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案过了会如何? 四大QA一次看

  中评社台北7月13日电/在2024年“总统”及“立委”选举落幕后,“国会”呈现“朝小野大”局面,目前席次为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和亲蓝的无党籍2席。但近一年来朝野“立委”冲突不断,更因此爆发了大罢免潮。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民进党透过大罢免试图改变朝小野大局面,这波大罢免是抢夺“立法院”主导权的机会。但究竟投票结果,能否成功罢免蓝委,而蓝委又能守住多少席次?双方“战绩”其实除了牵涉到未来的法案的推动,更左右人事案审查。

  以下为该新闻网特别整理四大QA:

  Q1:国民党“死亡线”在哪里?
  A:依照目前席次为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和亲蓝的无党籍2席进行推算:

  第一种情况为“补选前”:如果蓝营被拉下12席次,那么在野党和民进党席次将翻转为50:51。

  第二种情况为“补选后”:假如绿营拿下6席次的话,那么在野党和民进党席次将呈现56:57,代表绿营在“国会”实质过半。

  Q2:罢免案若未通过?
  A:如果罢免案未通过,那么到“立委”任期结束前,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该名“立委”提出罢免。

  Q3:遭罢免通过的“立委”后,可以再选吗?
  A:如果罢免案通过,被罢免人应自投票结果公告日起解除职务,且4年内不得再担任同一选举区的同一公职人员候选人。

  Q4:若有“立委”遭罢免,该选区何时要补选?
  A:依《选罢法》第91条规定,罢免案经投票后,选举委员会应于投票完毕7日内公告罢免投票结果。罢免案通过者,被罢免人应自公告之日起,解除职务。

  前项罢免案通过后,依规定应办理补选者,应自罢免投票结果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补选投票。但经提起罢免诉讼者,在诉讼程序终结前,不予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