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然:“教长”莫将意识形态放进课纲教材

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接受中评社访问。(中评社 张颖齐摄)

  中评社台北7月16日电(记者 张颖齐)针对台“教育部”预计9月上路13篇“识读中国”教材,引起学界关注是否有政治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籍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政治不该干涉教育,“教育部”更不该主动介入,尤其是“教育部长”也不宜用个人政治意识形态,去放进课纲教材里;“国安”方面当然可重视,但教育文化方面不宜用对立、贴标签方式介入。

  “教育部”宣布完成13篇“识读中国”教材,预计9月开学上路,之后还会陆续增加。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表示,陆委会有提醒“教育部”,“中国大陆人民也是‘中华民国国民’”的说法“已经失效”。“教育部长”郑英耀4月更说,“台湾跟中国‘一边一国’,无庸置疑”。有媒体评论此举严重“违宪”。

  教育界出身的刘和然表示,他是最反对“教育部”用政治意识形态介入教材或课纲,他不否认“中央政府”在面临很多“国安”、政治议题发酵时,有些政治立场要表态。但最不该强烈表达个人政治立场的就是“教育部长”,因按照《教育基本法》,教育是自主、政治不能介入教育。郑英耀不该将个人意识形态放进教材,身为教师,是不可将个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学子,否则将影响整个下一代教育环境,很不妥。

  刘和然,出生于彰化,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新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顾问、环境保护局长、台北县政府教育局长、台北县立义学国中校长、理化教师等。是国民党籍新北市副市长侯友宜的左右手。

  面对课纲、教材的去中化或有抗中疑虑,刘和然说,同一种民族,可能会建立不同的“国家与主权”、政体,但在文化教育方面,是不该被抹煞掉的,比如108课纲的疑虑,就使很多基层教师发起反弹,他期盼“教育部”要听进去,视野别缩小。大家一定都重视“国安”,但在“国安”之外,不宜无限上纲到在教材中,进行抹黑、标签化、阻挡认识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