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导台湾2025废核 更易被陆封锁
中评社台北2月1日电/台湾迈向2025非核家园目标并未改变,没有跟上其他国家“延役核电”的脚步。美国对台湾缺电危机,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担心与警告。美国网路传媒《哈芬登邮报》(Huffpost)近日刊登一篇介绍台湾废核历史的长篇报导,特派员考夫曼(Alexander C. Kaufman)访问台湾各界的人物,包括支持核电者的意见,与反对核电的民进党政府,透露了对台湾执意反核的忧虑。
文章的标题是“台湾正在退出核能,要付出什么代价?”副标题更表现作者的担忧:“这个岛计划在2025年关闭其最后一座核电厂,这可能会增加排放量,并更容易受到中国大陆的封锁”。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考夫曼曾前往核四厂看过,他是这样描述的“这座设施被铁丝网围起来,就像一座废弃的堡垒,疯狂的科学家可能会在那里进行禁忌实验。…它的主体是笨重的没有窗户的立方体,还有一个看起来像烟囱的东西”。你对龙门核电厂的看法,取决于你对核能、核废料的疑虑,是否高于对气候变化,或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担心。
考夫曼说,2016年,就在核四厂完工之前,执政的民进党上台并迅速通过了一项国家法律,要求在2025年之前完成非核家园。蔡英文随后定出关闭其他其他三座核电厂的时间表。相对的,要是你觉得碳排放是严重的事情,台湾无法承受损失最可靠的无碳电力来源,而且中国大陆的威胁,就是对台湾的封锁,那么闲置的龙门电厂,就是象征选错了路线的纪念碑。
(核四厂)有2具1,300百万瓦的反应炉,是目前最先进的商用核反应炉之一,在全力运转时,无论外头阳光普照,还是刮风下雨,(核四厂)都可提供台湾大约7%的电力需求,而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现在台湾的大部分电厂是煤炭和天然气,相当依赖能否稳定的进口这些燃料,而核电厂每换一次铀燃料,可以稳定运转长达两年。这使得核能不太容易受到外部封锁的影响。就像去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访问台湾,台湾就遭到对岸相当明显的武力封锁。
考夫曼访问了核四厂前厂长王伯辉,他对考夫曼说:“这对台湾不公平,对兴建核四厂的工程师们也不公平”。
但是在台湾,战争的威胁似乎小于地震的恐惧感。例如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淹没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发电机,引发反应炉熔毁。
考夫曼访问到蔡英文的特别助理陈冠廷,他说了台湾反核者的一种常见看法:“我们每个月都会发生地震….有时候,我们工程学无法解决那么大的问题(指核灾)。后果不仅仅是一代人要处理,它将祸延子孙”。
考夫曼认为,核电厂的风险可能被夸大了。根据一项先进电脑模拟辐射传播方式的研究,核四厂就算发生类似福岛的事故,即使污染区波及全台湾10%的土地,但辐射剂量最多也就相当于5次CT扫描。一项日本的研究指责发现,福岛禁区内的野牛,牠们没有癌症激增的迹象,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福岛事故的辐射恐慌被高估了,疏散带来的心理压力,比辐射暴露带来的长期健康风险更大。
事实上,台湾的核电厂在过去,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1999年921大地震,是台湾近代最致命的地震,造成了数千人死亡,但是当时核反应厂全部自动关闭,直到在两天后才重新启动。
考夫曼访问了“环保署长”张子敬,他说了反核者另一个看法,就是核废料。张子敬对考夫曼说:“核电安全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核废料。辐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半衰期衰减,但用过核燃料需要几百年,才能恢复到铀的自然辐射值。与其他32个拥有核电厂的国家一样,台湾的用过核燃料在核电厂内储存了数十年。但是,台湾在偏远的兰屿低放射性储放场,在1980年代引起了全国性的丑闻”。
张子敬说:“我们停止核电站运行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核废料,这就是我们努力实现非核家园的原因”。
考夫曼点出,在台湾,早期核电厂的2座反应炉关闭后,很快就出现了电力短缺。在2017年的104天里,台湾都是电力不足的黄灯,并在2017年8月15日爆发了全台大停电。由于担心第二年夏天还会出现更多停电,政府重启了两座停机反应炉中的其中一座。那一年,电力供应不足的天数,立即下降到29天,到2019年为零天。但是,这座反应炉将在今年3月到期(核二厂2号机),政府没有延役计划。
福岛核事故后,随着选民对核能的恐惧重新燃起,世界上大多数的民主国家都停用核能。日本所有核电厂全部停止,韩国也订出非无核家园目标。德国也采取世界上最积极的核能淘汰方案。至于美国,当时只保留了2座核电厂续建,其他全部暂停与废止计划。几乎在同时,美国政府允许水力压裂法,来生产天然气,由于天然气充应充沛,许多运转良好的核电站也因亏损而停机与除役。
他说,随着过去几年的洪水、森林火灾和异常暴雨等极端气候,愈来愈明显,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人类迄今利用的最高效、最零碳的能源(也就是核能)。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则彻底逆转了多数国家对核能的看法。日本快速重启其封存的几座反应炉。韩国选出了一位致力恢复韩国核能建设的新总统。美国规划与设计新的核反应炉,还在世界各地推销与帮助建造。甚至连反核最明显的德国,也不情愿地延缓三座核电厂的退役时间。
考夫曼指出,但是在台湾,仍然坚决反对核电。在过去几年里,新建了多达5座的燃煤电厂,这些电厂也没有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设计。台湾的能源目标是“2025年燃煤发电为30%”,低于目前的近45%。但是“50%天然气发电”,高于目前的37%。与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一样,台湾没有足够的天然气储量,储存的燃料仅够一周左右。尽管他们计划扩充储存设备,延长到大约两周,但去年中国大陆的飞弹演习威胁,足以中断供应,因为在演习期间,运往台湾港口的天然气运输船都只能改道。
蔡英文政府最初的目标是“2025年,可再生电力达到20%”,从而抵消废核的损失。但是两年过去了,在最近的统计数据中,风能的能源贡献度祗有1%,太阳能也祗有3%。这几乎确定无法实现其修订后的15%目标。即使如此,台湾仍然全力以赴地想要成为第三个成功废弃使用核电的“国家”,上一个国家是意大利,但是意大利刚选出了一位支持恢复核能的总理。要是台湾电力无法确保充沛与稳定,这将损害台湾的高科技制造业。与政府的意见不同,台湾的科技公司希望有核能。
考夫曼访问到台达电(Delta Electronics)的意大利籍专案经理亚历山德罗‧索萨(Alessandro Sossa),他说:“我们(台达电)公司,就专营电池、太阳能设备,但是一个面积比马里兰州多一点、人口是荷兰 1.5 倍的岛屿,根本没有足够的土地面积,布建可再生能源,还能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索萨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核能肯定也应该成为(无碳能源)这个等式的一部分”。
考夫曼引用台积电(TSMC)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当中警告,停电会威胁到台积电的发展,尤其是在能源需求将在十年内增加的情况下。
考夫曼再去旺宏电子,访问到创办人吴敏求,问到吴敏求对台湾缺电的议题时,他变得严肃起来。他说:“停电是一个比什么都重要的问题”。
吴留意到台湾电力使用是有优先顺序的,高级的半导体制造厂影响较小,不怎么被停电困扰。但钢铁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在2021年抱怨一再停电,而且近年来,曾有数百万台湾家庭遭遇停电,还曾造成致命事故,一位家庭看护患者,因为停电导致供氧机停止工作而死亡。
一些公司希望乾脆自己来发电,工业巨头台塑集团就正在考虑,在其海外的生产基地,自己来建造小型核反应炉,可能地点在在菲律宾。消息人士称,台塑希望政府能够修改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允许私人公司也能在台湾建造类似的反应炉,但没有得到政府的回应。
吴敏求表示:“我们都曾向政府提出建议,核能可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我们都知道现在有新技术,很希望这个意见能被政府接受”。
吴指的是小型模组式反应炉(small modular reactors,简称SMR),本质上是低功率的核分裂反应炉,有点像海军舰艇的那一种。分析师认为,与传统反应炉相比,SMR更便宜、更容易建造,更安全,可望在2030年代商用化。
“经济部次长”陈正祺表示,台电公司也正在研究在台湾建造SMR的可能性。“但如果人们不喜欢核电,政府不能强迫他们,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考夫曼的专文,接下来花了很长的篇幅提到台湾的蓝绿政治斗争,核四历年来成为主要的攻防点,转折发生在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这场运动从反对两岸经贸的ECFA,到后来占领“立法院”,当时的“总统”马英九选择让步。几乎在同时,民进党大它林义雄绝食抗议核四厂,在两星期后,马英九选择封存核四厂。
被问到封存核四的选择时,马英九说:“林先生已经被神格化了,不管他说什么,人们都得听从,我之所以选择封存,是因为我想避免即将发生的更大冲突”。当被问及他所说的冲突,是否意味着他的政党在选举中失败时,马英九坦承“是的”。
蔡英文于2016年赢得“总统”职位,她所在的政党充满了强烈的反核积极分子。由于她所在的民进党,控制着“立法院”多数席位,她把非核家园目标列入法律当中,不久后,把核四的启动燃料棒运出境。
2018年11月,台湾的“以核养绿”“反对深澳燃煤电厂”公投,都推翻了蔡政府的非核家园法律与深澳电厂建案。但是政府反驳,认为核能问题的措辞令人困惑,所以不算数。无论如何,这场公投没能让政府改变政策。与此同时,台湾又启动了燃煤发电机组,而且愈来愈多。台近近年的枯水问题变得明显,使得水库与水力发电变得不那么可靠。而太阳能和风能被证明并不稳定,而且受到农民和渔民的反对,他们声称太阳光电与风力机正在破坏农田和渔业。
2021年12月,台湾举行另一次公投,主题就是应否重启核四厂建设,以及是否要在7,000 年历史、生态敏感的藻礁上,建设天然气进口码头。这一次,选民们否决了完成核四厂的建议,并勉强同意推进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
马英九对此感到愤怒,他说:就在最近,当我们的“总统”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交谈时,李远哲问“总统”:2025年以后会发生什么?她的回答真是令人震惊。她说,嗯,我的任期到2024年,所以之后就不是我的事情。
马英九批评蔡英文的政源政策就是“愚蠢”。他说:“没有国家用可再生能源取代核能,这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政策。为什么?因为核能已经被认为是绿色能源。我们应该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或天然气,而不是核能。我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白这一点”。
自台湾完成第一座核电厂以来的45年里,形成了近23,000束用过核燃料,燃料束里有81支燃料棒,每支燃料棒里有糖果大小的浓缩铀丸。与美国相比,美国有90多座核反应炉,这已少了一些,最多的时候达到119座,但仍然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从1968年到2017 年,美国生产了大约28万束用过核燃料组件。
这听起来可能很多,但据美国能源部称,这样的数量只需要一个300公尺长的美式足球场,堆起10 码高(9.1公尺,燃料束的高度)就可以全部装下,其中包括自 1950年代以来产生的所有的用过核燃料。相比之下,波多黎各的一所燃煤发电厂,产生了几层楼高的露天煤灰堆。与核废料一样,灰渣通常储存在发电厂的大型水池或堆中。但与受到严格监管的原子能站不同,煤灰经常扩散,比如渗入水道。虽然核废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降低辐射值,但是煤灰中的砷和汞,其毒性不会因为时间而衰减。
太阳能光电板和风力涡轮机在发电时不会排放废物,但这些设备的运作时间并不长,受到寿命与故障而影响。到2050年,美国和中国大陆总共可能产生3000万吨废弃的太阳能设备,大约是纽约市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的两倍。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无法回收的设备只能堆积在垃圾填埋场。
虽然在最好的情况下,所有垃圾最终都可以回收利用。但是这是有争议的,世界上根本没有足够的锂、钴和铜来回收旧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零件。
其实用过核燃料也可以回收利用。从反应炉里退出的核燃料,仍然含有95%的能量,只是将核废料加工再制,是一项成本高昂且复杂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祗有法国、英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真正回收其核燃料的原因。
另一个缺点:回收用过核燃料,与浓缩武器级核武材料之间的分界很窄。台湾曾试图自行精炼过,试图研制原子弹,但遭到中央情报局的破坏,以避免与拥有核武器的大陆爆发战争。
考夫曼后续的文章是前往兰屿访问,提到民众对核废料与健康的影响,以及环保人物明知台湾不适合只使用风能或太阳能,也知燃煤污染量极大,却仍然坚持反核的矛盾。
中评社台北2月1日电/台湾迈向2025非核家园目标并未改变,没有跟上其他国家“延役核电”的脚步。美国对台湾缺电危机,表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担心与警告。美国网路传媒《哈芬登邮报》(Huffpost)近日刊登一篇介绍台湾废核历史的长篇报导,特派员考夫曼(Alexander C. Kaufman)访问台湾各界的人物,包括支持核电者的意见,与反对核电的民进党政府,透露了对台湾执意反核的忧虑。
文章的标题是“台湾正在退出核能,要付出什么代价?”副标题更表现作者的担忧:“这个岛计划在2025年关闭其最后一座核电厂,这可能会增加排放量,并更容易受到中国大陆的封锁”。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考夫曼曾前往核四厂看过,他是这样描述的“这座设施被铁丝网围起来,就像一座废弃的堡垒,疯狂的科学家可能会在那里进行禁忌实验。…它的主体是笨重的没有窗户的立方体,还有一个看起来像烟囱的东西”。你对龙门核电厂的看法,取决于你对核能、核废料的疑虑,是否高于对气候变化,或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担心。
考夫曼说,2016年,就在核四厂完工之前,执政的民进党上台并迅速通过了一项国家法律,要求在2025年之前完成非核家园。蔡英文随后定出关闭其他其他三座核电厂的时间表。相对的,要是你觉得碳排放是严重的事情,台湾无法承受损失最可靠的无碳电力来源,而且中国大陆的威胁,就是对台湾的封锁,那么闲置的龙门电厂,就是象征选错了路线的纪念碑。
(核四厂)有2具1,300百万瓦的反应炉,是目前最先进的商用核反应炉之一,在全力运转时,无论外头阳光普照,还是刮风下雨,(核四厂)都可提供台湾大约7%的电力需求,而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现在台湾的大部分电厂是煤炭和天然气,相当依赖能否稳定的进口这些燃料,而核电厂每换一次铀燃料,可以稳定运转长达两年。这使得核能不太容易受到外部封锁的影响。就像去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访问台湾,台湾就遭到对岸相当明显的武力封锁。
考夫曼访问了核四厂前厂长王伯辉,他对考夫曼说:“这对台湾不公平,对兴建核四厂的工程师们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