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在京研讨 聚焦两岸暨港澳创新治理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中评社报导组)7月7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论坛”在京召开。在专题讨论与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学者就“两岸暨港澳公共治理前沿”“两岸暨港澳创新发展前沿”“两岸社会交流与传播前沿”“变革时代的大国竞争与两岸关系”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教授庄伯仲在专题论坛环节发表演讲。他指出,台湾一些学术机构关于台湾人的国族认同调查虽然显示“台湾人认同”持续上升而“中国人认同”下降,但这种变化的背后存在“中国人”概念在问卷调查中含义模糊或多重内涵杂糅,这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未来国族认同调查若能更精确区分问卷调查用语与认同的多个层面(血缘、文化、历史、政治),将更能揭示台湾社会的真实认同图像。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在圆桌讨论时指出,民进党当局近期阻挠两岸交流的行径,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对台湾的社会民生造成伤害。民进党当局应该切实以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为重,放开两岸交流互动,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为台湾的未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旭峰院长在论坛总结致辞时指出,本次论坛主题探讨两岸与港澳的治理与发展前沿议题,与会学者很多是公共管理领域的资深学者和新秀。论坛汇编的20篇论文中,既有侧重理论的研究,也有实证分析,显示出方法的多样性。从治理角度分析两岸的发展动态与两岸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孟天广做论坛总结表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显示出两岸高校交流具有强大韧性,两岸学术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今后两岸和港澳学者可以在社会科学范式创新、治理与发展的数智化领域加强交流,共同探索未来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