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C15+议员提施政报告建议
中评社香港7月12日电(记者卢哲)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年9月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由立法会多名非政党议员所组成的“C15+”议员11日向李家超提交施政报告建议,内容涵盖高层公务员治理、民生福利、人工智能、教育产业等。
C15+多位议员在见特首后共同会见传媒。C15+召集人、立法会议员陈绍雄表示,议员们与特首的交流气氛非常融洽,“而且在交流过程之中,本来每位议员有5分钟发言,发言完毕之后特首都非常感兴趣,就数个课题跟我们作进一步互动。”C15+议员普遍认为,本届政府上任后迎难而上,处理了包括规管网约车平台、劏房及北环线等一些积累多年的问题。
据介绍,陈绍雄建议特区政府着力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握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变革的机遇,为国家、为香港自身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会面期间,陈绍雄主要向特首就强化公务员的“业主意识”、“零基预算”、低空经济、氢能经济、绿色永续航空燃料(SAF)的发展定位等方面提述意见。陈绍雄认为,要强化公务员的“业主意识”及主管的领导责任。他肯定特首率领其施政团队以破局思维,作出施政改革,特别是研究“高级公务员责任制”,强化政府部门主管和高级公务员的领导作用,针对重复及严重性问题,并研设惩处机制。建议研究以冻结加薪等措施作为惩罚方法之一。陈绍雄还建议,为公务员注入更显着的理财基因,尤其在推动主管工务工程的时候,主责部门应抱有“业主”意识,负上合理订定设计要求及项目预算,与及严格管控预算、开支及进度的责任。
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建议要以政府行政能力系统性提升,破解香港深层次发展问题。她认为,香港当前面临很多的难题,看似属于不同范畴,但都指向一个关键即治理体系的协同效应、决策精进度及执行性。她建议让绩效指标(KPI)体系,对接民生实效,“不是看做了多少,而是市民获得多少”。建议打通数据、打破部门的壁垒,通过跨部门攻坚小组及流程再造,解决跨部门的“硬骨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