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学广:大罢免若失败 赖权力将受挑战

民进党创党元老、前“立委”廖学广。(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7月24日电(记者 方敬为)大罢免首波投票将在7月26日登场,民进党创党元老、前“立委”廖学广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大罢免是赖清德为了延续政权所做出的“非常手段”,确实有机会扭转“立院”席次,但过程显示整个绿营为了遂行赖的意志,不惜威权复辟,成为当年国民党的翻版,不少党员敢怒不敢言,若大罢免失败,赖的权力势必受到挑战,会产生程度上的后座力。

  廖学广,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6-1992民进党籍,两届台北县议员、汐止镇长、两届“立委”和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是民进党创党元老。

  大罢免726投开票倒数计时,民进党从一开始宣称“协助”公民团体推动,到后期全党公职人员倾巢而出,全力宣传大罢免,赖清德也宣布展开“团结十讲”助阵,23日更公开在民进党中常会为大罢免催票。

  廖学广表示,民进党现在全党上下总动员力拼“大罢免大成功”,倘若最终成绩惨淡,当初有多用力推,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其实赖清德也明白此道理,所以有危机感,才要在最后关头展开“团结十讲”,可是从各界反应来看,似乎加分效果不大,因为大罢免要与“国族”大义挂勾在一起,实在很没说服力,多数人还是觉得偏向政治斗争。

  廖学广指出,可以理解民进党推动大罢免的想法,透过一些技术操作,最终罢免连署成案的31席都是蓝委,只要被罢免的对象都是蓝委,对民进党而言,“立院”席次只有增加的机会,不会减少,是很有保障的攻势。问题在于,整个发展的过程,政治操作乃至于政党恶斗的痕迹太明显,说服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