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研讨:大国竞争下英国“印太倾斜”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来源: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实习记者 张羽童)3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了以“英国‘向印太倾斜’的战略考量和政策动向”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作了学术报告。参加此次学术报告会的嘉宾还有贵州财经大学教授时宏远、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研究员胡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岳圣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宫小飞主持了报告会。

  孔元指出,英国“向印太倾斜”的战略在本质上是其在大国竞争时代下全球战略的调整。从战略内容上看,孔元认为,英国“向印太倾斜”战略核心可概括为两大议程,即繁荣议程和安全议程。前者主要表现为英国主张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同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新西兰、越南等印太主要国家签订自贸协定。与之相比,安全议程则更为复杂。孔元将其分为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强化现有双边和多边交流。在双边领域,英国进一步强化了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国安全防务合作。第二个层面是强化兵力部署和基地建设。英国通过打造横跨印太地区的巴林-阿曼-迪戈加西亚-新加坡-文莱的基地链,贯通其从中东、印度洋到亚太地区的基地。目前,英国政府正在考虑在加勒比和印太地区新建两处基地。孔元表示,新加坡或文莱有望成为印太地区的基地选址地。第三个层面是部署印太小多边机制,包括“五眼联盟”体系及“澳英美联盟”(AUKUS)等。此外,今年1月,英日签署防务协议,允许在彼此领土驻军,意味着英国在印太战略部署方面更进了一步。孔元还特别强调,英国是否会在AUKUS和QUAD基础上成立“亚太北约”,这将对印太安全局势产生很大影响。

  在对华态度上,孔元阐述了当前英国保守党和工党间存有的政策分歧。现任英国首相、保守党党首苏纳克宣称使用“强劲的实用主义”(robust pragmatism)政策,注重本国经济安全,强调中英之间的价值分歧,同时寻求两国务实合作。而工党倾向于认为,尽管中国变得更加强势,但它并不构成对西方的生存性意识形态威胁(existential ideological threat)。其主张基于3C战略——挑战、竞争、合作——对英中关系进行全面评估。

  孔元认为,目前部分印太地区国家对于英国长期参与印太安全事务仍持怀疑态度。首先,印太区域不构成英国的长期战略优先目标。其次,英印太战略受制于英国国内政党政治影响,未来走向有不确定性。再次,英国在对华关系上态度暧昧,引发广泛质疑。在对华问题上,英政府试图平衡 “经济” 和“安全”利益,不愿损害对华经济合作。最后,尽管英国国防投入持续增加,但英国没有更多资源投入到印太地区,英国面临野心和能力不匹配的困境。

  此外,孔元认为,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支持英国参与印太安全事务,共同应对中国挑战。韩国、新加坡持平衡立场,不希望与英国结盟,且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战。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持保留立场,担心印太区域过度军事化,不希望英国增加在该区域安全投入,而是希望英国通过政治、外交和经济投入,增加在该区域影响力。

  孔元还指出,英国是否向印太地区部署军队,取决于三方面因素:欧洲的安全形势、美国对英军增援的要求以及英国政府对自身安全利益的战略评估。孔元表示,如果俄乌冲突平息,欧洲安全形势缓和,英国可能增加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其次,美国可能对英国提出三种要求以增援美军:集结在印太地区的现有军事力量、从欧洲和中东地区派遣军队,或者强化在欧洲和中东的军事部署,帮助美军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最后,如果英国向印太“倾斜”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合作,那印太军事布局将保持适度;但如果英国更看重印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希望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在部队规划、部署模式和能力发展方面进行更强有力的调整。

  时宏远认为,英国战略是否已经向印太“倾斜”仍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近几年,英国追随美国,对印太地区越来越感兴趣,这体现在其积极推进“北约亚太化”,增进与日本、新加坡、印度、韩国等国家的防务合作等。然而,时宏远指出,“英国现在的实力很难支撑其在印太地区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数据上看,1971年,英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4.5%;而2022年,英国的GDP占比只有3.2左右%,这说明“英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下降”。孔元对此给予了回应。他认为,受帝国情结和大国抱负等多重因素影响,英国的外交野心和自身实力的确处于一个张力之中。建设复苏型和增长型的国家经济是英国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此外,时宏远还特别强调,不可低估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指出,俄乌冲突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美国及欧洲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英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

  胡娟从英美、英印和英中三对双边关系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从英美关系看,脱欧后的英国摆脱了欧盟束缚,一方面以更加独立的外交姿态“拥抱全球”,另一方面在“印太”地区加紧追随美国,战略自主性和追随之间限度有待观望。其次,就英印关系而言,两个国家在“印太”的战略目标可能都超过了当下国家实力之所能及,两国关系也很特殊,未来在印太地区会加强合作,互相借势发力。最后是中英,英国加紧追随“印太战略”,必然会让中英关系更复杂化,就孔元老师介绍的保守党和工党对印太战略和对华认知上一些分歧,胡娟也提出了是否可以就此作为中印关系的突破方向的思考。孔元补充道,“英国担心在中美欧三边关系中被边缘化,所以它一只眼看美国的对华政策,另一只眼看欧盟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对华政策,以维持基调的一致性”。

  王玮认为,“亚太北约化”并不符合英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他解释道,英国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性海洋国家,这也就意味着海上通道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但“亚太北约化”则会带来严密的军事封锁和战略包围,这与英国的战略利益有所冲突。

  岳圣淞进一步分析了“印太北约化”的趋势和影响。岳圣淞指出不论是“印太北约化”、“亚太北约化”,还是“北约亚太化”,本质上都是北约与亚太地区互动的结果。美国是推动“北约亚太化”的重要力量。岳圣淞认为,美国在塑造印太国家的安全观念上有北约化的倾向,强调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安全威胁。同时,“五眼联盟”和AUKUS的组建,也体现出美国的集团化思维和对抗性冷战思维。岳圣淞表示,北约本身也是推动“北约亚太化”的另一关键因素。2022年马德里峰会提到要将中国视为区域乃至全球对抗的目标,这也与美国的话语基调保持着一致。岳圣淞还指出,北约通过价值观的渗透,试图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而近年来,受以上因素影响,部分亚太国家心态逐渐出现转变,这主要体现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加剧、参与区域性军事演训等。岳圣淞认为,若放任北约安全观在亚太地区的泛滥,则会导致中国安全局势更为复杂。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来源:受访者提供)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实习记者 张羽童)3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了以“英国‘向印太倾斜’的战略考量和政策动向”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作了学术报告。参加此次学术报告会的嘉宾还有贵州财经大学教授时宏远、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研究员胡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岳圣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宫小飞主持了报告会。

  孔元指出,英国“向印太倾斜”的战略在本质上是其在大国竞争时代下全球战略的调整。从战略内容上看,孔元认为,英国“向印太倾斜”战略核心可概括为两大议程,即繁荣议程和安全议程。前者主要表现为英国主张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同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新西兰、越南等印太主要国家签订自贸协定。与之相比,安全议程则更为复杂。孔元将其分为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强化现有双边和多边交流。在双边领域,英国进一步强化了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国安全防务合作。第二个层面是强化兵力部署和基地建设。英国通过打造横跨印太地区的巴林-阿曼-迪戈加西亚-新加坡-文莱的基地链,贯通其从中东、印度洋到亚太地区的基地。目前,英国政府正在考虑在加勒比和印太地区新建两处基地。孔元表示,新加坡或文莱有望成为印太地区的基地选址地。第三个层面是部署印太小多边机制,包括“五眼联盟”体系及“澳英美联盟”(AUKUS)等。此外,今年1月,英日签署防务协议,允许在彼此领土驻军,意味着英国在印太战略部署方面更进了一步。孔元还特别强调,英国是否会在AUKUS和QUAD基础上成立“亚太北约”,这将对印太安全局势产生很大影响。

  在对华态度上,孔元阐述了当前英国保守党和工党间存有的政策分歧。现任英国首相、保守党党首苏纳克宣称使用“强劲的实用主义”(robust pragmatism)政策,注重本国经济安全,强调中英之间的价值分歧,同时寻求两国务实合作。而工党倾向于认为,尽管中国变得更加强势,但它并不构成对西方的生存性意识形态威胁(existential ideological threat)。其主张基于3C战略——挑战、竞争、合作——对英中关系进行全面评估。

  孔元认为,目前部分印太地区国家对于英国长期参与印太安全事务仍持怀疑态度。首先,印太区域不构成英国的长期战略优先目标。其次,英印太战略受制于英国国内政党政治影响,未来走向有不确定性。再次,英国在对华关系上态度暧昧,引发广泛质疑。在对华问题上,英政府试图平衡 “经济” 和“安全”利益,不愿损害对华经济合作。最后,尽管英国国防投入持续增加,但英国没有更多资源投入到印太地区,英国面临野心和能力不匹配的困境。

Error:resultnotfoundin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