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对日菲关税 翁履中:台别幻想特殊待遇
中评社台北7月23日电/美国宣布对日本商品征收15%关税、日将投资美国5500亿美元,且开放汽车与农产品市场;对菲商品征19%关税,美出口至菲产品则享零关税。旅美教授翁履中23日在脸书发文分析指出,未来印太贸易谈判的合理交换范围正在成形,而台湾很可能就在这波关税清单之列;他预出台湾关税落在15至25%之间,“别幻想有特殊待遇”。
翁履中表示,从美日15%、美菲19%的关税安排来看,台湾若被列入关税谈判名单,落在15至25%区间的机率极高。这不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是“可预测的风险”,台湾其实早有时间准备。
他提醒,台湾必须放下对“特殊待遇”的幻想,理解美国在全球谈判中不会为任何国家破例,哪怕是盟友。特朗普这些动作背后代表的不仅是对中围堵,更是特朗普式“利益交换”谈判逻辑的实践,已显示未来印太贸易谈判的合理交换范围正在成形,而台湾很可能就在这波关税清单之列。
翁履中指出,虽然台湾在地缘战略上具有重要性,但就市场规模、贸易利益与政治筹码而言,台湾相对于日本或东南亚,能提供的“交易回报”有限,这也意味着即使美方最终找上台湾谈关税,也未必会给予更优待遇。
面对这场可能席卷亚太的“特朗普关税风暴”,翁履中认为,台湾重点不在焦虑,而在策略整合与协商机制建立。他指出,过去一年,台湾企业界其实已启动汇率对冲、成本转嫁、供应链多元化等因应机制,反应相对成熟,这也是台湾能从容应对的重要基础。
翁履中提醒,下一阶段的重点,将是政府如何与产业界密切协商,整合出口补贴、转单转产、对外谈判与内部转型的全方位配套,降低冲击、稳住竞争力。“关税只是变数之一,真正考验的,是政府的应变能力与产业的韧性。”
对于台湾政治舆论经常陷入谁打脸谁、谁对谁错的泥淖,翁履中也点出,现在不是内斗或情绪化的时刻,而是全体要清楚认识:朋友之间有亲疏之分,美国不会特别偏爱台湾,我们也不该自我感动。只有务实认清自身处境,才有空间在国际大局中争取最大利益。
翁履中呼吁,台湾需要的是清晰的战略判断、冷静的政府决策与务实的产业合作,不是幻想美方会一路偏袒,更不是靠媒体彼此打脸来推动政策。他说,“面对特朗普这样的强势谈判风格,我们要有的是准备,而不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