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为何对美国援乌“新方式”反应不同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德国总理默茨14日发表声明,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表示欢迎,说他与特朗普过去几天多次就此沟通,承诺德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于军事援助乌克兰,在北约众多的欧洲成员国中,德国的态度非常积极,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来自基民盟的默茨领导的德国新政府想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尤其想改变上届三党联合政府面对乌克兰危机时政策上的犹豫。默茨想展现自己所谓的“强人政治”风格。
其次,默茨政府对德国外交的定位是,德国要在未来欧洲乃至西方国家中,发挥更积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德国现在将援乌的积极态度看作是展现领导力的表现。
另外,尽管近期德国国内呼吁战略自主,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的声音在不断加强,但是短期内,德国在安全、经济和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性仍然会很大。因此德国想以所谓强硬的姿态进一步影响美国,同时也是为了获取美国的支持,进而更好地去维护德国所谓的“欧洲安全”以及欧洲的未来发展前景。
特朗普14日早些时候在白宫会晤北约秘书长吕特时说,如果俄罗斯没有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价值数以十亿美元计”,由欧洲国家向美国采购。
吕特在会晤时表示,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出资国中并没有法国。
崔洪建分析认为,法国现在要体现其外交的独立性,同时法国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作用预留了一定的外交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