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厦大台研院举办学科发展大会

厦大台研院建院45周年学科发展大会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中评社厦门7月7日电(记者袁晓麦)7月5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举行成立四十五周年学科发展大会。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庄荣良,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教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汪曙申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院友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45年来的光辉历程。大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党委书记郭锦星主持。大会同步启动第十一届两岸学子论坛等系列活动。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厦门大学地处海峡西岸,具有独特区位和人文优势,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他回顾厦大台研院发展历程,指出在历代学者辛勤耕耘下,台研院如今已形成鲜明研究特色和优良学术传统。45年来,厦大台研院坚持创新发展,通过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构建育人体系,输送复合型涉台人才,现已发展成中国大陆高校中规模最大、平台最多、学科最全、成果最丰硕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是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张宗益对厦大台研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着力培养一流涉台专业人才;二是着力打造涉台研究学术高地;三是着力提升涉台智库服务能级。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致辞中首先向厦大台研院成立4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肯定其45年来秉持“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完善台湾研究学科体系;长期客观、全面观察、判断台海形势。厦大台研院数十年的努力,为对台工作提供了有力协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