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金钱外交”谋求安理会席位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蒙古第一次为日本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让路”了。蒙古数年前就提出竞选2009-2010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日本结束2005-2006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后,才宣布竞选2009-2010年度非常任国。日本《朝日新闻》当时报道称,日本在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才不到两年即再次参与竞选非常任国,实在罕见。但为顺利当选,日本政府从2006年夏天就开始运作,承诺向蒙古提供3.5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并允诺扩大政府开发援助(ODA)等好处。日本外务省官员又于2006年10月进一步做工作,说“日本在联合国的代表超过50人,为应对安理会的紧急会议,职员们都住在房租超贵的曼哈顿地区”等,从“担任非常任理事国的经济负担”和“日本取而代之的强烈意愿”两个方面进行游说,又给予经济援助,最终蒙古同意让出了这次机会。几年前,日本竞选2016-2017年非常任理事国,同样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与日本竞争的两个国家先后退出了竞选。
相关专家分析称,“金钱外交”是日本对外交往的“老套路”。在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问题上,花钱谋事早已不是秘密。日本的所作所为,均证明日本距离其梦寐以求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标准还相差甚远。武心波强调,为竞选非常任理事国而利用“金钱外交”,这实际上已是日本在国际社会惯用的手段。国际社会也如同一个市场,一些国家通过利益输送和利益交换来实现本国利益,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体现得非常明显。但国际社会不断进化,道德层面的提升有目共睹,此背景下“金钱外交”行不通,而且日本至今还不愿承认一些历史事实,这些东西都是用金钱收买不来的。
周永生也指出,日本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地位,希望在安理会决策中发挥作用,扩大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但是日本要想成为常任理事国,最根本的是联合国宪章是否能够得到修改,如果宪章不改,日本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