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赶工换水管 皇后山恢复供水
水务署回复《大公报》查询时表示,更换水管后,会继续将每天水质监测结果张贴于屋邨当眼处,将持续一段时间,让居民安心饮用乾净食水。\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伍轩沛
“大厦每日都贴有水质监测结果,我一直都留意着,没有问题我就正常用水。”皇后山邨居民叶太昨日对大公报记者表示,上月食水已经清澈,没有再出现黑点。
皇后山邨和山丽苑上月出现食水水质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长官李家超召开高层督导会,提出10项应对措施,包括更换涉事的400米喉管。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于上月7日实地视察后表示,今年内展开更换涉事喉管的工程。
如期两周内加建临时喉管
政府部门随即与社区各界及道路使用者协调,水务署和承建商全速进行加建临时喉管工程,如期在约两星期时间完成,并于上周六晚上进行接驳喉管工序,包括关闭现有喉管闸掣、系统排水、于多个接驳点更换管件并焊接新喉管、分阶段重启闸掣,以及彻底冲洗相关供水系统。施工期间需要暂停供水,以把供水路线改道至新铺设的临时喉管,取代含沥青涂层的水管。皇后山一带住户的食水及冲厕水均需要暂停,受影响地区包括皇后山邨、山丽苑、及位于沙头角公路(孔岭村至沙头角墟)、坪輋路(孔岭村至云泉仙馆)、五洲路、禾径山路及鹿颈一带的68条乡村。
为尽快完成这些工序,缩短停水时间,水务署动员约200人,于前晚10时开始,通宵达旦进行临时喉管接驳工程。昨日按计划完成,受影响区域的供水于早上约8时陆续恢复,而皇后山邨及山丽苑有大厦水缸作为缓冲,供水于昨日早上7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