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区拟增地3千公顷 环团:勿与民争地
中评社台北7月23日电/台“环境部”环评委员会今天开会,征询“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意见,“国科会”盼维持台湾在半导体与AI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环团则呼吁优先用已开发及受污染的褐地。
监督施政联盟执行长许心欣会中进一步指出,新设科学园区储备用地高达3000公顷需求,势必选择大面积农地,也将进行大规模土地征收,就是跟人民抢土地、毁农、破坏环境生态。
许心欣指出,新增科学园区用地应落实原征询意见,先盘点闲置、未利用的邻近工业区,活化已划设的工业区,再考量新设。不该打着“均衡台湾”的口号,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名,掠夺、破坏农业县市的大面积农地。
根据《中央社》报导,“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委员会第35次会议今天举行,其中针对“国科会”提出“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第二次修正)案,征询各相关部会及委员意见。
根据“国科会”简报,为强化台湾经济韧性,依据“行政院桃竹苗大硅谷”及“大南方新硅谷”等6大区域推动方案,前瞻性规划科学园区用地,引领迈向次世代高阶制造及研发创新,实现产业根留台湾的目标,落实“均衡台湾”政策愿景。
“国科会”指出,台湾在半导体、人工智慧(AI)等战略产业具备优势,尤其半导体产业2023年总产值达新台币4.3兆元,全球仅次于美国;2024年人工智慧与资通讯产业商机扩张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率达4.59%,为近10年次佳。
“国科会”表示,原政策环评预估2036年新增1000公顷(科学园区总面积达5440公顷),目前全台科学园区营运(约4472公顷)及开发中或规划中约(869公顷)已达5341公顷,产业实际需求已超前预期。
“国科会”初估1个世代(含厂房、附属设施、上下游产业链)约需250至300公顷产业用地,以科学园区产业用地占比50%计算,每1个世代所需园区总面积约500至600公顷,需预留足够基地,以支撑未来3至4个制程世代的升级与产线扩充。
多个环保团体在环评审查会开始前,先到“环境部”前举行记者会,主张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应优先使用已受污染的褐地,而非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素地。
“国科会”在会中回应,未来进入个案评估时,会将褐地纳入考量,且即使完成可行性评估,只要涉及关系人的权益,都会去沟通,在不影响民众权益下才会开发。
监督施政联盟执行长许心欣表示,科学园区扩建案政策环评初审时,“国科会”才说明是“桃竹苗大硅谷”及“大南方新硅谷”两计划要新增用地,且不是在既有科学园区或产业园区周边,违反政策环评原征询意见。
许心欣表示,双硅谷计划要圈选土地应明显与各县市“国土”功能分区图不符,形同“国科会”带头要违背“国土”计划,不甩功能分区,将大规模掠夺农地来开发科学园区,重蹈中科四期二林园区大面积征收600多公顷农地、造成农民遭迫迁,现在二林园区却闲置、缺乏厂商进驻的错误开发。
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表示,高科技产业虽然贡献庞大经济产值,但鉴于既有科学园区已造成所在地区的用水、用电紧绷,以及交通壅塞、地价飞涨、建案暴增、河川与空气污染、废弃物焚化量增加,并排挤生活垃圾处理,若再扩增3000公顷将对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
中评社台北7月23日电/台“环境部”环评委员会今天开会,征询“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意见,“国科会”盼维持台湾在半导体与AI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环团则呼吁优先用已开发及受污染的褐地。
监督施政联盟执行长许心欣会中进一步指出,新设科学园区储备用地高达3000公顷需求,势必选择大面积农地,也将进行大规模土地征收,就是跟人民抢土地、毁农、破坏环境生态。
许心欣指出,新增科学园区用地应落实原征询意见,先盘点闲置、未利用的邻近工业区,活化已划设的工业区,再考量新设。不该打着“均衡台湾”的口号,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名,掠夺、破坏农业县市的大面积农地。
根据《中央社》报导,“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委员会第35次会议今天举行,其中针对“国科会”提出“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第二次修正)案,征询各相关部会及委员意见。
根据“国科会”简报,为强化台湾经济韧性,依据“行政院桃竹苗大硅谷”及“大南方新硅谷”等6大区域推动方案,前瞻性规划科学园区用地,引领迈向次世代高阶制造及研发创新,实现产业根留台湾的目标,落实“均衡台湾”政策愿景。
“国科会”指出,台湾在半导体、人工智慧(AI)等战略产业具备优势,尤其半导体产业2023年总产值达新台币4.3兆元,全球仅次于美国;2024年人工智慧与资通讯产业商机扩张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率达4.59%,为近10年次佳。
“国科会”表示,原政策环评预估2036年新增1000公顷(科学园区总面积达5440公顷),目前全台科学园区营运(约4472公顷)及开发中或规划中约(869公顷)已达5341公顷,产业实际需求已超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