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格局重构 迎来中国时代

  中评社香港7月4日电/全球汽车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权力重构,当欧美日韩车厂主导全球车市格局持续百年后,中国车厂正以雷霆之势改写历史。最新统计显示,在全球市值排名前50大车厂中,中国车厂占据17席,占比高达34%,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腾讯新闻汽车自媒体“象视汽车”今(4)日刊文指出,这场由电气化与智慧化驱动的产业革命,正将全球汽车工业推向“中国时代”。

  资本市场的数据最具说服力。截至周二(1日)收盘的全球车厂市值排行榜上,特斯拉(TSLA-US)以9685.7亿美元继续领先,丰田以2238.2亿美元居次,中国车厂小米(01810-HK)和比亚迪(002594-CN)(01211-HK)分别以1979.3 亿美元和1288.2亿美元的市值强势占据第三和第四,其中小米自去年3月发表首款车型SU7以来,市值增幅高达四至五倍,距离丰田仅差25%。比亚迪则以去年427万辆、今年上半年214.6万辆的全球销售成绩,持续验证其市场统治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去年底相比,小米和比亚迪市值分别成长76.71%和30.97%,而特斯拉同期下滑25.28%、丰田下跌14.80%,法拉利、宾士等传统豪强的增幅更是相形见绌。

  中国车厂的集体崛起在市值榜单上形成群聚效应。全球前50强中,中国车厂不仅数量创下17家的历史纪录,更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赛力斯与理想作为新势力代表,超越众多传统车厂分别位居第16、第20,小鹏、零跑、蔚来、极氪等造车新秀悉数上榜,而上汽、长城、吉利等传统巨头依然稳健。

  文中指出,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中国车厂在中国市场攻守转变的深刻变革,四十年合资主导格局已被打破,国产车市占率从 40% 飙升至 70%,合资品牌渐沦配角。

  中国汽车业的崛起更体现在全球化旅程的突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108万辆暴增至2024年的641万辆,四年间增长近六倍,超越德日韩跃居全球首位。比亚迪、奇瑞等车厂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投入工厂,加速全球化布局。

  文末还称这场中国车厂的逆袭绝非偶然,当传统汽车强国深陷燃油车红海竞争时,中国车厂正抓住电动车的历史机遇。在国家战略推动与产业协同创新下,从三电技术突破到智驾研发,从供应链体系重建到商业模式创新,中国汽车业正以全产业链优势,在全球汽车权力版图上烙下鲜明的中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