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基础研究首先要提出真问题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陆文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2月24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首先要提出真问题,下一步一是要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

  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关于基础研究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作了许多部署,刚才志刚部长讲了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请问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怎样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王志刚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很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有了很大的进展。科学研究的特点是越往前走,越觉得不理解的东西越多,这是科学家基本的认识,也是对科学敬畏的态度。我们国家到了这个阶段,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参与基础研究的主体和基础研究的投入,理所当然应该更加重要。

  王志刚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月21日,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加强基础研究。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王志刚指出,科技部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制定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一方面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引导全社会加大投入,包括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也包括捐赠,我们要加大多元化的投入。这些年,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增长,但是基础研究增长的速度更快一些。

  王志刚表示,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建成了FAST、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一批国之重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也部署了一批重点项目,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方面都有一些成果,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二氧化碳影响大气,这是一个问题,但如果把二氧化碳加上其他的物质,用好的工艺、好的技术把它变化淀粉。淀粉在工业各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这样就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这都是科技带来的成果。例子可以举很多,涉及到国家发展安全,涉及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特别是重大创新基地、重大项目和高水平团队的有机结合,快速提升了原始创新能力。

  王志刚谈到,工作中我们看到,基础研究还是有一些难点,有一些不足。基础研究首先是能提出问题,提出真问题,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常讲,关键不在答案,在于问题,问题提对了,方向才对。如果问题提得不对,或者问题提得不够准确,可能会事倍功半。反之,问题提对了,事半功倍。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的难题中来提出基础问题,这就是源头活水,我们也可以凭着个人的好奇心来提问题,这就是自由探索。这两方面要结合。但是为瞭解决我们国家现在发展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两方面都要重视,我们要从重大的难题、短板、困难中去凝练科学问题。

  王志刚认为,当前,我们国家在一些方面都有“卡脖子”的技术短板,怎么样从源头上找,把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搞清楚,这就需要我们从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另外,基础研究还是要发挥优秀团队、优秀人才的作用。真正的基础研究,是从提问题到提出好的研究方法,好的研究范式到最后能够解决问题,回答一些科学难题,同时能够就一些方法规律作出描述。要真正有一些做基础研究的高水平科学家以及团队。科学家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一种荣誉感,能够回答科学问题、发现科学问题,形成科学规律性描述,形成一些科学观点,能够有自己独到见解。荣誉感要在这方面体现出来,并且在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后大家还记住这些。现在我们为什么记住牛顿、爱因斯坦、布朗克、巴斯德这些人,就是因为有新发现,总结新规律,这是基础研究需要的。   王志刚进一步指出,下一步,我们会按照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指示,按照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这个主线,把目标导向、市场导向和自由探索这三方面平台都建好,有些是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有些是市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有些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让他们都有舞台,大家尽展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聪明才智。一是要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往前看,下一步应该干什么。这是非常难的,这就是从0到1。二是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中央提出了一些重大战略目标,支撑这些重大战略科技是必然的。二十大对现代化强国作出一系列部署,教育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等,必须要有人才,有科技的支撑。我们科技的战略导向必须要体系化,把若干个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三是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真正产业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基础上找源头,找答案,找方法。

  王志刚谈到,同时,优化基础学科的布局,发挥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特点。同时,我们要看到科技真正的希望在青年科学家一代,怎么让青年科学家有更多机会、更大舞台,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能够挑大梁,能够出大成果,从而得到科技界的认可。

  王志刚表示,最后想说一下,基础研究是一个潜心研究的过程,所谓“勇闯无人区”,基础研究向前看是看不到引领、看不清方向。这时候路怎么走,要求有很深厚的科学功底,很好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些是探索,有时候会失败。因为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科学的发现,成功的概率很小,所以要准备失败。所以我们讲,要坐住坐稳冷板櫈。从态度和方法上来讲,科学道路上都是崎岖的,没有平坦的大道。古人也有一句话,宁拙勿巧,所谓拙一点就是下笨功夫,自己和自己较劲,时间一长才能拙中出巧,才能出重大成果。这实际上是长期积累,所以拙能生巧。我想请媒体朋友更多关注基础研究,更多关注科技,使科技真正从娃娃开始就要树立这样一种导向,引导大家学科技,用科技,最后自己成为对科技有理解的人,甚至于成为以自己从事科技为傲的人。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陆文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2月24日上午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首先要提出真问题,下一步一是要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基础研究。

  记者提问,我的问题是关于基础研究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作了许多部署,刚才志刚部长讲了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请问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怎样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王志刚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很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有了很大的进展。科学研究的特点是越往前走,越觉得不理解的东西越多,这是科学家基本的认识,也是对科学敬畏的态度。我们国家到了这个阶段,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参与基础研究的主体和基础研究的投入,理所当然应该更加重要。

  王志刚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月21日,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加强基础研究。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