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团结十讲反团结蓝白选民
中评社台北7月14日电(作者 柳金财)赖清德政府正式定调七月为“‘国家’团结月”,不仅推出“‘国家’团结十讲”对台湾未来、“国家”治理及“国族”建构,进行宏观历史叙事及未来愿景目标“擘划”;同时推动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罢免运动。“团结十讲”原是为发动大罢免推波助澜,建立意识型态、立论依据的正当性基础,原订计画于7月26日大罢免前完成,然当进行第四讲后却暂时延缓或可能改变形式,期间无论是历史考证错误、不足,或以“杂质”说影射社会不同政治群体及异议,显然其所造成政治分化效果高于政治整合,不仅无法团结台湾反而分裂台湾。
首先,助攻蓝白形成共同威胁认知。民进党视蓝白阵营为“亲中卖台”势力、“被统战者”及受大陆认知作战所蛊惑;对于支持两岸交流、合作及对话的促进者,也被标签化“在地协力者”“中共同路人”。蓝白选民普遍认为政治大罢免案,直接拔除其选出议会代表,形同一种政治清算。蓝白政党及选民产生共同外部威胁危机感,反而模糊化原本国民党与民众党间政党分际及分歧,强化其认同“反绿色恐怖”、反绿色威权独裁体制的共同立场。原本松散的蓝白政治联盟,因共同威胁认知到唇亡齿寒而更加团结凝聚。
其次,增加蓝白选民及其支持者积累政治愤怒及仇恨值。赖清德发表“团结十讲”呼吁政党合作,先前就职周年演说也邀请反对党领袖听取“国安”报告;然反对党则是公开呼吁,建议召开李登辉主政时期“国是会议”,全方位进行系统性“国家”事务治理对话及商议,而非仅是一次性“国安”会报。
民进党推动大罢免又要寻求“国家”团结,不啻是缘木求鱼,两者存在根本性矛盾冲突。赖清德及民进党政府官员,批判蓝白主张九二共识、两岸一家亲,倡议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成为大陆“在台协力者”。这种标签化、污名化政治,促发蓝白选民的强烈反感并不断积累仇恨值,这将进一步转化成政治动员、蓄积情绪能量,终致爆发蔓延反伤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