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快递”准时达 星河探索再蓄能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7月15日5时34分,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托举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随后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8时52分,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组批生产的第四艘货运飞船,承担着为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运送物资的任务。此次太空“快递”有何新看点?
天舟九号又快又可靠
天舟九号在货物装载、应急发射等方面能力更加突出。首先,再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重量新高。此次,天舟九号上行的物资重量约为6.5吨。其中,包括航天员系统乘员物资、空间站系统平台物资以及空间应用系统、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实验样品和设备设施等。
其次,持续优化流程,提升物资运输应急保障能力。研制团队通过合理规划组批生产过程,确保天舟九号在天舟八号发射前就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并进入整船待命状态,首次具备3个月应急发射能力。
此外,持续开展搭载载荷试验。天舟九号搭载了两项试验载荷,将持续开展新型空间技术在轨试验,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空间科学技术发展作出重要支撑。
继天舟七号、天舟八号之后,天舟九号是又一艘采用大约3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执行任务的货运飞船。天舟九号任务面临新挑战,一是在新的轨道高度实施交会对接,二是首次在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制团队对天舟九号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依托轨道数据及仿真开展分析研判,确保任务万无一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振华表示,3小时方案集成了2小时方案“快”的优势和6.5小时方案“可靠”的优势。在我国当前航天技术水平下,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实现常态化,是兼顾效率与可靠性的最优解,是“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