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扩两岸航点 潘兆民:美要求蔡英文克制
中评社台中3月11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湾10日起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小三通也将在清明假期前开放“客运中转”。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蔡政府主要出于两个压力,一是美国面对中国介入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不希望台湾议题成为导火线,所以要求蔡克制,并释出善意、二则是两岸凶险冲击内部选情,使得民进党须藉此撑开保护伞。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分析陆委会宣布恢复两岸交通,潘兆民认为,陆委会先前对松绑大小三通、恢复两岸直航的立场相当强硬,甚至对于陆方抛出开放16个直航点,展现不以为然的态度,如今却改弦更张,研判背后主要出于两个压力,分别来自美国,以及台湾内部民意的反弹。
潘兆民说明,美国方面,面对中方近期酝酿介入乌克兰战争的迹象,包括发布针对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声明,被视为“和平计划”,让美国出现紧张感,因为中国可能破坏美国在该战争中的预设成果,可以发现,美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公开指北京试图军援俄罗斯,甚至宣称北京在“考虑”提供“致命性支持”(lethal support)等指控,就是不希望中国影响乌克兰战局。
因此,潘兆民说,美国或藉由要求台湾克制,缓和两岸氛围,转移中国的焦点,同时,美方也不希望民进党在此关键时刻躁动,在中美之间增添更多麻烦,尤其就怕台湾问题成为导火线,假如北京现阶段翻脸,对美国毫无益处。所以包括陆委会忽然有对两岸交通政策的转变,以及外媒披露美国说服众议长麦卡锡转圜访问台湾,改在蔡英文过境美国时会面等,都是美方运筹帷幄。
他提到,观察陆委会宣布的时间点就在外传蔡英文可能在3月底、4月初过境美国访问之前,等于是提早释出善意,缓和两岸关系,撑开保护伞,降低北京可能的反应或反制力道。
除了外部因素,潘兆民说,当然还有内部因素影响,民进党缓和两岸关系也是以选票极大化为考量,过去以防疫抗中保台的利基不再,绿营势必得改变,否则影响党主席赖清德2024大选的选情。更何况两岸和平,现在是台湾人民最大的公约数,兵凶战危极大影响赖的支持度。
潘兆民指出,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败因是两岸关系极端的障碍所导致,面对两岸冲突风险上升,战争的紧张氛围四起,两岸经贸受阻,台湾经济表现不景气,让台湾人的情绪非常不满,民进党也意识到相关问题所造成的选举风险,因此在两岸事务上做出态度转变。
中评社台中3月11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湾10日起开放两岸10个航点定期航班直航,小三通也将在清明假期前开放“客运中转”。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蔡政府主要出于两个压力,一是美国面对中国介入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不希望台湾议题成为导火线,所以要求蔡克制,并释出善意、二则是两岸凶险冲击内部选情,使得民进党须藉此撑开保护伞。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分析陆委会宣布恢复两岸交通,潘兆民认为,陆委会先前对松绑大小三通、恢复两岸直航的立场相当强硬,甚至对于陆方抛出开放16个直航点,展现不以为然的态度,如今却改弦更张,研判背后主要出于两个压力,分别来自美国,以及台湾内部民意的反弹。
潘兆民说明,美国方面,面对中方近期酝酿介入乌克兰战争的迹象,包括发布针对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声明,被视为“和平计划”,让美国出现紧张感,因为中国可能破坏美国在该战争中的预设成果,可以发现,美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公开指北京试图军援俄罗斯,甚至宣称北京在“考虑”提供“致命性支持”(lethal support)等指控,就是不希望中国影响乌克兰战局。
因此,潘兆民说,美国或藉由要求台湾克制,缓和两岸氛围,转移中国的焦点,同时,美方也不希望民进党在此关键时刻躁动,在中美之间增添更多麻烦,尤其就怕台湾问题成为导火线,假如北京现阶段翻脸,对美国毫无益处。所以包括陆委会忽然有对两岸交通政策的转变,以及外媒披露美国说服众议长麦卡锡转圜访问台湾,改在蔡英文过境美国时会面等,都是美方运筹帷幄。
他提到,观察陆委会宣布的时间点就在外传蔡英文可能在3月底、4月初过境美国访问之前,等于是提早释出善意,缓和两岸关系,撑开保护伞,降低北京可能的反应或反制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