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兵语中评:报告涉港部分简明务实信息多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记者 卢哲)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近日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港内容。李晓兵表示,报告涉港部分简明扼要,非常务实,信息量非常大,包含了香港特区五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蕴含了中央对港工作思路与安排的重要内容。

  报告在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篇章中指出,港澳工作取得新进展。对此,李晓兵解析,过去五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至25周年的五年,如果梳理一下的话可谓是大事连连,无论是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落地实施,还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的出台,还是相关配套制度的细化和具体化,无论是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实施,还是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新一届立法会、特区政府顺利选举产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香港特区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换,实现了“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和伟大历史转型。

  李晓兵说,在2019年“修例风波”之前,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我们根据香港特区新的历史定位及其面临的新发展方向就曾提出,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必须要实现从统一到治理,从区隔到融合,从洗刷民族耻辱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转型,但此后几年的情况表明,在这个历史转型的阶段我们曾经是处在一个自发的状态,而没有实现实践与理论上的主动与自觉。因此,香港特区不仅出现了严峻的管治危机,还出现了挑战香港特区宪制基础和宪制秩序的重大宪制危机,对香港特区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同时各种宪制难题更是导致特区政府施政困难,影响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良性互动,不仅基本法所确立的行政主导体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法院司法权力的行使过于能动咄咄逼人,立法会频频拉布空转阻挠政府有效施政等等,以至于很多常规性的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这些香港特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都需要从中央层面和特区层面下大力气去推动解决,所以我们说五年来围绕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我们的确是做了很多重要而且重大的事情。

  李晓兵认为,在过去五年,我们在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以及特区有效治理目标的实现方面,一方面是要应对香港特区出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补课,我们要在法律制度、执行机制以及新的机构设立、厘清权责等问题上进行突破和发展,这其实是因为我们以前未能落实基本法所规定的宪制责任履行而留下的制度缺陷,我们没有划定好制度底线,没有提前做好制度上的拦网,没有确立好红线,甚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出现了被外部势力趁机利用的制度漏洞,给了它们深度介入香港特区治理过程的可趁之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香港国安法横空出世,以全国人大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模式建立健全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为香港特区撑起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大伞,让香港彻底告别不设防城市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实现了香港特区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转换。   “围绕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和特区治理重大问题与挑战的解决,我们既夯实了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基础,也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李晓兵认为,香港国安法的制定实施与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相互配合,形成了积极有效的联动与互补效应,国安法的通过和落地实施是为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确立法律制度底线,划定违法惩戒的红线,而香港特区新选制的确立和三场重要选举活动的顺利举行则是要深度重塑香港特区政治过程基本规则和基本政治伦理。“可以说,这些“一国两制”实践过程中的重大举措,不仅有助于实现香港特区有效治理目标,也推动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宪制秩序的深度重塑。”

  李晓兵认为,香港特区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实现了“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和伟大历史转型。“而在过去的一年,对于香港来说,是防疫的收官之年,也是特区政府换届执政团队更替交接之年。香港特区过去这一年出台的各项防疫措施总体上是及时有效的,这也是对特区政府施政的特别考验,探索了特殊情况下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处理和特区治理经验。香港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做得很成功,在稳定基本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同时,也还保持着较为通畅的国际联系。尤其是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之后,香港特区经历由乱到治和由治及兴的转换,在特区治理过程的基本政治伦理的重塑和基本制度规则的优化的基础上,在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特区宪制基础以及推动实现香港特区宪制秩序重塑方面,都让我们感觉到很安心,也很有信心。可以说,过去的一年,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实践积极探索方面展示了新的精神风貌,特区政府施政的风格也日渐展示出积极作为的一面。”

  李晓兵指出,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前的国际环境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有演变成长期化的趋势,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可能引发新一轮台海危机,大国博弈正在各个层次全面展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面临着不断恶化的可能,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经历深度调整,世界秩序也正在经历深度重塑。香港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深度连接开放互动前沿的重要国际化城市,无疑会受到各种因素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如何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发挥好香港的角色和作用,是香港特区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特别值得关注和应对的难题和挑战。“香港的角色很独特也很重要,在推进国家完全统一目标实现方面,在参与国家深度改革开放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与内地融合发展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香港特区应该如何发挥好扮演好自己独特的角色,如何发挥好自己独特的作用,这些都是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大问题。”

  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部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李晓兵表示,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强调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是我们这些年“一国两制”实践和实现特区有效治理的工作重点和基本方向,报告强调在这方面的工作不会放松,要继续做好做实,真正把香港特区过去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妥善化解掉,避免形成可能产生新的管治危机和宪制危机的条件。   李晓兵指出,香港特区现在还有一些涉及国安法的案件没有处理完结,后续还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都是对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团队政治智慧和施政经验的考验。就在去年年底,香港特区终审法院上诉委员会否决了特区政府律政司反对黎智英聘请英国御用大律师的上诉许可,而该案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审理而引发内地和香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事关重大又争议性极大,因此行政长官李家超迅速采取行动发表声明,就国安法实施以来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的有关情况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报告,建议提请“人大释法”厘清相关重要法律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关条款的议案》之后,第一次对香港国安法作出解释,化纷止争。另外,包括教育和司法领域的改革、人心回归和国家认同的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实现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发展和伟大历史转型过程中应该继续推动做好的基本工作。

  同时,也应该聚焦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其中居民住房改善、青年就业发展、年长者安老保障等议题都是重要的经济民生问题,特区政府应该优先考虑着力加以解决,以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更多的民意支持;在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历史机遇,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以及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整体推进,应该积极消除两地之间的制度障碍和藩篱,为香港特区各界人士尤其是年青一代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以及在内地置业、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李晓兵表示,“总体来说,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的内容是高度概括而又简明扼要的,在精炼简表达的同时又精准兼顾到基本的方面,总体的基调和风格是非常务实,蕴含的信息量很大,非常全面地总结了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创造性的“一国两制”实践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探索,可以说,看似平平淡淡,却是万水千山,向历史交出了一份解决“一国两制”实践发展进程中重大问题和挑战的精彩答卷。”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3月12日电(记者 卢哲)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晓兵近日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港内容。李晓兵表示,报告涉港部分简明扼要,非常务实,信息量非常大,包含了香港特区五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蕴含了中央对港工作思路与安排的重要内容。

  报告在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篇章中指出,港澳工作取得新进展。对此,李晓兵解析,过去五年,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至25周年的五年,如果梳理一下的话可谓是大事连连,无论是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落地实施,还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无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的出台,还是相关配套制度的细化和具体化,无论是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实施,还是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与新一届立法会、特区政府顺利选举产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香港特区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换,实现了“一国两制”实践的发展和伟大历史转型。

  李晓兵说,在2019年“修例风波”之前,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我们根据香港特区新的历史定位及其面临的新发展方向就曾提出,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必须要实现从统一到治理,从区隔到融合,从洗刷民族耻辱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转型,但此后几年的情况表明,在这个历史转型的阶段我们曾经是处在一个自发的状态,而没有实现实践与理论上的主动与自觉。因此,香港特区不仅出现了严峻的管治危机,还出现了挑战香港特区宪制基础和宪制秩序的重大宪制危机,对香港特区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同时各种宪制难题更是导致特区政府施政困难,影响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良性互动,不仅基本法所确立的行政主导体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法院司法权力的行使过于能动咄咄逼人,立法会频频拉布空转阻挠政府有效施政等等,以至于很多常规性的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这些香港特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都需要从中央层面和特区层面下大力气去推动解决,所以我们说五年来围绕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我们的确是做了很多重要而且重大的事情。

  李晓兵认为,在过去五年,我们在香港特区“一国两制”实践以及特区有效治理目标的实现方面,一方面是要应对香港特区出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补课,我们要在法律制度、执行机制以及新的机构设立、厘清权责等问题上进行突破和发展,这其实是因为我们以前未能落实基本法所规定的宪制责任履行而留下的制度缺陷,我们没有划定好制度底线,没有提前做好制度上的拦网,没有确立好红线,甚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出现了被外部势力趁机利用的制度漏洞,给了它们深度介入香港特区治理过程的可趁之机。”亡羊补牢犹未迟也,香港国安法横空出世,以全国人大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模式建立健全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为香港特区撑起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大伞,让香港彻底告别不设防城市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实现了香港特区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转换。

化工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