令人倍感振奋。”杨莉珊表示,过去三年,香港既经历了疫情冲击,也面临过一系列政治风波,但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在“爱国者治港”的维护下,香港已经重振旗鼓再出发。此次将“爱国者治港”原则增写入政协章程,不仅确保了所有港区政协委员拥护宪法基本法、效忠国家和特区,更从深层次构建了港区政协委员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有利于落实宪法确立的爱国主义精神,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杨莉珊表示,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开放,是实现国家经济“双循环”的两大重点,而香港在金融、科创等领域的优势对于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与全球交往的优势对于促进国家扩大开放,均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一方面,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用好相关产业优势,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者”,在金融、科创、航运、贸易、航空、法律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积极对接中央政策,真正用好“一国两制”优势,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与内地企业组成联合体,发挥以上领域的优势并形成互补,共同参与第三方市场投资和国际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