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推出“台湾非歧视法案”的三重政治算计
“台湾非歧视法案”从提出到通过,自始至终都是一场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政治闹剧”。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台湾地区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获取参与经济监督、技术援助及人员任职等资格。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其成员资格具有严格的主权国家属性——这是国际社会长期遵循的基本准则。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早已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地区根本没有资格单独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
讽刺的是,该法案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口头无异议”方式悄悄通过,暴露出提案者自身也意识到这一法案缺乏正当性,不敢进行充分辩论和公开表决。这种偷偷摸摸的做法本身就是对所谓“民主程序”的莫大讽刺。美国国会选择在此时推动“台湾非歧视法案”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政治算计。其背后隐藏着遏制中国、服务美国党派政治和转移国内矛盾三重目的。
首先,这一法案最直接的动机就是妄图继续“以台制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美国越来越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而台湾问题则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通过支持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美国希望逐步提升台湾地区的“国际能见度”,制造“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实,最终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