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高雄里长谈来京感受 盼多交流

由51位高雄市里长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基层代表组成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开展了为期8天的交流参访活动(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海涵 陆文煜)日前,由51位高雄市里长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基层代表组成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开展了为期8天的交流参访活动。参访团一行与北京市西城区和丰台区的多个社区围绕京台两地社区建设、居家养老等民生议题进行交流,并以北京中轴线、文化线、科技线、“双奥线”等为主题开展参访活动。期间,中评社记者采访了多位参访团成员,他们普遍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希望未来两岸民众可以多多走动,两岸交流可以进一步走深走实。

  高雄市凤山区海洋里里长蔡秀里表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此次参访交流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此次来到北京,被这里的浓厚文化底蕴所吸引,感到很雀跃。”她说,祖国大陆在高铁、基建等层面都十分先进,希望更多台湾人能看到和瞭解祖国的发展进步。现在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很多台湾人都想来大陆走走看看。“‘见面三分情’,有温度才有交流的感觉,两岸春暖花开是我们进一步的期望。”

  高雄市凤山区中仑里里长林齐谅表示,因为疫情等因素已经很久没来北京,此次再来,感受到老朋友们还是一样热情。此外,北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显着进步。“回去之后会把在北京的见闻告诉家乡的亲友,有机会也会再带他们来参访。”他认为,两岸基层交流很有必要。长期以来,两岸基层一直怀揣一颗诚心交流交往,在此过程中相互瞭解、相互关怀,从而建立感情、产生互信。希望两岸民间交流能够更加活络,促使两岸民意基础更加稳健和牢固。

  高雄市皇佳会会长陈冠宏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感觉很新奇、很震撼,中轴线和钟鼓楼令他印象深刻。对于北京的社区治理经验,陈冠宏很感兴趣,“北京的社区更大、人口更多,社区管理做得井井有条,可见是有特别的经验和想法,希望以后能更多互相学习和交流。”他说,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应该常来常往,希望更多台湾同胞能来大陆走走看看,认识真正的大陆。

  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团长、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理事长、高雄市凤山区诚义里里长刘启芳表示,这是疫情以来台湾民众首次来京参访,是两岸再度交流的开始。两岸同胞同根同种,没有任何语言上的隔阂,更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让两岸民众相互瞭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基层交流。通过基层交流,双方可以更多地接触彼此、认识彼此,加深感情,提升信任感。有了信任感后,两岸民众就可以相互体谅,这也是交流的目的。因此,两岸基层交流很重要,必须积极去做。作为直面民众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很乐意搭起两岸基层交流的桥梁,让老百姓更多瞭解两岸关系的脉络。   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强富翔表示,希望两岸交流可以全方位推动。除了基层交流,在医疗、农业等领域,两岸也有很大的相互交流学习的空间。“我是台湾人,当然也是中国人。我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有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说,“两岸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要帮中国人’,这是我的期望。希望祖国能够尽早实现和平统一。”

  高雄市大社区嘉诚里里长侯景耀表示,通过与北京市丰台区基层干部的交流,他对于基层治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他倡议基层之间可以多一些这种对谈活动,这对于双方做好各自的工作都有启发和借鉴。他说:“回去以后我也会带一些台湾的亲朋好友再次来到大陆,感受这些曾经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历史和文化”。

  高雄市三民区安泰里安泰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张正二表示,大陆的基层治理一向比较严谨,人民也都很配合,可以用规模庞大、井然有序来形容。他说:“虽然大陆和台湾的基层管理模式不太一样,难以横向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陆在城市的基层治理方面做的很棒,值得我们学习”。

  高雄市三民区安宜里里长周黄俊宇表示,这次来到北京看到太多改变,以前坐的飞机比较老旧,如今舒适又精致。老旧房子也变成高楼大厦,街道比以前乾净得多,居民生活品质也大幅提升。

  高雄市左营区永清里里长郭镇国谈到,非常高兴能够到北京参访。此行近距离感受到了祖国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到社区进行了观摩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岸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友谊和情感。两岸同根同源一家亲,加强基层沟通能大大有助于两岸和平。他谈到:“大陆自改革开放后的进步突飞猛进,10年前是大陆看台湾,10年后是台湾看大陆。我们要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制造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由51位高雄市里长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基层代表组成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开展了为期8天的交流参访活动(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 海涵 陆文煜)日前,由51位高雄市里长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等基层代表组成的台湾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在北京开展了为期8天的交流参访活动。参访团一行与北京市西城区和丰台区的多个社区围绕京台两地社区建设、居家养老等民生议题进行交流,并以北京中轴线、文化线、科技线、“双奥线”等为主题开展参访活动。期间,中评社记者采访了多位参访团成员,他们普遍表示,此行收获很大,希望未来两岸民众可以多多走动,两岸交流可以进一步走深走实。

  高雄市凤山区海洋里里长蔡秀里表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此次参访交流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强烈认同。“此次来到北京,被这里的浓厚文化底蕴所吸引,感到很雀跃。”她说,祖国大陆在高铁、基建等层面都十分先进,希望更多台湾人能看到和瞭解祖国的发展进步。现在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很多台湾人都想来大陆走走看看。“‘见面三分情’,有温度才有交流的感觉,两岸春暖花开是我们进一步的期望。”

  高雄市凤山区中仑里里长林齐谅表示,因为疫情等因素已经很久没来北京,此次再来,感受到老朋友们还是一样热情。此外,北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社区治理方面取得显着进步。“回去之后会把在北京的见闻告诉家乡的亲友,有机会也会再带他们来参访。”他认为,两岸基层交流很有必要。长期以来,两岸基层一直怀揣一颗诚心交流交往,在此过程中相互瞭解、相互关怀,从而建立感情、产生互信。希望两岸民间交流能够更加活络,促使两岸民意基础更加稳健和牢固。

  高雄市皇佳会会长陈冠宏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感觉很新奇、很震撼,中轴线和钟鼓楼令他印象深刻。对于北京的社区治理经验,陈冠宏很感兴趣,“北京的社区更大、人口更多,社区管理做得井井有条,可见是有特别的经验和想法,希望以后能更多互相学习和交流。”他说,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应该常来常往,希望更多台湾同胞能来大陆走走看看,认识真正的大陆。

  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团长、中华两岸人民和平交流协会理事长、高雄市凤山区诚义里里长刘启芳表示,这是疫情以来台湾民众首次来京参访,是两岸再度交流的开始。两岸同胞同根同种,没有任何语言上的隔阂,更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让两岸民众相互瞭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基层交流。通过基层交流,双方可以更多地接触彼此、认识彼此,加深感情,提升信任感。有了信任感后,两岸民众就可以相互体谅,这也是交流的目的。因此,两岸基层交流很重要,必须积极去做。作为直面民众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很乐意搭起两岸基层交流的桥梁,让老百姓更多瞭解两岸关系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