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天府牌楼倒塌不祥之兆?杨登嵙:神明减灾

南鲲鯓代天府牌楼不敌台风丹娜丝风雨倒塌。(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9日电/由12支红桧大柱构成的台南市北门区的南鲲鯓代天府牌楼不敌台风丹娜丝风雨倒塌,被视为不祥之兆,引起热议。命理教育协会创会理事长、民俗专家杨登嵙认为,王爷慈悲以庙门为代价减低灾难,更能带来稳定台湾的力量。

  杨登嵙认为,今年南鲲鯓代天府抽出的国运签“第54签”属下下签,此次牌楼倒塌,正应验了签诗中的不祥意象,但也象征着“以形化劫”。他指出,这是王爷慈悲显灵,以庙门为祭,化解更大灾难,以保护信众与台湾社会,若能尽快启动重建,不仅可恢复神域能量,更有机会提升庇佑之力,为动荡中的台湾注入稳定与希望。

  南鲲鯓代天府牌楼由12支“高14公尺、直径约81公分”的红桧大柱构成,但不敌这次台风断裂倒塌。庙方说过去是以每支新台币四、五百万购得,但现在用两、三千万元也买不到,因此损失非常巨大。

  媒体报导,杨登嵙表示,南鲲鯓代天府牌楼为1983年建造,12根直径81公分、14公尺高的千年红桧巨柱纯榫接而成,象征地方信仰地标,如今却成为风灾重灾区。

  杨登嵙指出,此庙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五府千岁信仰中心,自2011年起,每年大年初一抽取“国运签”,今年所抽“第54签”属下下签,诗句写道“一重江水一重山,谁知此去路又难;任他改求终不过,是非终久未得安”,注解更提到“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似预言着今年国运波折、灾象频仍。

  目前庙方考量安全,预计将以钢筋水泥重建牌楼,杨登嵙强调,这不仅是修补建筑的开始,更可能是台湾“国运”转弱为强的象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