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保持韧性 中国次季料增5.2%
从生产端来看,5月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速高达5.8%,也仅比4月的6.1%略有回落,高于市场预期的5.7%,来自生产端的韧性延续。从5月经济数据做线性外推,第二季度GDP增速维持在5.2%左右的可能性颇高,这也对应了全年完成实现5%的增长难度不大。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数据好于预期固然有助于推升整体的风险偏好,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确定性有望继续带来资产价格重估,为增量资金流入提供信心支撑。但另一面也会看到,基本面的确定性和市场长期稳健上涨,要维系在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企稳向好的基础之上,避免单一的估值抬升和情绪驱动所引发的潜在市场波动。
从5月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来看,1至5月工业企业利润按年下跌1.1%,较1至4月下滑2.5个百分点。可见,从基本面量的企稳转化为企业利润的回升仍面临多重挑战。
最重要的一个挑战是,持续的价格低迷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挤压。1至5月工业增加值累计按年增长6.3%,可见企业利润走弱的关键原因不是在生产端,而在于价格低迷,1至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按年仅下跌2.6%,5月PPI单月按年跌3.3%,可见价格低迷是企业利润下行的主要推手。
价格低迷的背后反映需求偏弱、产能利用率下降和内卷式竞争造成的销售价格下跌,以及运营成本抬升,1至5月工业企业利润率为4.97%,环比虽呈现季节性回升,但同比跌4.24%成为企业利润回升的主要拖累。如果要推动企业盈利回升,在生产韧性维持的前提下,就先得改变价格走弱的压力。价格上涨要么是需求端的持续回升,要么是供给端的压降,要么兼而有之。
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制造业投资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在支撑了短期总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产能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