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南院国宝展登场 走进忽必烈的时代

台北故宫南院“忽必烈和他的时代”人气国宝展,以〈元世祖〉与〈元世祖后〉国宝级肖像为中心展开。(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中评社嘉义7月22日电/位于嘉义的台北故宫南院“忽必烈和他的时代”人气国宝展22日登场,展期至10月12日,展览聚焦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艺术风貌,透过帝后肖像、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勾勒出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下,中原、草原、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

  台北故宫南院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此次展览包含国宝展件元世祖与元世祖后等帝后肖像及元代玉器与瓷器等文物,呈现蒙元时代草原文化与中原、藏传佛教、伊斯兰世界多方互动交流情形。

  策展人故宫书画文献处助理研究员郑淑方表示,本展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元代帝半身像元世祖”,出自“元代帝半身像”册页。画中忽必烈脸部运用层层晕染的绘画技法,显现肌肤质感与立体五官。

  郑淑方说,这种表现方式或与西藏、尼泊尔等地绘画风格有关联;与并列展出的“元世祖后”与“元顺宗后”像,描绘蒙古贵族妇女头戴“罟罟冠”的特有冠饰,身着伊斯兰织金锦“纳石失”,人物造型与技法皆展现蒙元宫廷艺术的融合特征。

  另一名策展人故宫器物处助理研究员陈玉秀说,“春水”与“秋山”为蒙古黄金贵族每年例行的两项重要政治、军事及文化活动。本次展出的金至元代的“春水”玉饰,以温润细腻的青白玉雕成,描绘春日莲花丛中,海东青猎捕天鹅的瞬间,画面张力十足,生动再现春水活动的场景,因此亦称为“春水”。

〈金至元“春水”玉饰〉以温润细腻的青白玉雕成,描绘春日莲花丛中,海东青猎捕天鹅的瞬间。(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另外也展出“秋山与仕女焚香玉饰”,一面展现秋季围猎景象,另一面刻划仕女于秋山焚香、仙鹤灵芝相伴的吉祥画面。这类以春水、秋山为主题的图像,体现辽金元时期贵族文化中的仪式精神,玉饰不仅为装饰之用,更具有身分与地位象征。
 
  陈玉秀说,此次展品还有杭州老虎洞官窑所制“青瓷高足碗”,底径宽阔、器足高挑,设计便于手持传递,反映蒙古草原饮宴文化。

  台北故宫南院表示,从帝王肖像到玉雕、瓷器,“人气国宝展—忽必烈和他的时代”勾勒出蒙古统治下多元文化的流动与融合,展现忽必烈时代艺术的丰富面貌。展期至10月12日止。

〈青瓷高足碗〉底径宽阔、器足高挑,便于手持传递,反映蒙古草原饮宴文化。(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秋山与仕女焚香玉饰〉以春水、秋山为主题的图像,体现辽金元时期贵族文化中的仪式精神。(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霁青描金单把杯、托〉,釉色深邃如蓝宝石,造型为蒙古所特有,纹饰则融合中原与伊斯兰艺术风格。(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青花花卉纹蟠螭方罐〉的折枝花叶,笔意迅疾,洒脱不羁,是元青花的特色。(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台北故宫南院“忽必烈和他的时代”人气国宝展,以〈元世祖〉与〈元世祖后〉国宝级肖像为中心展开。(照片:故宫南院提供)

  中评社嘉义7月22日电/位于嘉义的台北故宫南院“忽必烈和他的时代”人气国宝展22日登场,展期至10月12日,展览聚焦蒙古帝国鼎盛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艺术风貌,透过帝后肖像、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勾勒出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下,中原、草原、藏传佛教与伊斯兰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

  台北故宫南院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此次展览包含国宝展件元世祖与元世祖后等帝后肖像及元代玉器与瓷器等文物,呈现蒙元时代草原文化与中原、藏传佛教、伊斯兰世界多方互动交流情形。

  策展人故宫书画文献处助理研究员郑淑方表示,本展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元代帝半身像元世祖”,出自“元代帝半身像”册页。画中忽必烈脸部运用层层晕染的绘画技法,显现肌肤质感与立体五官。

  郑淑方说,这种表现方式或与西藏、尼泊尔等地绘画风格有关联;与并列展出的“元世祖后”与“元顺宗后”像,描绘蒙古贵族妇女头戴“罟罟冠”的特有冠饰,身着伊斯兰织金锦“纳石失”,人物造型与技法皆展现蒙元宫廷艺术的融合特征。

  另一名策展人故宫器物处助理研究员陈玉秀说,“春水”与“秋山”为蒙古黄金贵族每年例行的两项重要政治、军事及文化活动。本次展出的金至元代的“春水”玉饰,以温润细腻的青白玉雕成,描绘春日莲花丛中,海东青猎捕天鹅的瞬间,画面张力十足,生动再现春水活动的场景,因此亦称为“春水”。

王姐整形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