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推三大优化措施 债券扩容非银行机构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债券通开通8周年,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宣布三项重磅开放措施,最瞩目是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行机构,意味将有更多“北水”南下投资,同时亦优化债券通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分析认为,新措施不仅便利内地资金更畅通“南下”投资,在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需求下,更有望让国际资本透过香港这个“超级联系人”,更灵活地投资人民币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昨在论坛上表示,人行行长潘功胜今年初就南向通公布一系列优化措施,多项措施目前已落地,包括支持境内投资者更方便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此次又将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及理财公司等四类非银行机构,意味将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并透过香港投资离岸债市,有望进一步激活跨境资金流动。金管局:新回购机制料下月底实施
为便利境外投资者管理流动性,人行将优化债券通下的离岸回购机制,拓展交易币种至美元、欧元及港币等,并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进一步盘活质押券,提升操作便利度。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出席同一场合时表示,当局将于短期内进一步拓展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支援再质押及跨境货币回购,旗下迅清结算(CMU OmniClear)亦将相应改善作业安排,预料相关措施最快8月底实施。
互换通LPR挂钩合约数月内推
在“互换通”方面,人行将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大报价商队伍,并调整每日交易限额,以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余伟文补充,人行与金管局等监管机构在过去一年持续提升债券通生态系统,除扩容南向通,上周已落实北向互换通下利率互换合约的最长交易剩余期限由10年延长至30年,未来数月内将推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