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外长记者会 秦刚金句频频上热搜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郭至君)每年全国两会上的外长记者会都会产生很多金句,今年也毫无例外。新任外长秦刚在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回答了来自中外媒体的14个提问,谈及中美关系、台海局势、俄乌冲突、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等重要问题。秦刚的很多表态一经媒体传播,立即引爆网路,其引经据典的遣词造句频上热搜,引发高度关注。中评社记者在现场聆听了全过程,对很多回答印象深刻,因此,也摘录一些精华再与读者共用。
秦刚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美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规则,但如同两位元运动员在奥运田径场上赛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总是要去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恶意对抗,犯规了!
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
秦刚谈及台湾问题时说:对于两岸来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作为骨肉同胞,我们将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台独”分裂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台海和平稳定的真实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定海神针是一个中国原则,真正的护栏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地动山摇。
秦刚描述中俄关系时表示:大国交往,是搞封闭排他的集团政治,还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之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的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
秦刚谈俄乌冲突时说: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又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凭什么向中国甩锅推责,甚至制裁、威胁?我们绝不接受!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从而找到实现欧洲长治久安之策。
秦刚讲到中日关系时指出:中日一衣带水,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言而有信。第二,要以史为鉴。第三,要维护秩序。第四,要互利共赢。
秦刚谈及“印太战略”时表示:美国的“印太战略”标榜自由开放,实际上拉帮结伙,搞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挑起对抗,策划“亚太版北约”;宣扬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要“脱钩断链”,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美国公开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这恰恰暴露了“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真实目的,其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冲击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注定走不远、行不通。
秦刚评价所谓的“战狼”外交时说:所谓“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要么无视事实,别有用心。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秦刚谈中国对外政策时讲道:已经按下“快速键”,吹响“集结号”。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秦刚谈全球治理时说:中国古人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古人还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
中评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郭至君)每年全国两会上的外长记者会都会产生很多金句,今年也毫无例外。新任外长秦刚在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回答了来自中外媒体的14个提问,谈及中美关系、台海局势、俄乌冲突、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等重要问题。秦刚的很多表态一经媒体传播,立即引爆网路,其引经据典的遣词造句频上热搜,引发高度关注。中评社记者在现场聆听了全过程,对很多回答印象深刻,因此,也摘录一些精华再与读者共用。
秦刚在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美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规则,但如同两位元运动员在奥运田径场上赛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总是要去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恶意对抗,犯规了!
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