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选举对未来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影响研析
中评社╱题:九合一选举对未来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影响研析 作者:李铭义(台湾),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创下1989年投入地方选战以来的大败,地方县市长仅取得五席,比1989年首度参选斩获六席还少一席。民进党因高端疫苗及防疫政策疏失,及陈时中的高仇恨值,使北蓝南绿的格局再次成型。抗中保台牌在地方选举失效,而且使用司法追查的手法在宜兰及新竹市并没有奏效。林志坚的论文门事件,让青年朋友们认清政治人物的真面目,也连动影响新竹市及桃园市选情。而公投18岁公民权议题并没有引起年轻人支持民进党。政党群雄为2024总统大选备战,城市交流可以成为两岸缓解的窗口,美中对抗缓解下有利两岸关系改善,恢复小三通及疫情缓和有助于两岸交流,2023年美方政治人物到访将影响两岸关系,2023年是两岸关系和战关键的一年,国际大气候将影响两岸关系的小气候。
一、前言
台湾九合一选举2022年11月26日完成投开票,民进党创下1989年投入地方选战以来的大败,地方县市长仅取得五席(两都、三县),比1989年首度参选斩获六席少一席,整体板块退守至嘉义县八掌溪以南县市,仅剩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以及离岛的澎湖县,但仍因整体结果不佳,蔡英文于11月26日晚间辞去民进党党魁以示负责。①
从本届地方选举投票率观察,本次选举投票率整体仅61.22%,其中六都更低仅有59%,其他县市则为64%。回看2014年,六都平均投票率为66.31%,其他县市平均投票率为70.40%;2018年六都平均投票率为65.95%,其他县市平均投票率则为73.54%。不管是六都或是其他县市,投票率皆呈现衰退迹象。
从县市长席次,民进党失去桃园市、新竹市及基隆市,算是大败,但是从县市议员席次而言,民进党从238席成长至277席,增加39席,民进党基层实力依然存在。
选前讨论很多的18岁公民权修宪复决公投案未能通过,反对票高达500票以上,显示台湾社会对民进党提案要讨好年轻人的政治支票并不买单。前总统马英九,辅选时不断高喊“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的口号②,加上男子兵役役期延长的可能走向,③都引起了青年人的忧虑及紧张。多数人认为民进党执政这几年没做好,辜负了2018年投票给蔡英文的817万选民的心,其罪状包括“通膨问题严重”、“蛋价高涨”、“缺电问题频繁”、“学历论文抄袭争议”、“防疫不利导致疫情爆发”、“网军侧翼煽动台湾人民分裂”、“黑道介入政治”、“房价高涨,政府不敢出手打房”成为这次败选最致命的8大关键因素。。④
民进党高端疫苗及防疫政策疏失,及陈时中的高仇恨值,使北蓝南绿的格局再次成型。抗中保台牌在地方选举失效,而且使用司法追查的手法在宜兰及新竹市并没有奏效。林志坚的论文门事件,让青年朋友们认清政治人物的真面目,也连动影响新竹市及桃园市选情。而公投18岁公民权议题并没有引起年轻人支持民进党。换言之,蓝营支持者维持出来大选投票,而绿营的支持者反而不想及放弃投票造成低投票率。社会下架民进党的氛围,初步奏效。但是2022年地方选举不能表示2024年总统大选的胜利,因为在总统大选,“抗中保台”及战争与和平的两岸政策将会成为焦点,届时很难掌握的两岸及国际因素将影响总统大选结果。
图1:资料来源,一图看2018→2022县市首长版图变化!民进党惨败只拿5县市(ttv.com.tw)
图2:资料来源,中选会中央选举委员会计票查询网站(cec.gov.tw)
图3:资料来源,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退至八掌溪,投票率61%选情冷清|2022台湾九合一选举|台湾|即时|端传媒InitiumMedia(theinitium.com)
二、九合一选举结果对民进党的影响
(一)为败选找战犯整肃派系
民进党在九合一选战失利,立委何志伟11月26日痛批有“黑道”在陈时中竞选团队核心,“难怪选情会核爆”,更点名英系要角洪耀福、黄承国等人。对此,洪耀福11月27日在脸书痛斥何志伟“你是最扯!”洪耀福直言,这次台北市长选举,何志伟频扯陈时中后腿,故意安排行程设计陈时中,选后还讲些似是而非的故事,伤害竞选团队,伤害陈时中,“你才是民进党的败类!”⑤
因为蔡英文总统没收初选,⑥自然需要为提名失败负责,但是民进党内却缺乏检讨党主席的声音。并且放任塔绿班、侧翼网军、御用媒体的过度吹捧、矫饰,⑦令民众反感,忧心监督机制遭到认知作战取代。
事实上,提名林志坚,爆出论文门事件,才是本次民进党大选失败的最大破口,虽然由郑运鹏替代上阵,已经难掩失败迹象。加上疫情严重之际,却提名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参选台北市,让防疫不力的现象燃烧至台北市选情,让民众将疫情受害的心情转移至台北市的选举投票上,加上红酒宴牵手美女事件等,⑧竞选步伐荒腔走板,导致台北市大败。
所以找战犯,应该不只是塔绿班、侧翼网军、御用媒体,最大问题是负责提名的党主席及不合适的候选人才是民进党败选最大原因。
图4:资料来源,中选会中央选举委员会计票查询网站(cec.gov.tw)
(二)为2024年总统大选备战
从2016及2020年两次大选显示,民进党都拿超过五成的得票率,虽然之前2018年九合一大选,国民党拿到48.79%选票,但是在2020年总统大选时,因为香港反送中事件,国民党只拿到38.61%选票,可以看出地方型选举国民党能够获胜,不表示2024年的总统大选就可以获胜。因此2022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拿到50.03%过半数选票,也无法保证2024年总统大选必然可以继续获胜,或许钟摆效应,民进党若重新整合,则2024年,民进党继续赢得总统大选不是不可能。端视2024年的国际情势及民进党是否提出优秀总统候选人而定。
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大选中惨败,而总统蔡英文11月26日宣布辞去党主席。至于谁将来会接替党主席,迎战接下来的2024年总统大选?党主席人选可以分为“平衡型”及“问鼎型”两种;而英系相关的人士都不会成为选项,等于最大可能会流向新潮流、正国会这两大派。所谓平衡型,是指类似像2018年选后,接任代理党主席的卓荣泰这类型的人,不会想要选2024年总统,但可以平衡党内派系;而问鼎型则是提前开始布局2024,例如蔡英文或许会支持陈建仁、赖清德自己出来选,或也有可能新潮流会推出郑文灿。⑨但是目前看来,蔡英文总统不会放弃对于继任党主席的掌握,因为若真有实权实力的新任党主席,无异是宣告最后两年的蔡总统任期进入跛脚期。
而代理党主席陈其迈最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党主席的改选,但这样的安排凸显民进党内“卡位”仍优先于“检讨”,并未真正回应民进党内与国人的期待,⑩完全是过渡性工作。
赖清德暗中布局2024大选,挺赖清德支持者筹设“信赖台湾愿景协会”。赖清德着重之处一在组织、二为论述,这两方面,他早就暗中布局。2022年8月,总统府附近的台北市博爱路上,挺赖支持者筹设了“信赖台湾愿景协会”。这个协会等于是赖清德此次实兵操演的军事总部。协会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信赖台湾”的组织系统;另为“愿景办公室”的论述系统。⑪
所以即使2022年九合一败选,但是民进党竞争2024年总统大位的竞赛早已经开打了。
(三)因应地方包围中央
所谓地方包围中央,当蓝营地方政府形成了联盟,这时候民进党的中央透过行政权,以行政院的预算的拨付、补助款的给予,将形成对地方政府的直接监督,甚至是一个资源分配的权利,而在立法院仍是民进党多数,相关的法案,在这一两年内并没有办法由蓝营主导通过,可以看得出来,即使是国民党的县市首长也没办法突破中央统筹分配款的拨付的疑虑,所以绝大部分的资源,地方政府自己是不够使用的,需要靠行政院的补助。换言之,民进党的行政院长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目前看来,苏贞昌已经有三年多的任期,为了保障2023年总预算案能够顺利通过,或者年初将是行政院内阁改组的适当时机。改组内阁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任满的县市首长,例如屏东潘孟安、桃园的郑文灿、落选的林佳龙,或者是陈时中,都有可能再转任到行政院的内阁中任职,形成落选者来监督当选者的情形。这是因应地方包围中央的必然做法,以往苏贞昌及陈其迈都是这样子上位的。⑫
(四)更动行政内阁维持稳定
中央行政权透过了这样的一个中央的预算拨付、补助款的给予、施政上的一个监督力量,即使地方政府掌握了地方行政权,仍然必须要面对中央的财政及法案的监督,所以未来的民进党的行政院形成一个比较强势的行政权,而且为了因应2024年的总统大选,势必成为一个选战型的内阁。
因此,因应地方包围中央的下一步,就是更换行政内阁,维持稳定。这样的步伐大概会在2023年的年初,一来苏贞昌院长任期已经有一段时间,需要做一些更换,二来卸任的县市首长以及辅选或去选举的时候的政务人员,都需要有一个新的一个部会的位置,所以更动行政院的内阁,维持政权的稳定,是民进党在大选之后必须要做的事。
(一)北蓝南绿格局确认
北蓝南绿的格局可以看得出来,在传统的票仓上,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乃至于台中大都会区,国民党的一个竞争的局势是蓝远大于绿的格局,所以经过这样的两次轮替,北蓝南绿的格局确认。2022年选举看起来,台南市跟屏东县的选举差距都非常的小,甚至日后假设提名的是正确人选,国民党在屏东县及台南市还是有一搏胜选的可能。
从大选的角度来看,北蓝南绿的格局,确认民进党在总统大选选票结构里面,必要靠台南市、高雄市的获胜的选票补充台北市、新北市输掉的票数,所以这样的一个总票数来说的话,2024年的总统大选对国民党来说,相对基层基本盘的保障还是比较有利的。
(二)国民党群雄为2024总统大选备战
羣雄备战2024总统大选,国民党不应该因为2022年的地方选举大胜而冲昏头脑。因为2023年的开始,国民党必须要进行党内的初选,一定要有一套非常良善的初选机制,将地方诸侯如侯友宜、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如郭台铭、党内精英如赵少康及韩国瑜、党主席朱立伦等等都列为可能的2024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但是这套初选机制呢,必须要提早提出,采公平、公正、公开,符合精英们的需求,以及由党员能够完整地筛选出获选的团队。
2024大选前哨战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胜,还收复台北、桃园,成功连任新北市长的侯友宜,拿下110万多票,胜选谈话多次提及“中华民国”,埋下角逐总统大位伏笔。不过党主席朱立伦再自诩是选战总教练,韩国瑜、赵少康也公开强调自己辅选功劳,名嘴直言,当年“卡韩”戏码恐重演。⑬若真如名嘴预料,则国民党2024要胜选,恐怕难度更高了。
(三)思考两岸互动格局
若是这样的党内竞争造成了总统大选撕裂的可能性,形成了国民党在2024年备战总统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所以一个非常明确的初选机制,将有助于国民党总统大选的备战。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对于两岸互动的局势必须要说清楚。国民党在“九二共识”下继续去思考出未来两岸互动的格局是什么?
抗中保台,是民进党的一个传统招式。那国民党呢?对于中国大陆,应该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和平的发展。就是国民党的和平选项对抗民进党的战争选项。
至于和平发展,最后的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再去思考到两岸的未来的整合的模式,所以思考两岸的互动格局,未来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必须提出他的两岸观。面对中国大陆,他是如何在法律地位、政治地位以及国际关系上来看待中国大陆。这是两岸互动的格局,其实第一步可以先从交流改善两岸的互动环境,增进两岸民众的互信,第二步经过谈判,取得一些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
所以国民党应该要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两岸的积极做法呢?第一个就是开放两岸的民众交流,透过这次胜选的格局,提出新的行动纲领,要求与中国大陆进行实质的社会交流、经济活动的交流,以及民众的直接往来,开放观光跟商务这样的两岸的民间互动,将有助于减轻两岸的敌对的压力,以及民众敌对的看法。
进而在谈判的环节上思考到两岸未来必须要进入到所谓的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所以,国民党还是要对于未来的和平稳定的架构提出一套可长可久的做法。这样的一个和平稳定架构,是面对总统大选的必要说明,也是解决两岸问题上的一个必要措施。即使国民党只是赢回地方的政权,未来掌握中央政权以后,有两岸交流民众的一个善意,加上有官方谈判进入到两岸的一个所谓的协商期间,最后才有和平稳定的架构。这是思考未来两岸互动的格局的三部曲。
其实过去国民党一直有对海峡两岸未来的规划,早期有“国统纲领”。国统纲领也是顶层设计,陈水扁的“欧盟模式”也是顶层设计,顶层并不是说大陆是个顶,然后顶下面怎么做;讲的是要不要有一份“对案”,“你有你的Offer(提案),我们要不要有一个Counter Offer(还价)”。或是说大陆讲大陆的,而我们不跟大陆玩,这是台湾要去思考的问题。国民党执政时也有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这些都是“顶层”,就是一个超越目前思维的顶层。
四、九合一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一)抗中保台牌在地方选举失利
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外界认为,其结果显示出总统蔡英文在地方选举打“抗中保台”牌失灵。作家杨照认为,民进党严重低估台湾社会反对战争的态度,他们相信大部分台湾人仇视中国到愿意一战,“光是要叫役男多当几个月的兵,很多台湾人就会迟疑反对了吧!”民进党犯的另一项错误,是仇视一个他们认定绝对不会改变的中国,中国就是邪恶的,就只有必然要武力统一台湾的那个中国。“这明显不是事实”,中国随时可能改变,中国正在改变中,这几年的仇恨操作,已经使得台湾失去任何影响中国的机会,更糟的,我们这样的政府对于中国可能出现的变化,没有任何准备,也就无从在关键时刻,灵活运作出对台湾最有利的策略。“敌意带来距离,距离带来无知,对中国的刻意无知接着会带来什么呢?”⑭
抗中保台失去效应,因为两岸关系微妙而复杂,潜伏重大风险,必须谨小慎微处置。民进党却只知摆出强硬不屈姿态,毁弃两岸官方交往的政治基础,挑衅对岸对台独走向的忍耐极限;同时利用美中对抗激烈化,一面倒向美国,置平衡交往与政经分离原则于不顾。两岸之间关系迅即从民族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对立矛盾,失去回旋的空间,两岸人民相互仇恨感日强,台湾民众的安全感却日减。⑮
(二)美中对抗缓解有利两岸关系改善
拜习会后,在美中对抗缓解下,有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所以从国际的大环境的环节来看,美国对于中国大陆的一个政策假设是缓解的,是走向于对话的,走向不对抗的,不以武力互相对峙的。这种情况里面,有助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对话的可能性才会增加。所以我们认为假如2023年美中的关系是缓解的情况,2023年才有改善两岸关系的可能,2024年的总统大选抗中保台牌才可能失效。
(三)城市交流可以成为两岸缓解的窗口
在2023年可以做的是,蓝营执政县市可以进行两岸的城市交流,即使民进党执有中央执政权,它对于蓝营城市交流会做一些阻挡,而地方执政的县市在目前法规的许可下,是可以进行两岸城市交流活动的。这样的城市交流活动,透过市政首长的互访,台湾城市的市长、县长来对大陆的相关城市进行交流,农产品跟渔产品的输出,这样的一个城市交流活动,一来可以减少政治的对峙,二来透过论坛的模式,也可以对城市的发展有实质上帮助。
紧接着就是大家很关心的小三通,如果在2023年春节前后,因为民众的需求开放了小三通,或者两岸的疫情缓解,将可以有助于两岸的交流。所以小三通、增加航点,这是必要的。疫情缓解后,可以开放民众的交流以及观光,在2023年跟2024年,都是有助于两岸交流的。
(五)美国台湾政策法立法将影响两岸关系
2023年一月份以后,美国的台湾政策法将进行立法,它的内容不管是从项目跟军售,会大幅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因为这个部分其实是实际的内容,在军备跟军售上,还有政治名称上都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发展。之前的提案内容,台湾政策法通过的版本,与原先提案的版本相比,有部分内容经过修改,包含将驻美处更名改成“建议”性质、移除赋予台湾“主要非北约盟友”(MNNA)地位的条文;不过“无偿军事融资”加码20亿美元,形同直接军援台湾。
虽然2023年新法案尚未清楚,但从之前的草案内容看来,的确是突破台湾关系法的非官方关系,直接提升美台外交及军事关系。
(六)2023年美方政治人物到访将影响两岸关系
美方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新的众议院议长,在2023年就任后如果来访,犹如2022年的议长佩洛西的访台,将会影响到两岸关系倒退。中国大陆势必做一些强势的回应,这些强势的回应,一定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紧张,也会影响到2024年一月份台湾的总统大选的投票。
五、结语
2023年是两岸关系关键一年。对于民进党而言,这一次选举,就县市长席次确实是一个挫折,可是民进党却缺乏检讨的氛围,反而为败选找战犯整肃派系。
可以观察,对2024年而言,不管是赖清德或者是郑文灿等,都想争取出线,作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最后要看派系及政党内部的运作情况而定。
对国民党而言,党内因为2022年的县市长选举大获全胜,正可以适时推出两岸的社会交流及城市交流活动。但是,由于国民党内羣雄并起,各式精英都想争取总统的候选人的地位,所以必须要有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初选模式,以解决党内的纷争,进一步争取2024年的胜选,并且国民党要慎思,对于两岸的格局,从交流、协商到最后的和平稳定架构,都必须提出一完整配套的系统说明。
从两岸关系互动而言,2023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若是美国跟中国大陆是趋向于和解,则两岸关系有可能趋向和解;若中国大陆与美国在2023年仍是对峙和冲突,则两岸关系不会有好转的迹象。
但有一个比较属于冲突因素就是美国政治人物的访台,及美国国会立法台湾政策法案,都将形成2023年美中冲突的一个爆发点。并且可以看得出来,美中在台海议题仍然是尖锐对立的,这样的一个对立的情况会影响到台湾的目前的政党的局势,也会影响到两岸关系的互动,以及2024年的总统大选。
从国际的大范围来说,若是美中和解,将有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若是美中对峙,带领的就是两岸关系的冲突,加上台湾政党因应美中的互动形式,而提出不同的政见跟主张,将形成不同的应对的模式跟方略,国际大气候将影响两岸关系的小气候。
注释:
①参见: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退至八掌溪,投票率61%选情冷清|2022台湾九合一选举|台湾|即时|端传媒InitiumMedia(theinitium.com)
②参见:马喊“票投绿青年上战场”曹兴诚:想让大家投降(yahoo.com)
③参见:民进党大败兵役延长恐生变?国防部:选举不是考量重点(yahoo.com)
④参见:选票教训!民进党惨败8大罪状曝光(msn.com)
⑤资料来源:https://tw.news.yahoo.com/%E7%B6%A0%E7%87%9F%E9%81%B8%E5%BE%8C%E8%BF%BD%E6%AE%BA%E9%BB%A8%E5%85%A7%E6%88%B0%E7%8A%AF-%E5%AA%92%E9%AB%94%E4%BA%BA%E5%90%90%E7%9C%9F%E5%BF%83%E8%A9%B1%E5%98%86%E6%95%97%E9%81%B8%E4%B8%BB%E5%9B%A0-032935954.html
⑥资料来源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7%B4%B0%E6%95%B8%E8%94%A1%E8%8B%B1%E6%96%87%E9%9D%A2%E5%B0%8D%E9%A3%9B%E5%BD%88%E5%99%A4%E8%81%B2-%E6%B2%92%E6%94%B6%E5%88%9D%E9%81%B8-%E9%99%B3%E5%87%9D%E8%A7%80%E7%88%86%E6%B0%A3-%E6%B0%91%E9%80%B2%E9%BB%A8%E5%85%A7-%E5%A0%86%E5%BB%A2%E7%89%A9%E6%B2%92%E4%BA%BA%E6%95%A2%E5%8F%8D-044630984.html
⑦资料来源: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5%88%97%E6%B0%91%E9%80%B2%E9%BB%A8%E6%85%98%E6%95%9710%E5%A4%A7%E5%8E%9F%E5%9B%A0-%E5%AA%92%E9%AB%94%E4%BA%BA%E9%BB%9E%E5%90%8D%E6%9C%80%E5%A4%A7%E6%88%B0%E7%8A%AF%E6%98%AF-%E4%BB%96-233915631.html?bcmt=1
⑧资料来源:https://tw.news.yahoo.com/news/%E5%BD%B1-%E7%8D%A8-%E9%99%B3%E6%99%82%E4%B8%AD%E6%91%9F%E4%BA%BA%E5%A6%BB-%E8%A2%AB%E6%B6%88%E5%A4%B1%E7%9A%84%E5%A0%B1%E5%B0%8E-%E9%A6%96%E6%9B%9D%E5%85%89-104215682.html
⑨资料来源:分析|蔡英文辞党主席!民进党备战2024 这几个人可能接任|壹苹新闻网(nextapple.com)
⑩资料来源:https://vip.udn.com/vip/story/122366/6804601
⑪资料来源:藉4大公投、九合一选战练兵 赖清德“惦惦吃3碗公”收拢5大派系_观点新闻(newsaiso.com)
⑫资料来源: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860794
⑬资料来源:2024卡位战开打!侯友宜、朱立伦终将一战?(yahoo.com)
⑭资料来源:蔡英文抗中保台牌为何失灵?杨照曝:严重低估2件事-政治-中时新闻网(chinatimes.com)
⑮资料来源:陈国祥观点:民进党触犯“十戒”,不输也难!_观点新闻(newsaiso.com)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月号,总第301期)
中评社╱题:九合一选举对未来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影响研析 作者:李铭义(台湾),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创下1989年投入地方选战以来的大败,地方县市长仅取得五席,比1989年首度参选斩获六席还少一席。民进党因高端疫苗及防疫政策疏失,及陈时中的高仇恨值,使北蓝南绿的格局再次成型。抗中保台牌在地方选举失效,而且使用司法追查的手法在宜兰及新竹市并没有奏效。林志坚的论文门事件,让青年朋友们认清政治人物的真面目,也连动影响新竹市及桃园市选情。而公投18岁公民权议题并没有引起年轻人支持民进党。政党群雄为2024总统大选备战,城市交流可以成为两岸缓解的窗口,美中对抗缓解下有利两岸关系改善,恢复小三通及疫情缓和有助于两岸交流,2023年美方政治人物到访将影响两岸关系,2023年是两岸关系和战关键的一年,国际大气候将影响两岸关系的小气候。
一、前言
台湾九合一选举2022年11月26日完成投开票,民进党创下1989年投入地方选战以来的大败,地方县市长仅取得五席(两都、三县),比1989年首度参选斩获六席少一席,整体板块退守至嘉义县八掌溪以南县市,仅剩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以及离岛的澎湖县,但仍因整体结果不佳,蔡英文于11月26日晚间辞去民进党党魁以示负责。①
从本届地方选举投票率观察,本次选举投票率整体仅61.22%,其中六都更低仅有59%,其他县市则为64%。回看2014年,六都平均投票率为66.31%,其他县市平均投票率为70.40%;2018年六都平均投票率为65.95%,其他县市平均投票率则为73.54%。不管是六都或是其他县市,投票率皆呈现衰退迹象。
从县市长席次,民进党失去桃园市、新竹市及基隆市,算是大败,但是从县市议员席次而言,民进党从238席成长至277席,增加39席,民进党基层实力依然存在。
选前讨论很多的18岁公民权修宪复决公投案未能通过,反对票高达500票以上,显示台湾社会对民进党提案要讨好年轻人的政治支票并不买单。前总统马英九,辅选时不断高喊“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的口号②,加上男子兵役役期延长的可能走向,③都引起了青年人的忧虑及紧张。多数人认为民进党执政这几年没做好,辜负了2018年投票给蔡英文的817万选民的心,其罪状包括“通膨问题严重”、“蛋价高涨”、“缺电问题频繁”、“学历论文抄袭争议”、“防疫不利导致疫情爆发”、“网军侧翼煽动台湾人民分裂”、“黑道介入政治”、“房价高涨,政府不敢出手打房”成为这次败选最致命的8大关键因素。。④
民进党高端疫苗及防疫政策疏失,及陈时中的高仇恨值,使北蓝南绿的格局再次成型。抗中保台牌在地方选举失效,而且使用司法追查的手法在宜兰及新竹市并没有奏效。林志坚的论文门事件,让青年朋友们认清政治人物的真面目,也连动影响新竹市及桃园市选情。而公投18岁公民权议题并没有引起年轻人支持民进党。换言之,蓝营支持者维持出来大选投票,而绿营的支持者反而不想及放弃投票造成低投票率。社会下架民进党的氛围,初步奏效。但是2022年地方选举不能表示2024年总统大选的胜利,因为在总统大选,“抗中保台”及战争与和平的两岸政策将会成为焦点,届时很难掌握的两岸及国际因素将影响总统大选结果。
图1:资料来源,一图看2018→2022县市首长版图变化!民进党惨败只拿5县市(ttv.com.tw)
图2:资料来源,中选会中央选举委员会计票查询网站(cec.gov.tw)
图3:资料来源,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退至八掌溪,投票率61%选情冷清|2022台湾九合一选举|台湾|即时|端传媒InitiumMedia(theinit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