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谈以伊冲突:美国不具有主动权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海涵)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媒体吹风会暨2025年度“清华会客厅”媒体沙龙26日上午在辽宁大厦举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就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予以分析。他指出,当今国际秩序不稳定性上升、不确定性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没有能力按计划执行军事行动,相反其行动总是随形势发生不得已的变化。此外,现在战争的长期化已经出现,停火不意味着就能实现和平,这是国际秩序出现不确定性的另一方面原因。

  阎学通从近期爆发的伊朗-以色列冲突切入,他表示,6月10日,美国和以色列官员都表示,特朗普反对以色列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此时美国持反对态度,原因是特朗普要维护其国内“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群体的支持,该群体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利益不是美国的利益,美国不应为内塔尼亚胡的利益发动战争。然而,美国两党似乎都难以摆脱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牵制。此前加沙战争中,以色列阻止美国对加沙的援助,内塔尼亚胡还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与美国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相悖的《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可见其影响力之强。

  阎学通续指,到了6月22日,内塔尼亚胡表示,“美国军事行动是于以色列充分协调下实施的”。这其实就是在暗示,美国是按照以色列的想法采取的军事行动。6月24日,特朗普宣布以伊达成停火协议后4小时,双方再次进行军事打击。特朗普对此十分愤怒,他却发现难以控制以色列。25日,特朗普在北约发言时称,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可能再次爆发,连特朗普自己都感觉到内塔尼亚胡可能并不会听他的。

  通过上述梳理,阎学通表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并不具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的主动权。美国的最高决策者在11天内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且其所做决定都是不得已做出的,那何谈确定性?也因此,我们总是感觉到国际形势变得非常不确定。

  阎学通指出,当今国际秩序不稳定性上升、不确定性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没有能力按计划执行军事行动,相反其行动总是随形势发生不得已的变化。此外,现在战争的长期化已经出现,停火不意味着就能实现和平,这是国际秩序出现不确定性的另一方面原因。

  阎学通表示,“超级大国卷入不意味着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这是一些人的想象,没有那么容易的事。历史证明超级大国卷入多数情况下是升级战争,使战争规模更大”。

  阎学通认为,特朗普回归加剧了其第一任期开启的逆全球化秩序。未来几年,国际形势可能呈现以下特点:军事冲突增加、核扩散危险加大、人权规则被严重违反、关税冲突更加严重、更多产业链断裂、经济制裁常态化、以“决策者个人间交易”为基础的秩序可能形成。