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也是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大势所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2.76%,占GDP的比重高达42.8%,其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愈加明显。

  作为市场的主体,实体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需要社会层面加大力度支持其实现深层而全面的转型,以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获益。然而如何以数字化视野针对企业进行“协同赋能”并有能力投入大量数字化要素,针对企业实际业务展开“要素赋能”“效率赋能”成为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隐性痛点难点。

  面对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技术穿透型企业持续深耕大视频技术,厚植转型新动能和新优势、重构生产力,不断深化对智慧物联领域的探索与突破。

  数智化精准赋能 重构行业价值坐标系

  “隔空诊断”电力隐患、自动识别“人车核验”、24小时守护智慧病房……这些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正不断重构着传统行业的运维逻辑。而大华股份之所以能持续拓宽成长边界,成功打开智慧物联万亿级市场空间,核心便在于其将视频、AI能力与传统行业业务进行深度融合。

  作为大华股份的领头人,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日前在谈及企业发展时,将核心驱动力总结为,“市场需求的牵引以及技术迭代的驱动,这两股力量推着大华在智慧物联赛道上越走越深。”

  具体而言,市场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强烈需求,推动安防向智慧物联产业升维。大华以视觉感知为核心,同步拓展多维感知(如声波、震动传感),虽布局多模态感知技术,但视频始终是核心。“视觉数据占整体感知数据量80%以上,其信息价值无可替代。”傅利泉表示,“安防与智慧物联紧密相连。在安防应用场景中,视频数据,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关键支撑,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视觉感知信息量大、直观性强、实时性高,已成为最具价值的感知维度,这无疑为我们构筑起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回溯企业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初傅利泉“下海”创业,带领不到十人的团队成立大华电讯设备厂,起初聚焦大型企业调度设备研发。“创业第一个阶段业务范围很小,随后机会出现在电力系统的无人变电站值守领域。当时客户需要远程监控替代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