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导力论坛启幕 共绘未来领袖新图景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5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合作举办的首届全球领导力论坛“全球治理与面向2050年的领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暨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来自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如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世界需求、中国需求的未来国际性领袖型人才。
在开幕式上,多位部委官员、专家先后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学校2024年创立国内高校首个全球领导力学院,致力于构建“价值引领为先、能力锻造为基、实践历练为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建国强调,面对百年变局,亟需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创新精神的未来领袖;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提出,要创新“智能+治理”培养模式,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关志勇表示,本次论坛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将深化合作共建国际人才平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主持致辞环节。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英文官网、新媒体账号启动仪式及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肯特冲突调解项目高级研究员德拉蒙德,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建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关志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共同进行启动仪式。聘任仪式上,张东刚为杜鹏、张晓萌等首批受聘教授颁发聘书,受聘教授涵盖人口健康、纪检监察、金融等多个学科领域,标志着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在成果发布环节,论坛推出《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两本著作及《百年变局与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智库报告。其中,《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汇集33国专家视角,系统阐释中国发展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提出“积累性、增长性”等六大发展特征,揭示中国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动能;智库报告则预警全球面临1400万领导力人才缺口,强调未来领袖需具备应对技术革命、气候危机等复杂挑战的战略能力,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随后,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肯特冲突调解项目高级研究员德拉蒙德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常启德在主旨演讲中强调,面对气候变化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挑战,2050年全球领袖需具备跨文化同理心和系统思维,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文价值的平衡发展。联合国正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数字契约,构建新型多边协作机制。德拉蒙德指出,未来领导力人才应超越技术素养,培养AI无法替代的伦理判断和批判性思维。他呼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领导体系,回应全球发展诉求,共建团结自信的国际社会。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联合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领导力培养”展开深度交流。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德拉蒙德高度评价中国在绿色技术、新兴科技治理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强调未来领袖需具备应对科技变革与气候挑战的战略视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陈文玲指出,培养未来人才需立足全球共同挑战,共创文明新形态。巴西学者莫妮卡·布鲁克曼呼吁加强中拉在科技与领导力领域的合作,强调语言能力对跨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张晓萌教授提出全球领导者应兼具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王建华院长则分享了人大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
启动仪式、聘任仪式、主旨演讲及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主持。
中评社北京5月24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5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合作举办的首届全球领导力论坛“全球治理与面向2050年的领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暨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来自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时代如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世界需求、中国需求的未来国际性领袖型人才。
在开幕式上,多位部委官员、专家先后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学校2024年创立国内高校首个全球领导力学院,致力于构建“价值引领为先、能力锻造为基、实践历练为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建国强调,面对百年变局,亟需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创新精神的未来领袖;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提出,要创新“智能+治理”培养模式,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关志勇表示,本次论坛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将深化合作共建国际人才平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主持致辞环节。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英文官网、新媒体账号启动仪式及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肯特冲突调解项目高级研究员德拉蒙德,中联部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建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磊,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关志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共同进行启动仪式。聘任仪式上,张东刚为杜鹏、张晓萌等首批受聘教授颁发聘书,受聘教授涵盖人口健康、纪检监察、金融等多个学科领域,标志着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在成果发布环节,论坛推出《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两本著作及《百年变局与面向2050的全球领导力人才培养》智库报告。其中,《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汇集33国专家视角,系统阐释中国发展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提出“积累性、增长性”等六大发展特征,揭示中国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动能;智库报告则预警全球面临1400万领导力人才缺口,强调未来领袖需具备应对技术革命、气候危机等复杂挑战的战略能力,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